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计划背景下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为培养服务国家农业生产的卓越植物保护人才,结合学校实施的“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作者对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的《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植保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卓越计划;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95-02
  2014年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重点进行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研究。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及办学特色,充分考虑地方农业发展实际,确定植物保护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专业和职业、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实现“理论教学平台化、实践教学企业化、实践任务真实化、素质培养全程化、师资队伍多元化”,按照“校企融合、学用结合”的培养形式,培养出“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应用型农业人才。
  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完成需要相配套的课程教学来实施,但是在目前的高等农业教育中,还是以“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理念为主要教学模式。这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所需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相吻合。因而,我校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方面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一、《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讲授植物病害发生症状、病原物形态、发病规律等方面内容,是植物病害诊断、防治的重要基础。但是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微小、抽象,病害症状复杂,较难掌握。就目前本课程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讲授方式比较传统。传统的《普病》教学,基本上按四步进行:授课—实验—实习—考试[1]。课堂上教师大多以书本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上课时间满堂灌,借助参照书本画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的图片进行讲授,教学气势拘谨、单调。因病原、病害种类繁多,容易混淆,即使参照图片或挂图,也是表面上的观察,学生学起来难以理解,只能被动、消极地学习,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思维僵化,缺乏学习兴趣,以致教学时间消耗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实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实验教学中实践性内容占主导地位。但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都实行的是理论课先行,实验课后上的设置模式,实验课程内容主要是对理论内容的验证和补充。
  3.教学内容更新较慢:目前,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材主要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许志刚教授编写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方面指导书也较少,主要参考方中达教授的《植病研究方法》,或者是各教学单位编写的内部实验教材。这些教材内容丰富,理论体系也较为完整。
  4.考核形式较单一: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检验手段,考试的方式与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2]。目前,我校在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要求以多种方式对课程进行考核,每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建立各自的不少于五个方面的考核形式,打破传统的以卷面考试为主实验报告为辅的考核方式。
  二、《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措施
  对于普病课程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本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管理体系的全面改革,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各类用人单位需求的植物保护技术人才。主要改革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形式的改革:在教学形式上打破传统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单独设置的形式,将实验课融入在理论课中进行。首先将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如标本、显微镜、切片等,以真实的材料与挂图、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官,加深印象。如在介绍植物病害症状时,利用采集的标本或提前接种发病的植物进行讲解,使同学充分地认识植物病害的症状。在介绍植物病原物形态特征时,利用实验室的三目显微镜,将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利用显微摄影技术,将显微镜下的图像直接通过电脑投影在屏幕上,这样观察的效果比图片更加直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的更新:目前我们采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四版),该版教材理论知识比较系统,但植物病理学知识与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在田间不断有新的病害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课堂内容,经常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介绍最新的学科进展和前沿知识,使学生及时植保发展新动态。如介绍一些新发生的病害的案例,出现的新的防治措施与技术,病害发生流行与复杂的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植物病害管理对环境、生物及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害诊断防治方面的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安全性问题等,让学生关心当代生活和社会现实,了解学科研究热点问题。
  3.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比较式、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3]。如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采用启发式教学,介绍病害发生的真实案例,病理学发展历史中的趣事儿,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植物病理学的兴趣和对知识点的理解。在介绍植物病原物形态时采用比较式的方法,如在介绍引起植物白粉病的7个重要的属的形态特征时,总结归纳其特点的差异性,主要差别是闭囊壳附属丝的长短、形状及子囊的个数,讲解时引导学生联想到如发型的差异,头发有长有短,有直发有卷发及开叉等状况,采用联想的方式很容易就区别其特点。另外植物病原物的属名中很明显地概括了其属的主要特点,如叉丝壳属和叉丝单囊壳属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属名中,即叉丝单囊壳属属名中的“单”就体现了其闭囊壳中只包含一个子囊。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采用实践式教学方法,如同样是介绍白粉病,在讲授完7个属的形态特征后,直接给大家挑取某种植物的白粉病的闭囊壳材料,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描述其特征,判断与哪个属的特征相符合,通过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对理论内容掌握,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考核方式的变革:在考核方面将理论和实验课程设置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分别给定成绩,增加学生对实验实践的重视。在考核形式上也打破了以往的卷面定成绩的形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在理论考核方面,平时出勤占10%,作业占20%,课程论文占30%,卷面占40%。课程进行过程中阶段性的布置课程论文,学生可以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查阅资料,制作PPT进行讲解,过程中进行互动,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既解决了学生认识中的问题,又锻炼了学生交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卷面内容主要侧重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实验课考核包括实验操作考试占50%,平时实验课操作占30%,实验报告撰写占20%。实验操作考试主要进行验证性操作,如对真菌病原菌的形态进行观察、鉴定,写出属的中文名和拉丁名,绘出其形态特征[4]。
  通过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方式,使学生较系统全面而积极地进行学习,有机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达到“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的学习效果,在生产实践中灵活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去解决层出不穷、变化复杂的病害问题,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能适应社会要求的卓越农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忠文,黎起,秦韦刚.《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17):102-105.
  [2]徐小彪,曲雪艳,邹菊花,等.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0,(7):67-69.
  [3]王海光,马占鸿.对《植物病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措施[J].农业教育研究,2008,(3):18-20.
  [4]武侠,刘润进.《普通植物病理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