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专用浮岛机场的想法,出自20世纪初叶。《航空知识》杂志2017年3月号上,曾专文刊出《造好浮岛再跳跳跳》,对早期浮岛机场概念有详细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浮岛机场现在又成为科技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海军大校、海洋战略研究学者李杰认为,以“军民融合”思路为牵引,我国关于浮岛机场的先期规划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未来应用场景1撤侨救援
2011年1月,利比亚内战爆发,局势很快失控,威胁中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历时12天的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动用一切可用力量,成功撤离中国驻利比亚人员35860人,还帮助12个国家撤出了2100名外籍公民。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海军第一次参与海外撤侨行动。其中,中国空军派出4架伊尔-76飞机,连续飞行12架次,单机总航程29397千米,将1655人接运至苏丹首都喀土穆,将287人安全接运回国。2015年,也门局势恶化,中国海军又进行了亚丁湾撤侨行动。相关一系列史实,成为近期热映大片《战狼2》所参照的背景。
中国缺乏海外基地。遂行类似长航程民事救援任务,中国军方大型运输机常常需要在第三国陆地机场经停,才能完成加油或临检。而途经各国空域,必须通过外交手段事先协调。如果此时,在公海上存在我国建设的浮岛机场,所有问题将得以化解。
浮岛机场不仅可以为飞机提供起降、加油、维护等必要的服务,还完全有潜力临时接待大量人员,成为中转站。在执行灾难救援、撤侨等重大行动中,这无疑是一个明显的优势。
李杰认为,建设浮岛机场的最大好处,就是它受国际法的保护,可以长时间游弋在公海上。浮岛机场本质是“浮动的国土”。
未来想定场景2海洋贸易的维护者和参与者
当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以2010年至2015年的平均数字而言,中国国际贸易依存度的平均数值已经接近44%。在贸易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同时对海洋贸易的依赖也空前提升,因此需要强大的海上力量保卫贸易航路的安全。而浮岛机场的规划及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除了军用,浮岛机场的民用潜力更大。开发浮岛机场的民用价值,美国的有关研究者“脑洞”尤其不小,在加州圣迭戈机场疏解方案中,航空工程师特里·德林卡德甚至将浮岛机场赋予了“空中之城”的新概念。这座空中之城漂浮于外海,可以起降波音737或A320级别的客机。机场所需的电力将从潮汐、太阳能和地热能中转化而来。浮岛上还可以养殖水产,兼作物流港和休闲游艇码头。
浮岛机场以其庞大的体量,还可能成为物流集散中心,以及航空、海运枢纽。对于走向世界的中国外贸企业而言,建设能接近目标市场国家的浮岛物流基地,或将意味着大幅度降低渠道成本。李杰认为,以“军民融合”、未来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浮岛机场、基地的建设或许有实际意义。
建设浮岛机场,尽管听着有点神乎其神,但国内外的相关技术已经接近成熟。而且其建设成本远远低于一支航母编队。
至今为止,所有人类文明成果无一不来自于当年的幻想。
浮島机场,需要顶层规划,需要战略清晰,需要扎实的调研。当然,最重要的是需要极具前瞻性的宽广视野。
责任编辑:吴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