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变形记读后感 2000 字_读后感
【第 1 篇】
《变形记》是奥地利着名作家卡夫卡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作品。故事大概讲述一个年轻的推销员格里高尔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为着那微薄的工资,每天过着繁忙、压抑的生活;正因为这样,父母和妹妹都非常尊重他。然而某天早上,他突然从噩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公司秘书主任为他没有上班找上门找他,父母和妹妹也急忙来询问,见状均惊慌失措,这也使他陷入痛苦和绝望绝望中。然而之后家人经历了震惊、恐惧到冷漠、厌烦等一系列的感情变化,他们甚至以“这只虫根本就 不是格里高尔”为由,不愿花精力养这个既不能挣钱又拖累家人的“怪物” 。后来格里高尔终于在受尽了亲人的冷漠后绝望地离开了人世间了。死后,家人没有一丝痛 失儿子的伤心之情,反之,他们好似解脱了一般,卸去了格里高尔所带来的重担, 策划了一场旅游,他们认为没好日子即将开始了!
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甲虫,他抱怨着为还清父债而受别人的使唤和差使, 焦急地想起床,但怎么也起不来的,生怕父亲的责备,希望能得到父亲的体谅,他
的惶恐从本质上体现他的孝顺、忠实、善良、富有责任感。结果事与愿违,父亲的
狠毒不但没有体谅他,还很厌恶他的甲虫外形。即使这样,失业在家的格里高尔虽
过着甲虫生活,但依旧想着家里的经济状况该如何解决,怎么让妹妹实现音乐梦,
他听说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不禁自责和羞愧得浑身燥热,这使他的善良一览无余。
父亲的狠心,让一只苹果嵌在格里高尔的背上,疼痛难忍,妹妹的耐心有限,开始
对他厌烦了,不再关心他了,认为他是需要设法摆脱的包袱。对于这种状况,格里
高尔身心均受到深深地打击,他一边回忆家人的美好,一边异常冷静地考虑自己的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2 /10
去处。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苦、绝望,最终选择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又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
除了主人公外,格里高尔的妹妹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人物形象。葛蕾特不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样完美,她只是一个社会基层的小人物。从主人公妹妹的情感变化来看,却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世态炎凉。作为哥哥唯一的知心人,她的爱却建立在存活和金钱的基础上,脱离这两样东西,就会威胁到她的美满生活,那么爱就不复存在,站在了父母的阵营中,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冷酷和残忍!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谓入木三分啊!
另外,母亲前后的态度迥异,温和透着虚伪只会在格里高尔交出他的工资时才会显露;当确定儿子成为他们家的累赘时,不耐烦的情绪毕露无遗!拜金主义的父亲将儿子作为赚钱的工具,粗鲁地驱逐儿子,丝毫没有亲情可言,着实让人为格里高尔心寒了一把!
作者将人异化为甲虫,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不似庄公梦蝶那么诗情画意,但却让甲虫无需承担舆论与法律的压力,将格里高尔的境地极端化了,失去说话能力, 无法与人沟通,不能表达心中的想法,家庭的经济问题的不到有效的解决,压抑的情绪无从发泄,从此内心世界处于阴暗阶段,一切的一切都如此的令人不堪设想!
甲虫就好似受资本主义奴役而成为人格变异的人,故事情节没有大波大浪,趋于平淡,唯独心理描写居多,但却又是那么的反常、虚幻、荒诞,表现了人被制度化, 完全成为社会附庸的悲哀,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使人不得不为作者的写作风格所折服!
对于《变形记》由初步学习到感性理解,卡夫卡笔下的“甲虫”对人类进行着 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撞击,心灵为之震撼!在老师进行认真剖析,我们不得不惊讶于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奇妙变化,让人不得不重新思量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的关系,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3 /10
重新审视变化无穷的世界!
