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工业企业调查报告

 大中型工业企业调查报告

 “十五”以来,市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发展,以努力打造“一城两基地”为目标,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全市工业发展迅猛,工业企业进一步壮大。尤其是通过深化改革和技术创新,培育了一批产值过亿的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有了显著提升,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最重要的支柱,强有力地拉动全市经济平稳增长。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现状

 1、大型企业数量增加。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工业企业规模划分标准》,2012 年市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法人企业数量为 41 户,占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的 26.6%。其中,大型企业 6 户,比 2011 年增加 3 户;中型企业 35 户,比 2011 年减少 4 户。其中,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法人企业有 35 户,具体分布情况见下图:

 2、大中型企业资产增长。截止 2012 年底,市规上大中型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 908.2 亿元,同比增长 15.3%,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 84.2%。其中,大型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为 414.7 亿元,同比增长 12.3%,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资产的 38.5%;中型工业企业资产总计为 493.5 亿元,同比增长 18%;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资产的45.7%。

 3、非国有经济贡献显著。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 2012 年底,市非国有经济大中型企业已发

 展到 33 户,占全部大中型企业户数的 80.5%;产值达到 206.2 亿元,占到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 30.2%;实现增加值 113.5 亿元,同比增长 11.1%,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 31.3%,对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22.2%。

 4、以能源生产为主。2012 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覆盖了市工业六大主要行业,但主要以能源行业为主。原煤开采、炼焦及火力发电大中型企业共有 29 户企业,占大中型企业的 70.7%。

 二、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特点

 1、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2012 年,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443.7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 65%;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261 亿元,同比增长 16.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72%,拉动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长 11.1 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 67.8%,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6.4%。占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的 26.6%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了近 7成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近半的地区生产总值,产值总量逐渐向大中型企业集中。规上工业企业产值总量的高度集中化,体现了我市规上工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骨干企业带动整体经济正向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2、成效率较高。2012 年,市规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产值 407.1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销总值的 63.7%,其中:大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产值 229.5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销总值的35.9%;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产值 177.6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

 业产销总值的 27.8%。大中型工业企业销售产值过十亿的有 11 户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01.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销总值的47.2%。这 11 户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全市的工业发展起到了主导性的影响。

 3、市场份额较大。从产品生产情况看,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部分主要产品在全市工业产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2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 15 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占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的六成以上,5 种产品更是达到了 100%。PVC、洗煤、焦炭等产品在自治区同类产品中占有重要的份额,分别达到 47.1%、31%、34.9%。

 4、提高了社会就业率。我市多数大中型工业企业都属于资源生产型企业,就业容量大,工资福利较为稳定,吸引着大量劳动者到大中型企业就业。2012 年,我市规上工业共有从业人员 7.05 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 25.7%。其中,大中型企业从业人员 5.76 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 21.1%。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从业人员 3.56 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 13.0%,占全部规上工业从业人员的 50.5%;中型企业从业人员 2.2 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 8.0%,占规上工业从业人员的31.2%;小型企业有12828人,占规上工业从业人员的18.2%。

 三、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强。我市工业经济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结构矛盾还是比较突出,行业结构较为简单,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较强。大中型工业企业更为明显,企业生产皆依靠资源和能源,且企业门槛低,产品多属于初级产品,技术相对简单,缺乏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现有的产业链不长,

 企业缺乏增长动力,受市场影响严重。

 2、应收账款增幅较大,企业资金回收困难。截止 2012 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达到 82.8 亿元,同比增长 45.3%,存货达到78 亿元,同比增长 16.6%。这两项资金占到企业流动资产的 42.1%,对企业生产现金流影响较大,对企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负债经营,企业偿债能力降低。截止 2012 年,全市大中型企业的负债合计 664.7 亿元,同比增长 36.6%,资产负债率高达 73.2%。负债率偏高,将影响到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科技投入力度还不够。企业的科技投入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国际上衡量一个企业科技创新程度的指标。2012 年,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为 4.9 亿元,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 1.2%,按照国际上比较一致的看法,如果企业科研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低于 1%的,企业将很难在市场中生存,2%方可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5%以上才有市场竞争力。据此表明我市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市的大中型企业主要是大型集团在我市的能源生产基地,缺乏自己的研发基地,科技投入的不足,会制约企业的发展。

 四、促进我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的建议对策

 1、推进集团化发展,加强企业交流合作。要充分认识集团化发展的重要性,集中优势培养和壮大一批产品过硬、技术领先的、具有优势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以支撑全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培育大中型企业集团的过程中,要遵循工业企业的发展规律,加强企业间的资源互

 补和优势互补,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企业间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正确处理好企业间的效益关系,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的骨干带动作用,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打造名优名牌产品,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直接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经过多年培育,我市拥有了蓝星玻璃、草原水泥、黑猫炭黑等一批名牌产品。大中型企业不仅要保护好现有的名优名牌产品,还应该不断创新,大力打造更多更强的名优品牌产品。只有树立企业的优质形象,保证品牌的质量和信誉,才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的地位。

 3、加大企业的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积极推动和引导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用各种政策措施吸引工业大中型企业加大研究和开发投入的力度,提高科技投入在企业销售费用中的比重,提高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强度。并且要重点引进一批成长潜力大、技术含量高,对我市发展形成良性增长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如华油天然气等项目,对我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4 加大投入,优化产业结构。要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和不同行业之间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推进大中型企业的产业升级。对企业落后产能和设备等进行严格的淘汰制度和全面的技术改造及行业重组,延伸企业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