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探究


  【摘要】“整体感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它如何才能真正發挥预期的作用仍值得我们探究。本文从理论层面对“整体感知”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对阅读教学中实施“整体感知”所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整体感知 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53-02
  近年来许多人都在倡导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我们期待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提高“整体感知”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盲目运用“整体感知”等诸多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一、“整体感知”的含义
  对“整体感知”的含义进行深刻得理解,是教师合理实施“整体感知”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对 “整体感知”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第一个方面即阅读教学,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提到“在阅读教学层面,‘整体感知(把握)’,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如何使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生阅读进入‘整体感知(把握)’并达到‘整体感知(把握)’的目的。也就是说,讨论的是‘教’的行为。”[1]“整体感知”的含义包含两个要素:“整体感知”的目的及方法。目的即教师通过“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方法即教师根据文体特征、学情等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整体感知”的方法。另一个方面即阅读,从这一方面看,“整体感知”可以看作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即阅读文章要立足于整体,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的内容,运用“整体思维”来体会文章的深意。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整体感知”出现的问题
  1.将“整体感知”和粗读、略读文章划等号
  有的教师认为,“整体感知”就是让学生读文章,只要是“读”了课文,就算是进行了“整体感知”。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整体感知”环节的实施仅仅是通过让学生读一遍课文来完成的,并且给学生读的时间很短,学生往往对文章只是粗读了一遍,根本达不到“整体感知”的效果。如《荷塘月色》一文,有的教师会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读课文以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就开始对文章进行细致地分析。显然,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仅仅读一遍是达不到“整体感知”的效果的。
  2.将“整体感知”看作是一把万能钥匙
  如今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将“整体感知”看作是一把万能钥匙——似乎每一堂课,每一篇文章都必须要有“整体感知”。在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整体感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甚至演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设计模式。这种不加思考,任意运用“整体感知”的教学行为,造成学生感受不到“整体感知”的重要性,久而久之成了例行公事。如《动物游戏之谜》一文,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其语言注重准确、全面,其结构注重逻辑。这样的文章便不适合进行“整体感知”,而是应该用西方意义上的“理性解读”的方式来解读本文。
  3.偏重“整体感知”,忽视“具体分析”
  许多教师可能深受“一字一句分析文章”之苦,在大力提倡“整体感知”的背景下,便果断抛弃了对文章的具体详细地解读,转而偏重于“整体感知”。具体表现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读”和“过于注重学生的看”这两方面。如有的教师在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先是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之后教师便播放了一段时长为十六分钟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选段,接下来教师便带领学生分析文章。这位教师占用了一节课时长的二分之一来进行“整体感知”,这显然是过于偏重“整体感知”了。教师仅用剩余的二十四分钟来对文章进行分析,学生是难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体会小说语言的魅力的。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的策略
  1.“整体感知”强调的是整体的思维方式
  在对“整体感知”的理解上,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即我们最终要让学生感知到什么?其实,“整体感知”所强调的并不是具体的、确切的感知内容,而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启发学生转变思维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上进行“整体感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整体性思维。只有明确了目的,学生才会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整体性思维的培养仅仅靠课堂上的训练是不够的。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课程内容”部分,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第一个学习任务群,这也体现出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读整本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2.科学合理的运用诵读的方式进行“整体感知”
  诵读是大家所公认的一种容易实施、有效的“整体感知”的方法,因此获得大多数教师的青睐。对于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诵读的方式来进行“整体感知”,我们可以做以下努力:第一,对于存在大量生字词的文章,教师可以在课前用“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查阅工具书,以扫清字词的障碍,进而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读上面。第二,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不同的诵读方法。如教学诗词,则可以采用“将诵读贯穿课堂全过程”的方法,让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小说,则可以选择默读的方式;教学散文,则可以采用配乐朗读的方法,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3.“整体感知”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整体感知”环节不需要教师的引导,认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会才是“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信息的全面观照,二是知觉上的基本判断。二者互相影响,感知什么、如何感知,与读者激活并调取了什么样的知识经验有关。[2]然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还不够成熟,这些都意味着他们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学生在作者平实的语言中可能难以理解作者对父亲的愧悔之情,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写作背景,慢慢引导学生。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整体感知”的含义,对于阅读教学实践中“整体感知”所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总结,进而希望能够引发广大教师更深刻地思考,以更好实施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环节。
  参考文献:
  [1]王荣生.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荣维东.整体感知:文本直觉与经验激活[J].语文建设,2016(7).
  作者简介:刘建松(1993—),女,满族,吉林省。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