【第 2 篇】
《变形记》是由主人公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变成了一只大甲壳虫为开始的。这个 故事的开头真是有够荒诞的,一个好端端的人怎么可能睡一觉醒来就变成虫子了呢, 但是又不得不说也正是这个荒诞的开始才将那个社会的矛盾给凸显了出来,人与社 会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了十九世纪西方现代文明掩盖的种种弊 端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心灵创痛。
故事的开头给我们描写了主人公格里高尔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壳虫, 从主人公发现自己变成虫子后的反应,我想主人公是很单纯的,格里高尔在变成虫
子后还想着要赶快起床要赶到公司工作,他怎么没有想想当别人知道他变成了虫子, 大家会接受他吗?从对格里高尔的心理描写可以看出格里高尔心里也是很矛盾的,
对这份工作他后悔没有辞掉它,他想, “我选择的是多么辛苦的职业啊,我日复一日地处于旅途之中。在外面,业务上的刺激,比起在家、在公司要大得多。此外,还
要承受旅途的劳累,要考虑火车的联运,吃饭没有规律性,伙食又差,频繁更迭的 车马交通, 一点也没有人情味, 没有温馨之感, 让这种旅差劳务见鬼去吧!
”在枯燥、无聊、劳累又没有人情味的工作上格里高利想辞职,但是一想到要替父母还债格里 高尔又觉得自己应该坚持,应该起来去工作。也正是从他的这种矛盾的心里可以看 出主人公善良的性格特征,其实从很多格里高利的心理描写中都可以看到主人公善 良的一面,但是从后面的他的亲人对他的态度上也更衬托出主人公悲惨的人物命运。
1、表现了人与社会的矛盾。
西方工业革命的到来,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社会竞争激烈,外界带来的压力,导致人生存环境的恶化,生存状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4 /10
态的恶化,那些小人物为了生存只能更拼命的工作
, ,否则社会是不会允许那些最底层的人们生活下去的, ,人蜕化为没有感情的社会工具。
《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所不能迈出的卧室,同样也是人类异化的生存环境,变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面对着自己 向四面八方挥动的小腿,他自己都完全无法控制。人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这也正 是显示出这个物化的世社会人们的限制。
所以,当“大家相信他有什么地方不太妙” 准备弄开门时,“他觉得自己又重新进入人类的圈子” 。但是他真的可能重新回到人类的圈子里吗,从下文看到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不仅仅因为他已变成甲壳虫,更 因为残酷的现实使他越来越远离了社会的中心。其实现实就是那些在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无法实现的事情,比如说他艰难的想从床上起来却不能,他艰难的走到门口,想开们却不能。现实对人的束缚太深,压抑太重,在社会中人永远都被社会所控制,这就使得人与神会的矛盾更加的深化。
2、表现人际关系的无情与冷漠。
人们的关系在金钱面前变了味道,也就是说人际关系在那个社会被异化了,失
去了那种单纯真挚的情感。
被异化了的社会关系也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从《变形记》中我们就看到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特别在格里高尔家人对待格里高尔态度 的转变上。在格里高尔刚变成甲壳虫后,母亲看到他是都吓的大叫起来,下意识的往后退步,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更是拿着手杖将格里高尔往屋里赶。
《变形记》中,人际关系的异化在家人对待主人公的态度的巨变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与突出。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听到妹妹请求开门时,格里高尔竟然暗示庆幸自己由于时常旅行,养成了晚上锁住所有门的习惯,即使回到家里也是这样,这反映了格里高尔与妹妹关系的疏离。社会给人的巨大压力,而人又表现出了社会的不信任,这正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异化。当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父亲妹妹都不得不出去找工作,不得不租房出去。于是由于工作劳累,妹妹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5 /10
