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德育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以隐性德育和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研究为基础,综合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分别着重对隐性德育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相关内涵的界定、特征的分析、功能的探讨、发展现状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最后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简单述评。
  【关键词】隐性德育 高职院校 社团建设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31-02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活跃校园文化的自发性群体组织,也是对大学生实施德育的“第二课堂”。从隐性德育的视角对大学生社团建设进行研究,是新时期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性和促进大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需要,这对加强高校社团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隐性德育的研究
  自从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开始,隐性德育逐渐进入学者研究领域,而我国对隐性德育的正式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目前关于隐性德育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关隐性德育内涵、特征的研究
  有关隐性德育内涵的研究十分丰富。广大学者从环境论、载体论、方法论等角度进行了论述。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环境论的角度阐述了,“隐性德育就是那种不露痕迹的思想道德教育,它是行为主体在某种环境中,有意或无意地获取非预期的某种经验的过程”。[1]曹勇[2](2003)从载体论的角度认为,所谓隐性德育是教育者以活动、环境、制度等为载体,通过暗含的、间接的途径来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无形之中受到教育的过程;席彩云[3](2006)则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了隐性德育的概念。
  目前,学者对隐性德育特征的研究,主要从隐性德育的实施方式、内容、效果、主客体、载体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如,薛莉[4]在《学校隐性德育及其特点探微》一文中认为隐性德育相比显性德育具有:实施方式的潜隐性与教育意图的明确性、内容的潜在性与载体的丰富性、影响的长期性和结果的不可测量性的特点;刘博[5]在《隐性德育研究》一书中认为隐性德育具有:教育载体的多样性、教育手段的隐蔽性、教育地位的平等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和非预见性的特点;北京教育学院的德育专家组[6]编写的《隐性德育》一书中阐述了隐性德育具有:时空的开放性、主体的全员性、客体的体验性、效果的愉悦性的特点。
  2.有关隐性德育的功能、作用与价值研究
  国内外研究发现,隐性德育主要具有导向功能、陶冶功能、规范功能,以及对个体、社会和文化的多重作用。秦永芳[7]认为隐性德育具:陶冶功能、导向和激励功能、约束和规范功能;孙旸[8](2014)认为隐性德育具有:为学生提供价值导向作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用、完善高校品德机制的作用;王立群[9]在《我国高校隐性德育研究》中认为隐性德育具有协调价值、认识导向价值、行为规范与约束价值、发展价值。也有学者认为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对个体、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作用[10]。
  3.关于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的关系研究
  对隐性与显性德育关系的研究,目前国内比较认可靳玉乐[11]的观点,他在《潜课程论》一书中认为隐性与显性德育之间存在有五种关系:①并列关系;②递进关系;③逆反关系;④转换关系;⑤互补的关系;另外,莫欣[12](2008)认为隐性与显性德育之间是既相互对立、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邓向群[13]在《略论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区别》一文认为它们之间具有内涵、功能、主客体关系的区别。
  二、关于高职院校社团的研究
  近年,随着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社团的相关研究也开始逐渐丰富起来,主要集中如下几个方面:
  1.有关高职院校社团内涵、特征的研究
  学生社团的内涵目前使用较多的概念是2005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发布的(中青联发[2005]5号文件)中对学生社团的定义,文件指出:“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14]
  目前学者对有关学生社团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发性、多样性、目标性、自主性、实践性等方面。如,伍德勤在《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认为高校学生社团具有:组织的自发性、结构的松散性、类型的多样性、目标的趋同性、管理的自主性、活动的开放性等特点[15];
  2.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与作用的研究。如,李萌[16](2011)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具有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社交能力等职业素质提升的作用;
  3.对学生社团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相互关系的研究。如,刘纹伽[17](2012)
  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与专业结合发挥专业教学功能;发挥典型社团的教育功能;发挥社团的自我教育功能;通过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深化学生社团的教育教学功能等四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教育教学功能。
  4.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研究。如,黄亚惠[18](2009)在论文中提出通过目标管理法的全新视角,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三、研究述评
  综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学者对有关隐性德育和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对我国隐性德育和高校社团的建设研究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和借鉴意义,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德育模式还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的显性德育模式,因此,广大学者们对学生社团的研究也是囿于显性德育思维模式,而真正以隐性德育视角探讨高等职业院校社团建设的研究成果还是很少,只是在少数文章中有所涉及且零碎不系统。另外,我国对高等职业院校社团正式研究的历史较短,再加上受多元文化、以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内更关注社团在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社会化方面的功能,而对社团具有的隐性德育功能探讨较少。因此,以隐性德育视角研究高职院校社团的建设以及对高职院校社团具有的隐性德育功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有着较大的空间,这也是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探讨的时代课题。以此为契机将隐性德育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进行融合研究,并着重对高职院校社团具有的隐性德育功能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究,将有助于弥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并希望论文的研究将有助于相关理论研究的丰富和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德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德育的实效性和促进高职院校德育的发展探寻一条新的可行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