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帝国主义的茶叶篇章


  
  《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
  作者:[美]萨拉·罗斯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52元
  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商品、资本和人力的流动,也意味着全球生态系统的再调整和再布局,这其中包含经济作物的移植和规模经营,比如茶叶。《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围绕英国园艺学家罗伯特·福钧的传奇经历,向人们刻画了茶叶这一全球化商品从中国福建武夷山到印度大吉岭的漫长旅程。
  摆脱对中国茶叶市场的依赖,是东印度公司梦寐以求的理想。因此,印度西北部的大吉岭发现土生茶叶的消息,让东印度公司振奋不已。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当地货色从口感到色泽与中国红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东印度公司派出“植物猎人”罗伯特?福钧去中国盗取茶种并将其移植到大吉岭。
  此前在中国游历过三年为英国皇家园林协会采集珍稀植物的福钧不辱使命,他乔装打扮,深入中国腹地产茶区,成功采集到成千上万的茶树植株和茶叶种子,行程分别包括到安徽黄山的绿茶之旅和到福建武夷山的红茶之旅。同时,福钧还把一批谙熟制茶工艺流程的中国师傅带到了大吉岭。
  接下来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在与中国茶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大吉岭红茶很快就走完了从分庭抗礼到全面占据上风的历程。到此为止,《茶叶大盗》似乎再次验证了一个陈旧的道理:在利润的驱使下充分发挥冒险精神是资本主义成功的主要原因。
  恰恰相反。这本书通过大量细节揭示了决定资本主义成功的更多是一连串相关因素,而非偶发性事件。以茶叶植株的运输和移植为例,如果没有以发明者纳西尔·巴格肖·沃德的名字命名的由密封玻璃制成的沃德箱,那漂洋过海耗费时日的漫长旅程将注定徒劳无功,人们在终点所见到的将只能是一堆干枯的标本。而沃德箱的发明,是源于英国人从普通民众到皇家园林协会对扩大英国植物谱系的热情。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制度所支持的规模种植、大规模广告营销、高效的分销体系和科学可量化的茶叶产业的试验与改进,大吉岭的红茶可能会长期处于作坊式生产的状态,从而无法成就一个产业帝国。此外,茶税的取消、跨洋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和一支规模持续扩大的劳动力大军对非酒精类饮料需求的暴涨,都成为大吉岭红茶成功的推手。
  当然,今天人们也可以以后见之明,把这种将世间万物纳入认知系统的热情和必欲将“落后地区”的珍稀物种占之而后快的贪婪,视为植物帝国主义的表现形式,因为从打着科学名义的过分好奇心,到出于利润目的对全球经济作物的生产布局进行重构,往往只有一步之遥。而到了强制种植园经济这个阶段,所谓植物帝国主义已经从认知领域突进到现实世界。这也解释了为何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运动,往往先从捣毁包括茶园在内的白人种植园开始。至今,人们关于经济作物全球化的喧哗与骚动仍在继续。
  《五十年战争:世界政治中的美国与苏联(1941-1991)》
  作者:[英]理查德·克罗卡特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98元
  作者描述了这50年来美苏对抗的起因、发展及演变,对两国决策层在重大国际事件中的博弈过程,进行了洞幽察微的理论剖释。
  《好奇者的经济学》
  编者:罗伯特·索洛 詹尼斯·默里
  出版:漓江出版社
  定价:37.8元
  12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从有趣而实用的经济学问题入手,将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述给读者。
  《不朽的遠行》
  作者:让-克里斯托夫·吕芬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48元
  作者徒步孔波斯特拉之路的亲身经历和见闻,重点不是风景,而是写路上的人——人说的话、人做的事。
  《中国庭园记》
  作者:叶广度
  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价:26元
  系统介绍中国庭园美学的小书。作者最简约地概括出中国庭院美学的十字规范:清淡、优雅、静秀、冷逸、超洁,真是精当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