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给格里高尔送饭打扫屋子了,甚至不关心格里高尔是不是吃了饭。当推销员格里高尔凭自己的诚实劳动养活全家时,家人表现出感激热情。而当 他丧失这一作用时, 家人唯恐避之不及, 母亲见到儿子,“霍地跳了起来, 伸开两臂”,身不由已地一直往后退;妹妹“大吃一惊,不由自主就把门砰地重新关上”
,再也不考虑拿什么他可能最爱吃的东西来喂他了,只是在早晨和中午上班以前匆匆忙忙地 用脚把食物推进来,手头有什么就给他吃什么,到了晚上只是用扫帚再把东西扫除去。父亲在不得不结束养尊处优生活,当了银行杂役后,渐渐厌恶儿子,以至有一天决心要轰炸他了。他把碗橱上盘子里的水果装满了衣袋,也没有好好地瞄准,只是把苹果一只接一只地扔出来。其中一只正好打中了儿子的背并且陷了进去。这致命的一击最终结束了儿子的生命。依然“怀着温柔的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的 格里高尔 ?萨姆沙的死去,给家人带来轻松的心情, “让我们感谢上帝吧” ;家人如释重负,因而到郊外去的旅途中感受到了“充满温暖的阳光” 。亲情本应是世界上最纯洁最无杂质的情感,但是在金钱和无情社会的面前依然变得冷漠与自私。
3、表现人的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 面对家人对自己的无情与冷漠,格里高尔始终都抱着善良的对待,他甚至责怪自己现在不能工作,无法养活家人,不能让妹妹上音乐学院,在看到全家人为了生活而忙碌时,他难过,他甚至还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还能变回到原来的样子,过着正 常的生活, 他处处为家人着想, 怕母亲看到自己而躲到床底下, 用帘子将自己盖住,
但是母亲看到他出来的时候吓的昏了过去,父亲回来后将过错全都赖在格里高尔的身上,以至于父亲拿着苹果向格里高尔砸来,有一个苹果将格里高尔的背部咋的凹了进去并从此留在那里。格里高利非常渴望亲情,但是亲情给予他的确实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和伤害,这也正反应出了主人公不光善良而且有着软弱的一面,也在暗示着人物命运的悲剧结局。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6 /10
社会现实将人们束缚、限制住,人在社会面前无能为力,是那么的渺小,人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是最可悲的。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是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一个真是映照,也体现了作者对下层人们生活的同情与深思。
从《变形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卡夫卡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作家,面对人们生活的疾苦,卡夫卡人认真的思考,在作品中卡夫卡对格里高尔 悲惨命运的描写深刻的反映出了社会现实的残忍和悲哀。
《变形记》正是作家受社会使命感的驱使,冷漠而悲哀地审视现实,抓住人的异化丑恶现象,以表现社会对人 的敌视、主宰等具有广泛性命题的表现主义杰作。今天读了卡夫卡的《变形记》 。觉得心中的压抑感像巨石一样压在我的身上。拘束,压抑,扭曲,种种感觉把我捆住 了,周身动探不得,仿佛变成甲虫的不是哥里高尔而是我,是我拘束在巨大的皮沙发下,动探不得。
曾经见过卡夫卡的照片。还是蛮帅气的,只是一双大大的眼睛中,充满了说不 清,道不明的感情。绝望 ?远远不止。许是扭曲的绝望吧。他,是被一生的孤独所造就的巨人 ; 他,站的太高太高,他的眼睛从我们所无法达到的高度往下俯瞰,看到了整个人类的绝望。
【第 3 篇】
早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卡夫卡的《骑桶者》 ,在那篇课文中我初次体会到了卡夫卡的魅力。在大学里我又阅读了卡夫卡写的另外一部作品 《城堡》,相比较而言, 后者要难懂许多,但是通过这两部作品的阅读我也更加喜欢上了卡夫卡的写作风格。
这次大学语文需要我们赏析一篇作品,我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卡夫卡的作品。
