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成人


  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将是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它将以“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流价值,将学生生活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重心作为课程特点,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思想品德课中我们应如何将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全面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呢?
  一、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现代教育要求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教育部门在编排教材时,特别注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课也不例外,所以,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对课本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讲解和对学生加以积极引导,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但学到了思想品德知识,而且也要让他们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如,学习《竞争合作求双赢》一课时,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分小组进行学习,并选择代表将自己小组的作品进行汇报,教师要将课堂转化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而且此次的小组合作也切合了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在分组的过程中体会到教材中的合作思想。而且我还设计了评比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竞争的内涵。最后,让学生们对这次的合作进行交流讨论,说说自己在此次小组合作中得到的了哪些启示,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让学生明白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他们是相互依存的,更要让学生明白,合作有分工,要求各方承担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进行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理论联系实际,借助时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知法守法,同时也要教育学生通过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尤其是初中生,他们对于这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了解和融入社会,更希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地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不免会盲从、盲动。受外界美丽外表的诱惑,常使他们在迷惑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伤害或者伤害了别人。所以我们教师在品德课上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并利用法律,我常常结合时事,让学生根据现实中活生生的事例来分析主人公哪些地方被侵权了,应该用哪些法律进行保护。从中认识到,中学生要学法知法,懂得遵纪守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有报道说:2012年2月23日,河北涉县,15岁男童小浩(化名)在白沟打工时遭受虐待,臀部、手部、眼睛等多处受伤。河北省保定市白沟新城管委会23日向媒体通报称,该管委会已对涉嫌无照经营、非法用工的该箱包厂黑龙江籍老板李淑敏进行立案侦查,同时严查使用童工现象。教师可借助时事让学生在材料中找出该事件中男童什么权利被侵犯了?该用哪些法律进行保护?等等。这样在这事件的引导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一节,对事件中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明白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让学生在分析事件的同时明白,当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据法律请求保护。学生还要注意将自身处于安全境地,免受他人侵害。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使自己的合法权利不被损害。
  三、巧设教学情境,教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我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作为课堂教学目标之一,强调学生要热爱生命、自尊自信,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把生命教育和责任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寄托着父母、家庭和社会的希望,要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近年来,中小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家庭变故、交友困惑等因素而自杀的案例层出不穷。据统计,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现象严重。这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必须加强学校生命教育,而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育人的主要途径,应当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通过思想品德课教会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由于生命教育是触及人心灵的教育。只有打动学生情感的生命教育,才能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意识。作为中学生,其经历、体验都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给学生灌输生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是不能轻易放弃、生命是具有延伸价值的,这些东西对于学生来说,从来没有体验过,他们只会当做听天书一样,教师讲过,按教师的要求将教材要求牢记的、考试必备的都记住就可以了,可是这样的教育是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的的。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及意义。
  四、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学生学会做人
  国家开设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心理品质。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只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加上教师本身也是以考试为目标,导致思想品德课根本达不到其开设的目的。所以,要求教师要在观念上转变思想,将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作为首要目的。例如,在学习《心有他人天地宽》时,课本以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为中心。我们应该时时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友善与人相处。所以,我设置了场景让学生自己体会应该怎样换位思考、应该怎样尊重他人,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如: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你不喜欢的同学,你会发现其实他身上有好多优点,而且有些东西还是你自己身上所欠缺的呢,这样将别人的缺点缩小,将优点扩大化,你就会发现生活到处充满阳光,充满希望。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真正明白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学生很多时间都在学校课堂中度过,学生思想品德好坏,学生成人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课堂,作为教师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与社会相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放在首要地位。
  俗话说:“要成才,必先成人。”教书育人,培养学生成人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学科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会在思想品德课上找到怎样做人的道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提供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和开发一切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做人的道理的教学资源,帮助、教育学生成人。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