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学时条件下高校课程平时成绩评定的思考
摘要:平时成绩是高校课程考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少学时条件下,当前平时成绩评定中存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过多地关注课程知识,没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平时成绩各组成部分的分值过于固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在少学时条件下科学有效地评定平时成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本科生;平时成绩;少学时;评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2-0221-03
一、引言
各类高校每学期所组织的期末考试,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衡量教学效果,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是否已掌握和掌握程度如何的一項重要手段。对绝大多数课程,最终成绩基本上都是用分数来给出的。高校课程的考试分数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对于考试成绩这部分,卷面分数通常都被认为是相对客观公正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平时成绩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平时成绩占整个考试成绩的比例与以往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此人们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如平时成绩的组成、评判方法、计算方法、操作原则等。这是因为人们逐步发现平时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平时成绩的重要性,目前各高校平时成绩在学生课程学习评价中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所占比重已有过去的10%—20%,增加到30%—40%,部分高校一些课程的平时成绩甚至已占课程总评成绩的50%—60%。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各高校可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及课程的实际需要,进行平时成绩的评定,不能一概而论各种评定方法的优良或比例的高低。受限于实际条件,某高校的做法不一定适合其他高校,各高校需根据现有条件加强平时成绩的操作,只要能够有助于督促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应坚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各高校学生所修总学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而相应地各门课程的学时也相应减少。如笔者所在学校的量子力学课程,在过去授课学时曾达到120学时,而现在一些专业的授课学时一般为56学时,而个别专业已减少到48学时。在少学时条件下,课程所能讲授的内容不可能再和过去一样多。但经过多年的淀积,课程的基本内容实际上已固化,少讲哪一部分都不合适。因此受学时的限制,课程部分内容不能在课堂上讲解,但课程所包含的一些传统的教学内容还需要学生有所了解,而这部分内容就需要学生课下自学。
二、当前平时成绩评定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文献的调研,可以发现,目前高校教师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主要有考勤、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表现、课后作业、随堂问答、平时小测试或期中考试、课程论文、针对课程某部分内容分小组让学生自学并上讲台讲述或讨论等。对这些评定依据,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过多地关注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浏览一些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不难发现,培养方案中基本上都会强调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使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得到全面发展。但在实际中,教师似乎更为关注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这也可从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中看出。绝大多数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关注的是学生课堂的参与情况,以及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在少学时情况下,受限于教学学时,教师很难把课程所包含的主要知识在课堂上一一讲解,有必要通过布置一些课外作业,督促学生自学课程的相关内容,以弥补学时减少而无法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教师进行某课程的讲授,除了完成上述传授知识这一目的外,为加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有必要合理地根据课程内容给出一定课外作业,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尽管目前一些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教师在设定这些评定依据时的目的还有待考察。如撰写课程论文,有助于培养学生文献查阅、综合梳理、文字表述和文字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但在布置课程论文时,一些教师的目的还仅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来增加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课程知识的学习。
2.成绩评定没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目前相当多的高校一个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近年各省市的高考招生考试方案有所不同,这使得一个专业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可能差异很大,基础层次不统一。而受生活地域、家庭状况或个人生活阅历的不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差异也很大。在课程授课时,教师会明显感觉到,同样的授课内容,对优秀的学生可能吃不饱,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又消化不良。类似地,在课程平时成绩评定中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如某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对这样的学生,若按照课堂表现和随堂问答这样的平时成绩评价方式评定,他们的平时成绩会较差。但这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并不一定很差。目前常用的平时成绩评定依据对所有的学生是一视同仁的,也可以说是公平的。但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一些常用的评定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却也存在一定事实上的不平等。我们当然希望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希望学生在好的方面能保持,不足的地方能通过努力加以改善。但无论如何个体间的差异总是存在的。若教师在平时成绩评定时过分强调某一评定依据,而一些学生对此并不擅长,学生在完成这部分作业时其付出与获得会不对称,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课程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少学时条件下,为了课程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平时成绩的比重会较大,教师不免布置多种课外作业,这些作业在操作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3.平时成绩各组成部分的分值过于固定。目前平时成绩的评定无统一标准,教师一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情况,把平时成绩分成几部分,每部分赋予一定的分值。对不同的年级或专业,各部分分值的多少会稍有不同,但对同一个班级或某一专业的同一届学生,平时成绩各部分的分值都是固定的。这样做便于教师计算平时成绩,也体现了公平性原则。但如前所述,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判断方法实际上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特别是在实际平时成绩评定时,教师避免不了会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其中,使得那些善于和教师交流的学生分值较高,而老实巴交的学生可能就不占优势。在少学时条件下,平时成绩的比重会增大,评定依据也会各种各样。若平时成绩各部分的分值是固定的,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甚至会挫伤部分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