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是第X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根据实验区建设的时间节点要求,目前我区已经完成实验区建设。通过实验区建设,我们在社区治理与服务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建成了“党建引领、民主协商、项目运作、协同共治”的社区治理机制,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层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提前把脉问诊,树准实验靶向。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紧扣区域实际、紧贴居民需求。在申报实验区之前,我们对区情实际进行了深入调研,找准了我区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的特点,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瓶颈障碍和面临的主要挑战。经过把脉问诊,围绕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自治功能弱化、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社区社会组织能力不强等问题,确立了通过社区公共事务“民议民决民办”,探索建立“党建引领、民主协商、项目运作、协同共治”的社区治理机制的实验主题,明确了转变治理理念、完善治理功能、创新服务模式三大实验目标。旨在通过实验区建设,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社区从“为民做主”到“让民做主”,由“社区管治”到“社区善治”的转变。
二、坚持凝聚共识,实现群策群建。加强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不能光靠民政部门跳“独杆舞”、唱“独角戏”,需要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配合。为此,我们坚持用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指示要求统一思想,用实验目标凝聚共识,坚持把加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作为区委战略目标的基础性工作,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与民生保障等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保障。×年×月,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治理与服务的实施意见》,对街道重点任务和区机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纳入部门和街道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各部门、各街道坚持守土有责,自觉按照职责分工,常议常抓、主动作为,全区上下形成了勠力同心、集智克难、群策群建的强大合力和工作格局。
三、勇于大胆探索,善于有破有立。推动社区治理创新,首要的是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为此,近年来我们持续推动社区减负增效,着力为社区治理创新提供制度空间。按照省、市要求,采取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方式,实现“政社互动”工作全覆盖。认真厘清政府权责边界,理顺政府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制定出台《社区依法履职事项市、区两级指导“清单”》和《社区协助市、区两级部门工作事项“清单”》,并严格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切实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减轻社区负担,促进社区回归自治本位。积极探索“全科社工、全能服务”模式,为社区治理创新最大限度释放人力、激发活力,让更多的社区工作者、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走访居民、服务居民。
四、确定工作抓手,提升创新质效。干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个有力的抓手。没有抓手,就好比门没有把手。没有把手,力气再大也很难拉开一扇关着的门。在实验区建设伊始,我们坚持把居民多样化需求,打造成一个个服务项目,通过建立系统完备的制度机制和工作流程,再将这些项目通过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专项经费和居民自治项目化专项经费保障,一一落到实处。为确保项目规范推进和有效落地,我们建立完善了需求征集、民主决策、多元参与、监督评估、资源保障等5项机制和需求征集、需求筛选、编制方案、评议项目、项目实施、项目评估、总结反馈、自治管理等8个工作流程,形成了相对固化的理论成果和工作机制。在项目化运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三评”、“三议”、“三协同”,在评议需求、评审项目、评价绩效中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在服务提议、事务商议、政务参议中赋予社会组织权利,在申报立项协同审核、实施过程协同督导、考核验收协同评估中发挥社区平台作用。实验区建设的三年中,我们共形成并完成居民自治项目××××个,开展各类服务××××余次,受益居民约××万人次。通过居民自治项目化工作,社区居民参与程度、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能力和社区协商民主建设等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进一步理顺和明确了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四者”的角色定位,实现了“四者”职能、职责的转型、转变,有力推动了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
五、注重党建引领,确保正确方向。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社区治理创新,离不开党建引领。实验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区治理与服务的主线,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类工作的领导。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社区民主”,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建立社区议事会、共治协商小组、居民评议会等居民自治组织,引入“圆桌会议”、“开放空间”等议事协商形式,牵头开展民情恳谈、事务协调、决策听证,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全面推行“行动支部”建设,实施“机关支部先锋行动进社区”活动,组织机关支部与社区结对,认领居民自治为民服务项目,选派机关党员担任社区 “第一书记”。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加强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的指导,确保其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