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伦:大山深处筑路人】 大山深处的人烟

  地处清镇市西部的高坡园村,距城区48公里,与织金县仅一河之隔。这里四围环山,中间低洼处,就是1300多名村民赖以生存的家园,8个村民组的400多户人家,就居住在四面的坡坡岭岭上。“特别”的地势给村民们带来了“特别”的不便:出门难、运货难。尤其是在秋天收获季节,村民们背谷子不得不弯着腰,沿着近80度的陡坡爬100多级石梯。
  行路难,成了村民们的一块心病。
  高坡园村党支部书记金世伦清楚地记得,1997年秋,70多岁的张玉忠老人,在背谷子回家时,不小心摔下石梯,在病床上一躺就是两个多月。也正是这个惨痛的例子,让曾经当过兵、做过民办教师的金世伦,萌生了带着乡亲们修路的想法。
  说干就干。1998年春节,当时还是普通群众的金世伦约上几个热心村民,经过几番“踩点”,规划了全村第一条通往田坝的乡村路。之后,他找到乡领导,协调到了修路所需的雷管、炸药。
  按他的想法,要不了多久,这条路就可以全部修通。然而,事情可没那么简单,光是动员村民参与,就用了将近半个月时间。好不容易做通了大家的工作,接下来协调土地的事情,差点动摇了他修路的激情。
  “眼看着多数人都同意拿出土地了,偏就有几户人家,跑了十多次也不愿意签字,甚至还说谁要用他们的土地,就要搬到谁家去吃一辈子!”关键时刻,村里几个老党员主动站出来了。“若不是他们帮着协调,高坡园村难得修起这条路,也许也不会这么快就修起了后来的这几条路!”金世伦感慨地说。
  那年春天,在金世伦的带领下,全村第一条路修起来了。虽然只是一条简易的泥石路,虽然自己贴进了400多元,但金世伦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毕竟,大家背粪下田收割庄稼,再也不用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爬了……
  也就是那年春天,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他在申请书里说:“如果讲到入党动机,那我的动机就只有一个:为大家实实在在做点事!”
  2004年,贵阳市全面启动“双千”工程。这时,已任高坡园村主任的金世伦,迎来了村里的贵客――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派驻高坡园村的“双千”队员周登红。一心想为乡亲们做点事的周登红,与金世伦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是帮助大家打通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路。
  2005年,金世伦由于患颈椎炎和肩椎炎,住进了清镇市骨伤科医院。而这时,市民宗局通过了支持高坡园村硬化道路的决定。得知消息后,金世伦拔了针头就往贵阳赶。当年,局里拨款8万元,为高坡园村郭院寨、岩上寨两个组硬化了进村路。2007年,市民宗局又投入13万元,帮助高坡园村小寨组、铧口寨组修通硬化了道路。
  2009年春,全村就剩下小沟村民组的道路没有硬化。“就是自己花钱,也要把这条路修起来!”老金没有食言。当年10月,他自己出资1.5万元购买砂石水泥,启动了小沟组的修路工程。这再次感动了已不是帮扶联系单位的市民宗局,局班子再次决定,出资8万元,帮助高坡园村打通最后一条路。
  在修路现场,我们见到了金支书。50出头的人了,看上去依然那么精神。虽然是寒冷的冬季,但我们从他的眼神里,却看到了一种温暖、一种激情、一种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