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关系
摘要:解析“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定位与建构;辨析“两论”的分野及交合互动的关系;揭示其积极变化和努力的方向,寻绎制约的瓶颈和成因。力求催生对“两论”认识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为促进学校体育学研究提供参考,为“两论”在学校体育的正确实施提供支撑。
关键词: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论析建构
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的《学校体育学》开始以“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为教学准绳,但其在学校体育学架构中的角色定位、指导位置、实施与“解读”都出现“蔽于辞而不知实”习惯“照猫画虎”现象。本文就这一问题围绕对“两论”的基本理论进行简要的梳理与评析,从一个侧面更为完整、准确地把握“两论”理念在学校体育学的本质与形态、关系与属性、理解与阐释,为科学和有效地运用“两论”提供参考。
1、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辨析
1.1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结点”辨析
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是开展学习和研究需要弄清楚的问题。这里主要对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进行一些分析,进一步明确和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及提出问题的方式。
1.2当前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学科分歧
由于历史的和认识能力的原因,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国内外均未取得一致意见。在西方,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相互交叉模式、二元独立模式、包含模式和二元互联模式。我国学术界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上,也出现了“大教学论”“相互独立论”“课程与教学整合论”三种不同的主张。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大家难以取得一致观点,但是大多数人越来越倾向于赞同以下三点看法。
第一,课程(论)与教学(论)既相关又不同;
第二,课程(论)与教学(论)是相互交叉和相互依赖的;
第三,课程与教学可以分别单独地进行研究,但是不能彼此独立地起作用。
1.3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学科分歧
近些年来,国内关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关“两论”的争辩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课程论是体育教学论的组成部分,前苏联学者一般持此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的范围(母系统)大于教学(子系统),体育教学论从属于体育课程论。我国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初期多数学者也将体育课程论作为体育教学论的一部分来研究。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己经开始普遍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关注体育课程论的研究,使之逐渐与体育教学论相区别,并逐步走向独立。
1.4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关系
“两论”是研究学校体育教育性及其发展性的学问,是现代学校体育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与重要学科。它既体现为现代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重心、主题、领域、内容和方法,更体现为学校体育学思想认识和理论内容的进展,代表着学科水平的体现。就其本质而言,它们是学校体育学学者认识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形成和积累理论与实践、知识和功能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体育课程论的理念研究和体育教学论的经验研究,都属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都受着与学校体育学关系的制约,体现着学校体育学的综合性特征。因此,两者之间研究与应用的关系反映,是对立与统一的辨证规定性。就其两者的哲学属性上看,体育课程论的理念研究,则更多体现为关注社会偏好和价值取向的应用研究,而体育教学论的经验研究,则更多显现为关于教与学行为和教与学关系的研究。
2、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建构
虽然,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己获得认可,也己经逐渐发展成为学校体育学中的既有基本原理、又有多层次方面技术方法体系的学科。对于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这样一个非常广泛的、复杂的领域范畴,对其作出系统分类与界定以减少盲目性,就尤为重要了。
2.1体育课程论的学科群
在众多体育学者的努力下,我国体育课程论开始成为学校体育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体育课程论的研究层面:一是基础理论方面;二是交叉理论方面;三是应用理论方面。这个学科群由三个层次的一系列的学科构成:(1)体育课程基础理论子学科群,包含体育课程概论、体育课程发展史、体育比较课程论和体育课程原理四大了学科;(2)体育课程工程理论子学科群,包括体育课程设计论、体育课程实施论、体育课程评价论与体育课程管理论,这些子学科都具有专业理论性和专业技术性;( 3)体育课程应用理论子学科群,分为体育课程开发、体育课程介绍以及体育课程标准解读等类别,这些子学科都具有应用性。今天的体育课程论己具雏形,作为学校体育学内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得到了重视,己逐渐走向既有基本原理、又有多层次方面技术方法体系的独立学科,初步展现了体育课程论的指导力。
2.2体育教学论的学科群
在体育教学论领域,其学科群可分为三个层面:(1)在体育教学基础理论方面,体育教学论史、体育比较教学论、体育教学心理学、体育教学哲学等著作;( 2)在体育教学活动理论方面,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体育学习论、体育学习的原理与策略、体育教学环境论、体育课堂教育学,以及体育教学系统论、体育教学信息论、体育教学控制论等;( 3)在教学应用理论方面,有体育教学方法研究、体育教学设计和体育教学艺术等。这三个层面的研究使我国体育教学论学科的分化呈现一定的结构性,为我国体育教学论了学科群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结语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作为课程论与教学论下位范畴相关原理、方法的子学科,在研究的任务与范围上,在不同的层面与不同的角度上,同样存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的一体关系。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结成互动互促的关系。从而增进了两学科发展,使两学科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参考文献:
[1]刘启迪.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一第五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 课程教材教法,2006 (1).
[2]钟启泉等.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111
[3]黄甫全等.高中新课程目标的研究与开发[M].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1-2.
[4]李定仁, 徐继存.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5]赵红洲等. 试论科学结构[M].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340-358.
[6]廖哲勋. 我对当代课程本质的看法(下)[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6(8).
[7]张华.论课程实施的涵义与基本取向[J]. 外国教育资料, 1999( 2).
[8]刘春栋.学校体育学科的“结点”辨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08(1).
[9]黄显华等. 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3.
[10]沈小碚, 王牧华. 教学论学科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