此次我要赏析的是卡夫卡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变形记》 ,相比于《城堡》的让人找不到头绪的情节来说, 《变形记》显然更能让我读懂。
《变形记》讲的是一个年轻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7 /10
的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变成了大甲壳虫后发生的事。格里高尔变成了甲壳虫后,母亲一看他就会发哮喘病,父亲一直都很憎恶变成甲壳虫后的格里高尔,试图把他弄死。只有那个妹妹在起初的时候还对他很好,给他打扫房间,给他准备他喜欢吃的食物,为他搬掉房间里面的家具让他有更多的空间活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妹妹对他也变得冷淡了,到最后妹妹变成了最憎恶他的一个人,他们都想把 格里高尔这个累赘弄走, 这样才能使生活变得正常。
最后格里高尔在自责中死去了, 家人们得知了消息并没有表现是什么难过或者惋惜的心情,他们辞退了那个女佣, 避而不谈格里高尔的事,准备去旅行一趟,然后回来开始新的生活。
读完这部作品首先是我就为格里高尔感到不平和同情。格里高尔在父亲的商店 破产后一直是家庭生活支出的主要来源。他任劳任怨,不管那个推销员的工作多么
辛苦他都不会对家人们抱怨些什么。在每次拿薪水回家时他就会特别高兴。他知道
自己的妹妹喜欢小提琴,还曾经秘密的打算把妹妹送到音乐学院去进修。但是这个
愿望还没有完成他就突然间变成了一只甲壳虫。在变成甲壳虫之后,父亲就非常憎
恨他,狠心的用苹果砸他,导致他的背上一直嵌着一个苹果,这可能也是导致格里
高尔最后死去的原因之一。但是格里高尔并没有就因此憎恨他的父亲,他还是喜欢
去看看他的父亲在做的那些什么一直维持的习惯。在他们家的经济陷入危机的时候
他也担心他们该怎么度过。而母亲在看到自己的儿子变成甲壳虫之后一直都很害怕, 不敢去看他,在整个故事中她并没有多恶意的伤害格里高尔,但是最后对于格里高
尔的死也没有产生多么大的反应。我们试着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儿子死去了那会是
怎样的情景。
但是呢,在这里的那位母亲明显对于自己的儿子已经在意识上抛弃了, 这也是格里高尔可悲的地方,连最该疼爱自己的母亲都不管他的死活了。在变成甲
壳虫的那段日子里,格里高尔唯一欣慰的是有个妹妹并太不在意自己的变化,为他
打扫房间,为他准备食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妹妹也变得失去耐心了,最后她居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8 /10
然强烈的要求把那只甲壳虫弄走。那个格里高尔一直认为是一个好妹妹的,他努力想帮她完成梦想的妹妹,最后居然也放弃了他,在这种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有谁还能支撑着活下去。而更加可悲的是格里高尔在这种情况下还为他们着想,自己需要马上离开这个家,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生活。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几个人物之间所要表达的含义。格里高尔在变成甲虫后遭到的待遇不正是反映了人性的冷漠,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由无私的亲情最后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你对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那你就必须离开,不管你是我的哥哥还是我的儿子。在格里高尔死后,一家人解脱的样子就让我反感。在生前,格里高尔拼命地为这个家奋斗,但是他遭到变故后,他的家人是怎么对待他的呢?这种落差,这种冷漠加于他的身上,试想谁都不能承受的。格里高尔在接受命运的同时也不时地表现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奈。在大家都欣赏妹妹的小提琴演奏时,他只能小心翼翼的爬过去,他也想看她的表演,但是父亲憎恶他,母亲怕他, 他当时是抱着多么矛盾和忐忑的心情慢慢的悄悄的爬过去的呀!在最后大家都抛弃他了,之前那唯一令人欣慰的妹妹也变成了催命的巫婆,利益关系难以维持了,马上显现出来的就是那最真实最冷酷的真相。
