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散文

自然的散文篇一:让散文回归自然

让散文回归自然,回归心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散文以它“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摄人心魄,散文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我们师生走向美的艺术殿堂。所以提到散文,我们自然就会联想起优美的意境、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灵动的想象。作为语文教师,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高尚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散文教学的效果和我们想象中的并不一样,总觉得上完后总留下诸多的遗憾。

首先,忽略文本的重要性。散文的语言是美的体现,教师往往会把语言放在首要位置,重点研读语言之美,而忽视了散文的“形”和“神”, 不愿在散文教学上浪费太多的精力,导致学生“随波逐流”。

其次,学生的感情淡漠。情感是散文的生命,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引起心灵的共鸣。但是学生始终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当中,喜怒不形于色,又何谈情感共鸣?

再次,学生无法理解散文的神韵。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在学生看来却是不知所以,乱成一片。因此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及其重要。

最后,教师没有恰当的引导,学生无法掌握学习技巧。如语言的内涵、意境的体会、情感的挖掘写作的方法等等。特别是多媒体的滥用,更让学生只会看热闹而无所适从。

针对散文教学出现的这些弊端,我认为,我们应当这样做才能力挽狂澜。

一、重视文本。

首先教师本人要对教材引起足够的重视,被选入初中课本的散文都是名家的作品,它渗透着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精华,也代表着作者的写作技巧。我们语文教师应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不应把文质兼美的作品如同“弃儿”一般另眼相看,这样既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在无形中助长了学生歪曲的学习风气。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反复读,反复体会,反复引导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二、重视情感。

有人说“散文的真面目是以情感人”。从这一点来看,作者所展现出来的情和我们师生所感悟到的情是我们学习散文的关键所在。学生在阅历、思想、精神、知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对文本的认识也会不尽相同,那么情感的体验自然就会有浓有淡、有深有浅,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引入散文的意境,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把自己整个身心融入到作品当中来,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真挚的情感传导给学生,学生的情绪被感化了,才会由“形”体会到“神”、由景体会到情。师生同入意境,共同赏析美、感悟美、享受美。

三、重视技巧。

散文形散,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没有脉络,没有头绪,思路不清晰。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难题,无论它怎样“散”,它的“神”却是“聚”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把握文章的构思焦点,即关键词或

关键句或文眼。只有抓住文章的核心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研读解析,深入浅出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从而顺理成章地使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脉络,掌握了文章的构思。

语言美,是散文的一大亮点。挖掘语言内涵及其重要,它不仅会带动学生的情感,也会使学生在写作上受益匪浅。小处从字词分析,大处从句段入手,模仿文中的各种描写方法,揣摩文中的情感变化,领会文中的表达技巧,学习文中的精巧构思,进而真正体会作家遣词造句的妙处。

让学生回归生活,是学习散文的前提条件,散文虽然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并不是学生对生活的体会,我们不能让学生的思维成为无源之水。因此,我们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或引导学生感悟一些生活当中的细节,使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涵。

四、重视朗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反复地朗读,才能逐渐走进作品的意境中去,品味作品的韵味,才能感受作者的深情告白。同时也会增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 散文是美的,散文教学就应该是美的享受,散文教学课堂更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如何改进教法,如何改进学法,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及其关注的问题。

自然的散文篇二: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散文阅读答案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散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也没有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在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见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了,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惟一的人生乐趣,现在他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了几百万了,但闻他惟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存在英国银行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是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涵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些自然的美感,还是要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了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得同电光石

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上过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一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过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住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我们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则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化,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16、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17、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8、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河里,有说服力。(6分)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之美》)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散文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仅供参考:

15、AC

16、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

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

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17、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

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

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18、示例一: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和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台独,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寂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示例二: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能认识山水自然之美好、博大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自然的散文)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

自然的散文篇三:浅析张晓风散文自然景观的艺术描写

浅析张晓风散文自然景观的艺术描写

摘要:张晓风的散文无处不体现了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和热爱,她在青山绿水中行走同时,对于人生和生命也有着深刻的思考,对于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她以自己深厚的国学功底,使得散文呈现了古典美和诗性语言节奏。本文以其散文中的自然景观为研究对象的着重点,从四个方面深入探讨蕴含其中的深刻内涵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自然;生命;乡愁;古典;诗性节奏

