随着社会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各行各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电子、服装、数控和现代农业等行业的加工手段越来越多,加工精度、信息化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些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也提出更高要求,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为满足社会发展和学校创新发展需求,如何培养一支合格的专业教师队伍,成为中职学校共同思考探索的焦点问题。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出高水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创新发展的源泉。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队伍质量较高,学历职称结构也较为合理。近年来,学校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吸收了40多名优秀大学毕业生,他们为学校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注入了新鲜血液。学校也采取了一系列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改革举措,涌现出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一、以“四互”为途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四互”,即“互派”“互聘”“互兼”“互培”。“互派”,是指学校利用寒暑假时间,有计划地派遣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对应的生产部门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行业企业定期派遣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来讲座和指导实习实训工作;“互聘”,是指学校从企业行业聘请一些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行业企业从学校聘请优秀专业教师担任科技顾问;“互兼”,是指学校的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身兼二职,角色互换;“互培”,是指学校负责培训企业行业的新老员工和技术人员,行业企业负责培训学校的专业教师。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培养大批“双师型”专业教师,首先立足“内培”,着眼“外培”。“内培”,可固本培元;“外培”,可补中益气。学校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无法有效地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间存在的差距问题,而以“四互”为模式的校企合作,正好能够弥补职业技术教育的缺陷。学校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必须花3个月的时间下实训车间拜师学艺,然后由企业骨干对其进行考核,实践操作考核合格才准许离开企业。学校与116家企业共同签订了教师挂职锻炼、“双师型”教师培养以及聘用兼职教师等协议,制定了教师挂职锻炼与兼职教师管理考核制度。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可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科研、营销、服务等活动,了解到行业企业需求,及时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熟悉产品在设备中的运行程序等生产实践知识,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其次,“走出去”,还得“引进来”。学校要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骨干、能工巧匠来校讲座或担任专业课兼职教师,让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教师共同研讨教学管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此外,制订兼职教师聘用方案,签订聘用合同,发放聘书;建立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保证来源和质量,规范管理,定期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培训。兼职教师的引入,可充分体现学校“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现代职教理念,为专业建设引入源头活水。而且,兼职教师的引入,不仅可以弥补专业教师在生产实践、动手操作方面的不足,还能使专业教师从行业企业技术骨干那里学到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提高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使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被及时地运用到专业教学中来。
二、以“四能”为目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四能”,即教师要“能做教师”“能做师傅”“能做研究”“能做服务”。作为21世纪的专业教师,只有做到“四能”,才能真正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之重责。为此,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紧紧围绕“四能”做文章。如果说“四互”是手段,那么“四能”就是目的,这个目的具体而明确。
一是“能做教师”。作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不但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上得好课,还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育得好人。这是学校对专业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学校为培养每一位专业教师成为好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每年有计划地安排部分专业教师外出进修,开展优质课教学观摩活动和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开展网络教研科研活动等,使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有了明显提高。
二是“能做师傅”。学校要求教师在动手操作方面能力要强,具有企业实践经验,拉出去能用,送回来能讲;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既能承担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从事专业技能训练,熟悉企业技术、工艺流程和企业用工制度。学校通过校企结合、产学结合改革模式,使专业教师进企业、企业骨干来学校,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骨干零距离接触、专业教师与生产车间零距离接触、专业教师与设备产品零距离接触。在各种零距离接触中,他们了解到企业需求,掌握产品生产程序的每个环节,熟悉动手操作的方法技巧,成为名副其实的师傅。
三是“能做研究”。学校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学校鼓励教师钻研业务,开发科研项目,开展学术研究,积极编写校本教材、撰寫论文。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拓宽知识面,收集大量的专业前沿资料,加深对专业理论和专业实操等方面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
四是“能做服务”。要想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的作用,学校必须具备服务社会的功能,教师必须具备服务学生、行业、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教师主要的服务对象,服务学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全面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可组成对外服务工作团队,积极开展对外生产、咨询、技术服务和培训等活动。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基地设施设备的优势,为行业企业搭建各类培训、考证、技能竞赛的平台,为行业企业培养“新员工”和培训“老员工”。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培训、移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外派劳务培训、退役军人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这不仅可以增强专业教师的服务意识,提高专业教师服务能力,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打造出一支教学教研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6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93人,省级名师1人,高级技师14人。学校教师基本具备了德育工作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等。随着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给予保障,通过“四互”“四能”,学校师资队伍专业水平获得迅速提升。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教师拥有的理论与生产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国家没有相关优惠政策,企业优秀技术人才不愿到学校来指导,即使来了也缺乏作为一名教师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因此,要改变这种“会教不会操作,会操作不会教”的现状,我们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实行“教师”与“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角色互换,培养大批“双师型”教师,以适应社会和学校创新发展的需要。
(作者系湖南省永州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