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不禁让我想到卡夫卡的生平,他曾经三次订婚,但是却终身 未娶。其中的原因是不是有这个——害怕亲人之间相互亲热的表层之下藏着的却是 一颗相互利用的心,这结果的确会让他十分心寒。而文章中的父亲角色似乎就象征 他的父亲,在现实生活中卡夫卡的父亲脾气暴躁,对自己的不关心但是喜欢限制他 的生活。我们似乎可以把《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想象成卡夫卡自己,他在生活中 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的压力都从格里高尔这个人物中表现出来了,其中流露的无奈、痛苦、忧郁正是人类文明中无法抹去的污垢。
在故事的结尾格里高尔带着自责和绝望死了,但是这死至少对他来说是一件好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9 /10
事,他是善良的。也正是他的善良更加反映了他的家人们可憎的嘴脸。这样的设计也更引得我们读者能对人性进行更深刻的的思考和反思。
【第 4 篇】
虽然,有些 不符合中国传统的观念,但现实中确实是真的,你落魄时你的亲人真的是温情的吗?你生活中,没有经历过吗?其实人都有那一面,自私狭隘的 一面,即使是亲人,自然不是所有,但不可否认有 ! 这是现实,所以很多时候,有一部分人,就喜欢自己一个人独处,安静,不想让任何人打扰 卡夫卡的《变形记》究竟预示着什么?是一场恶梦,还是想说明人类无法抗争的现实。它引起了我的思考。
故事情节十分离奇:年轻的推销员格里高尔是家中惟一经济来源,每天过着繁
忙、压抑的生活;父母和妹妹都很疼爱他。然而在某天早上醒来时,他突然发现自
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痛苦、绝望。家人从震惊、恐惧到冷漠、厌烦,他们
甚至以“这只虫根本就不是格里高尔”为由,根本不愿费力养这个不能挣钱还给家
里带来不少麻烦的“怪物” 。后来这个“甲虫”终于在虚弱和绝望中死去了。死后, 家人没有一丝伤心之情,反之,他们都感到了卸去重担般的解脱。
小说在不可思议却又理所应当中进行着,隐藏在小说中的梦魇也由最初的一小 点向四面八方铺设开, 同时,心中却生起一股莫名的厌恶, 自然不是厌恶这篇小说, 而是对小说中潜台词的共鸣。如果说卡夫卡塑造的大甲虫及它身上的烂苹果只是给 人以造型上的厌恶感,那么格里高尔奇异的生活经历,则给人以心理上的厌恶。
在这个卡夫卡创造的被异化的人的困境中,格里高尔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格里高尔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惜委屈并彻底牺牲了自己,推销员的工作对格里高尔
而言是一种毫无乐趣的负担。
“我若不是为了我父母亲的缘故而克制自己的话,我早就辞职不干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不仅忍辱负重地工作着,而且在变成了大甲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10
虫的时候,所着急的第一件事也仍然是上班不要迟到。
当父母亲及妹妹自己都把妹妹上音乐学院学习当成一种“不着边际的话” ,当成“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美梦时”
,“格里高尔却念念不忘这件事”
,并“打算在圣诞前夜隆重宣布这件事”
。但就是这样一种对亲人的彻底的自我牺牲,其结果又是怎样的 呢?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当格里高尔身体健康,
每月能拿回工资供养全家的时候, 他是这个家庭里一名受人尊敬的长子,但当他一旦患了不治之症,无法与家庭保持 这种经济联系的时候,他在家庭里的一切尊严很快被剥夺得一干二净,甚至连维持 生命的正常饮食都无人过问 !
通过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遭遇,人与人之间赤裸裸地利害关系也就暴露无遗, 而作者正是想想借此来揭示人与人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是极为孤独和陌
生的实质;之所以亲亲热热,因为互相有共同的利害关系维系着,一旦割断这种关
系,则那种亲热的外观马上就消失而暴露出冷酷和冷漠的真相。
格里高尔的背后隐藏着卡夫卡式的无奈、痛苦、忧郁。这种焦虑,正是人类文明不曾隐去的痛苦,这种痛楚并没有因为文明的日趋完善,人类改造能力的日益增强而减弱,反而愈加凝重。
我们应该感谢卡夫卡, 《变形记》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它让我们懂得思考, 从另一种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相信我们在读过卡夫卡的《变形记》之后,心
灵上能够得到宣泄,然后平静下来,理清思绪,让我们的路越走越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