一.绪论

张晓风是我国二十世纪台湾著名的女作家,在1977年就被台湾评论界推选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曾用笔名桑科、可叵,她的散文在海峡两岸都受到了众多读者的追捧。代表作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从你美丽的流域》等。此外,有小说集《晓峰小说集》、《哭墙》以及喜剧《晓风戏剧集》、《第五墙》、《和氏璧》等。她很小就开始接触文学,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中国文学史以及众多作品的发展了然于心,尤其热爱散文,她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散文的同时对于散文的发展和流变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她的散文之中,无处不体现了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思考,这也成为她散文风格的主旋律。在张晓风散文的自然景观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款款向我们走来,对自然有着人文思考和至纯至美心灵的兰质蕙心的女子。在对自然景观的生态忧患的同时,有着独特的女性意识和故国之思,也有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眷恋之情。散文具有的那种如诗如画的艺术美和给我们带来的审美享受也来源于于作者的真性情和语言表现、驾驭力即对其散文——诗的节奏性的把握。而这种对女子及其情思的节奏性的展现无不适体现于其自然景观中的,这种“互在其中”、“不分彼此”的联系性把作者的人文情怀和文学创作、艺术哲思又紧密连接在一起,让我们去追寻隐含在张晓风“自然景观”世界里投射出的静谧、神秘、令人神往和深思的内在生命特质。

二.自然景观中的心灵描写

张晓风散文中对于自然景观的书写带有万物平等的宗教情怀,有对宇宙自然的人文哲思和自然景观下的生态忧患。张晓风的散文世界,常常让人感到如沐春风,她习惯于游走于青山绿水之间,加之用自己女性独特的细腻敏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描摹了风情万种和灵性逼人的自然界的同时,也更能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她在创作之中,不仅给予自我的反思,同时也给读者们诠释了自然景观和生命的含义。

(一)对大自然的感恩

张晓风散文中关于自然景观的描述,首要情感就是对于大自然的感恩,她面对宇宙自然、绿水青山始终都满怀感恩之情。在她的散文之中,可以看到很多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对于自然的认识,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在她的散文《杜鹃的笺注》、《咏物篇》、《秋天秋天》、《星约》、《画晴》等系列篇幅中都可以看到她为天地万物所创作的篇章。

“但当天空徒然变黑,暴风夹雨而至的时候,你就突然静穆下来,带着一种虔诚的敬畏”“每当落雨时分,那些花串儿就会变得透明起来,美得让人简直不敢喘气”(《雨天的书》)她对于自然景观的美的描写,是这般的虔诚和震撼。在她的笔下,对于自然万物的歌颂占据了最多的篇幅。她对于自然景观的描写和行走之间,更多的是以一种细腻、刚毅相结合的方式,去感受绿水青山之间的生活元素,并且对于这样的自然又时常充满了敬仰和感恩。面对如诗如画的夜景她会陶醉其间,但是瞬间也可以感到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只有将自己交付于自然,努力做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心灵和自然才能达到契合的高度。[1]张晓风在描述了绿水青山的同时,自然也因为她的才思而更显风采,也正因为她对于自然的无限崇拜之心,才能抒发自己满心的真情。她用神来之笔描述了自然景观的种种状况,时时都有新奇和新的感悟,这些洋溢在诗情画意中的自然之情,充满了她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恩和崇敬。

(二)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她的散文并不是简单的对于自然景观的描述,对于表面景观的观察之下,还有深层的思考。张晓风是一位兰质蕙心的女作家,她认为人在面对自然和生命的时候,应该保持着一颗珍爱和敬畏之心。我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楼肇明评价张晓风时说道:“生命和生命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这位女作家奉献给现代散文史最大的功绩”[2]张晓风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哲学情怀的作家,她在洞察自然景观和人的关系的同时,也积极努力去探讨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

她的散文之中常常能看到自然景观背后的人文关怀,她是虔诚的基督徒也是最崇尚儒家思想。对她影响最深的两本书,一是《圣经》二是《论语》,这使得她对于理想的人格和生命的思考都有着深深的人文关怀,她也能以理性的认识来

表达对于生命价值的探索。首先,对于自然的崇拜和感恩,感谢上苍给予人间的一切。“这一番气息命脉是我们没有祈求就收到的天宠,这一副骨骼经络是不曾耕耘便有的收获”(《矛盾篇之三》)在她看来生命是不易的,也是极其让人困惑的,生命在奥妙繁复而又充满矛盾的同时,也带人给人不断地思考。她在散文中不断透过对于复杂人生的思考和顽强的追求生命意义,读者不难感受到这位兰质蕙心的女作家面对生命时刻内心的真善美。

