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到2010年末,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尤为关键。去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去分析。文章从总量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两个层面对中国的去工业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通過对区域性去工业化的再分类,探析积极的去工业化和消极的去工业化背后的机理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我们的产业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总量去工业化;区域性去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1)12-0005-09
传统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制造业,而工业化和去工业化则主要以制造业的兴衰表现出来。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实体之后,去工业化现象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之中的经济现象,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所以,对去工业化理论进行梳理,并对中国去工业化现状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去工业化问题研究背景
去工业化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過程中的经济现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已经为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学界所关注。Rowthom和Well(1987)针对去工业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以及政府应对手段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总体而言,在上个世纪最后几十年,针对去工业化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去工业化导致的贸易效应(王展祥、王秋石和李国民,2011)。这一命题随着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美国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而慢慢被人忽略。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整个九十年代美国国内出现了巨大的需求增长,而IT产业和房地产的蓬勃发展也使得去工业化所导致的制造业的萎缩和国际贸易中的连年逆差的事实被忽略。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美国IT产业泡沫的破灭和金融危机的爆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长期的负增长。因此,对于去工业化的理论研究开始集中于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方面。
(一)概念内涵
理论界对去工业化的概念研究颇多,观点也见仁见智,大体上可以分为地理学意义的去工业化和宏观经济角度的去工业化(王展祥、王秋石和李国民,2011)。地理学意义上的去工业化多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来理解这一现象及其内涵,表现为制造业的资源和工作机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大都市转移到其他生产成本低廉的小城镇(Fligstein,1999;Lissoni,1996;Gary和Landy,2007)。而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去工业化则表现为一国制造业就业规模的萎缩和制造业产出占GDP比重的不断下降。当然,对于这种看法,有学者认为過于片面,他们认为去工业化现象不仅仅表现为一国制造业的衰退,而应该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待,即还需要包括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国际贸易中制造业比重的变化以及社会变革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国家内产业的技术科技含量(Rowthorn和Ramaswamy,1999;Mavow等,2007)。本文主要采用宏观视角的分类,分析中国去工业化现状时重点考虑制造业就业人数、制造业产值份额以及制造业出口份额等几个重要指标。
(二)去工业化的原因
去工业化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源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本、技术和智力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迫切需要改进,即从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这种内在动力的本质就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有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去工业化的内在动力。所以,大部分的去工业化现象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少数发展中国家也会存在去工业化)。同时,Hersh和Weller(2003)的研究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政策也会成为去工业化的内部原因之一。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過对去工业化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对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外部原因主要来源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导致的国家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日益开放的市场使得各个国家可以较为自由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而发达国家昂贵的劳动力、原料以及苛刻的法律条文都会促进其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一過程就是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的過程(Dennis,1999)。另一方面,Liikanen(2004)认为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竞争也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外部原因之一。产业竞争导致的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价格的下降,都会引起制造业部门的转移。同时,笔者认为,在经济发展過程中的突发事件,比如某种要素的价格暴涨或者某种产品需求的突然提高,也会引起与该生产要素或产品密切相关的地区的去工业化。
(三)去工业化对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去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类: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影响。消极影响说占学界的主流,大部分学者认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Kaldor,1967),是技术创新和扩散所导致的供给增长的源泉,也是经济深化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源泉(Hersh和Weller,2003)。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将社会资源从制造业转移到其他行业,并导致制造业的萎缩,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会遇到创新不足的困境,最后的结果就是经济发展的停滞甚至是倒退。
而持积极影响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去工业化是一个经济体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必然出现的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去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病态经济现象(Yong Kang,2005)。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技术和资本积累足够雄厚,并且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很高,那么此时将生产资源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这能带动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这种以服务业为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也是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存在的经济结构。
二、中国去工业化现状的总量分析
(一)指标选取
传统的去工业化度量指标主要有:(1)制造业产值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即制造业产值及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制造业就业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即制造业就业人数及其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3)制造业净出口,即对外贸易余额;(4)制造业贸易占世界贸易份额。而王秋石等(2010)认为传统的度量指标不能真正反映出结构性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的经济现象,因此,需要建立广义的去工业化度量体系。本文对中国去工业化现状所做的度量和分析主要建立在王秋石等(2010)构建的广义去工业化度量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测度指标:(1)制造业就业人数,(2)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3)制造业出口占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第二阶段测度指标:(1)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2)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
本文数据如不做特别说明,均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并根据文章需要做相应的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