她认为生命是繁复而又美丽的,因为常怀真善美的心思,所以她的散文往往呈现了一种博大而深厚的境界。她把生命的意义整合为了一种形而上的层次,认为生命甚至超越了普泛的层次,应该不断的追问人的本源意义。她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常常思考生命的意义,分析生命的境界,从生活和自然中去体悟生命的智慧。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思维,去把握自然的柔美,再从自然的探索中,思考生命的启迪,去理解生命感悟生命,不断追求生命与自然的契合。这些思考,使得散文达到了一种哲学的境界,给人以启迪和反思。张晓风的创作基本来自于自身的体验,来自于身边的一草一木,她将自我交付于天地之间,去感悟去思考。在《地勺》散文中,泛舟湖上,“在星子的天勺与大湖的地勺之间,我们的小舟也许是一只小勺吧?只舀一小时的湖上良景。我自己也是一只小勺吧?舀一生或痴或狂的欲情”,她寄情于自然景观之中,感受苍茫的大地和浩瀚的宇宙中,明了个人的渺小,但是渺小的人生同样可以思索和享受生命的意义。

三.自然景观中的情思描写

张晓风散文有对于自然景观的关注,也有丰富的湍湍流淌的情思。她对于家乡有着刻骨铭心的思念。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血脉相连,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文化相传却也骨肉分离,乡愁在台湾的二十世纪是很多作家文人的共同心结。[3]张晓风八岁就随着父母来到了台湾,童年的记忆既朦胧也时常浮现,这样若隐若现的回忆常常带给她深深的思恋。所以当她在自然景观中有所感悟或者感触,乡愁这一主题就渗透于心中于笔下。

(一)无法割舍的情结

张晓风在散文中常常以女性的无限温柔情怀,表达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和依赖。中华民族自古对于故乡就怀有极其重视的情怀,很多离开故土的人都对家乡

都存有无法割舍的情结,文人们就常常借助文学作品来抒发对于故乡的思念。张晓风举家移居台湾的时候,起初父亲并没有一起过来,当时与父亲短暂的分别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台湾和大陆的特殊关系,让她时常怀念故乡的山山水水,这对于张晓风来说也留下了痛苦的情思,所以她对于故土时常都是无条件的爱着。“我只剩下一个爱情,爱自己的国家的名字,爱这个蓝得近乎哀愁的中国”(《愁乡石》),故土情结,在张晓风的散文中,常常是浓的化不开的情怀。在她的《雨之凋》中,就因为自然景观而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和思考,“故园不见了,而故事搁浅在一个多棕榈的岛上,岛上的日子如太松的面,不堪一握”,童年的故土早已模糊,只能在相似的景观中寻求一种安慰。

(二)刻骨铭心的思念

张晓风对于家乡的思念常常达到了撕心裂肺般的刻骨铭心,无论何时何地,她提笔落纸都是浓浓的不舍和思念。[4]她在《何厝的番薯田》中就表达了深深的情感之思,在历史和战争的面前普通人都束手无策,但是那近在咫尺的故土,谁又能不会常常涌起回家的念头呢,这是民族的悲剧,面对无可奈何的事实,也只能诉情感于纸笔来抒发了。

张晓风的散文作品《十月的阳光》曾经轰动一时,获得了当时“救国团青年散文首奖”她在文中道出了对于民族战争的悲伤感情,她自己也坦诚,人生的感时伤世很多,那一次的创作时常让她因为对于故乡的思念而倍感激动和伤感。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物件,一件小事,一个普通的自然景观,都能牵扯出她对于故土的思念,她看到浙江的村妇使用搓衣板,也会当作宝贝一样的带回台湾。在观赏了《清明上河图》后所创作的《雨之凋.清明上河图》中也能流出深深的思想情感,她认为不光光是花卷所描绘的传统文化震撼,也会为了自己漂泊他乡而无法回归故土而感到伤感。她也不断的把自己刻骨铭心的思乡情感传递给自己的子女,在散文中也多有提出教儿子朗读诗歌去体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思。她的《愁乡石》中,在中国海的沙滩上,自然深处景观之中,遥望祖国却无法到达时候,对于祖国的景观这样描写到“望着那一带山峦,望着那块使东方人骄傲了几千年的故土,心理便脆薄得不堪一声海涛。我忍不住想到自己为什么不是一只候鸟呢,犹记得在每个江南草长的春天回到旧日的屋梁前,又恨自己不是鱼,可以绕着故土的沙滩沿岸流泪!”在中国海的景观之中,张晓风的视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