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年代久远和长期缺乏适当的维护,许多中国老一代油画家的作品保存状况都很差,有些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修复”徐悲鸿,可能是个成功的开始。 2009年4月,院子里的紫地丁和白玉兰竞相开放,为这座浅灰色的建筑带来了春天的色彩,而馆内的7幅尘封已90年的徐悲鸿油画也终于等到了他们的春天。在北京市新街口北端的徐悲鸿纪念馆里,两位来自法国的油画修复大师正在施展他们“妙手回春”的绝技。
“他们已是我的老朋友了,从1999年起,经过他们的双手,已经成功修复了30多幅徐悲鸿的油画。可以说,他们是悲鸿作品的知己和保护者。”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教授介绍说。
《田横五百士》的命运
在徐悲鸿纪念馆的二层展厅,我们看到已经修复好的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士》,这部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大构图创作是他画于1930年的成名作之一,从它的曲折命运即可以窥见徐悲鸿油画所经历过的颠沛流离。
作品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说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国王族田横率众五百人人居海岛,刘邦派人招降时,田横作别自刎的场景。身着暗红紫袍的田横昂头拱手,正气凛然,众壮士或摩拳擦掌或低头饮泣,气氛悲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幅作品足以展现徐悲鸿作为艺术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筹款捐助流离失所的难民,也为了宣传抗战,徐悲鸿多次到国外举办筹赈画展。画展结束后,他就把全部画款,捐给国家、救济难民。由于新加坡等国家的温湿度的变化较大,加上在运输中无法保证储藏条件,这些对于需要恒温恒湿环境的油画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坏。更令人痛心的是文革期间,原先的徐悲鸿纪念馆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被拆除,有人说:“这些画还留着干吗?不如烧了算了!”《田横五百士》命悬一线。
廖静文馆长闻讯后,连忙写信给周总理,希望能够抢救悲鸿作品。作品被救下,但是就他的家人都不知道它们被放到了哪里。徐庆平回忆道:“直至1976年,我们才得知,当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徐悲鸿的作品和收藏被放进故宫的南朝房里,堆放了整整十年。虽然破坏非常严重,但是能留下来就是万幸。”
徐庆平教授在采访中反复强调:“油画要求非常严格的温湿度,室温要求22℃(±5),湿度要求55%(±10),当时地下画库没有排湿设备,到处都是水。徐悲鸿还有很多收藏品,那些唐代的作品已经是1000多岁的老人了,这种条件根本无法储藏。”直至有一年的人大召开时,徐庆平偶然从广播中听到一个好消息――人大代表集体来参观纪念馆,提交了“妥善保存”的提案。就这样,《田横五百士》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此后,徐悲鸿的作品经常被借去参加各种展览和研讨会。徐庆平原来觉得;相比《愚公移山》等其他作品,《田横五百士》仅仅是局部颜色脱落,应该算是保存较好的一幅画。但是有一次在香港启德机场遭遇大雨,《田横五百士》发生龟裂、几乎完全损坏。这就让徐悲鸿的后人们痛下决心,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修复他留下的珍贵遗产。
修复远比创作更难
在徐庆平的带领下,我们破例进入了正在忙碌中的油画修复空间:负责修复画面的娜塔丽?宾卡斯夫人头戴放大镜,用棉签轻蘸白松节油,轻轻擦去原画上早已变黑的亮油;另一位负责依托材料的男士――吉尤姆,贝纳,代尔泰先生正在调节内框,将早已变形的画布重新固定起来。
“油画修复非常难,如果修不好就会毁掉艺术品原件,所以没有十足的把握还不如不修复。它要求修复者具备非常高的艺术领悟力、对艺术史的了解,以及对绘画技法与材料的掌握能力。很幸运,我们找对了人!”据徐庆平回忆,他与宾卡斯先生结缘于90年代中国文化部举办的绘画技法与材料的高等研修班,他来自徐悲鸿的母校――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巴黎美院的油画修复专业不仅有艺术家;还有来自全世界的化学家、物理学家。他们研究古典技巧的演变和材料的发展。可以说云集了世界顶尖的修复高手。”宾卡斯先生的夫人――娜塔丽?宾卡斯就是修画的专家。
在法国,只有20个人有资格为博物馆修画,她就是其中之一,主要负责为卢浮宫和凡尔赛宫的传世名画进行“体检”和维护。她曾主持最大规模的修复工作莫过于卢浮宫中的文艺复兴时期韦罗内塞所创作的巨幅油画《迦拿的婚宴》――这幅整面墙壁大小的油画长达十米,描绘了《圣经》中的场景迦拿的婚宴。
徐庆平说他特别佩服宾卡斯夫人两点,这是他接触许多油画修复者之后颇有感触的地方:“第一,修画者必须保持原画的完整性,他们只能补上残缺的部分,一丁点儿也不能越过边界。如果与边界发生冲突,那就是侵犯原作。所以填补细小的颜料脱落,这是极难做到的。画家落笔时都没这么仔细,可是宾卡斯夫人为了还原画家的灵光一现,必须戴着放大镜、一刻不停地寻找。第二,必须完全遵循可逆性原则。假如说廖静文馆长对这次的修复不满意,他们可以完全地褪掉材料、还原作品本身样貌。我看过许多修画的就是用颜料一补,再想回去可就是太难了。宾卡斯夫人能够兼顾绘画的技法,补上去也能看出画家的用笔和肌理,某种意义上,这比创作一幅画还难。”
宾卡斯夫人上次来中国已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她在接受采访时,还一刻不停地工作着:“因为我们的时间实在是太有限了。”她解释说:“一般来说,油画作品每50年就要大修一次。在欧洲,类似于《迦拿的婚宴》、《最后的晚餐》这样的名画更是备受关注,每过3~5年就需要反复重修。另外欧美许多大博物馆都会邀请我们去工作,所以我们修复量非常之大。虽然我个人很希望能在一段时间里集中修复徐悲鸿的作品,但是看起来很难实现。”
这次,两位法国专家利用一周多的假期时间,计划修复徐悲鸿早期的7幅小型油画。这些从未展出过的作品创作于1920年前后,主要是徐悲鸿在法国求学时创作的人物肖像和人体作品。在他们的允许下,我们详细观察和请教了油画修复的过程与技巧。
“徐悲鸿堪称世界级大师”
“我的任务是修补油彩脱落,去掉灰尘和表面已经发黄的光油,重新涂上新油。因为我们时间有限,只能几幅画同时进行。在等待涂料挥发的同时,可以着手修补另一幅。不过,通过这样的比对,这也使得我们更加清晰他的艺术发展过程。”宾卡斯夫人的面前同时立着几个画架,上面摆放着几幅徐悲鸿不同时期的油画习作,画中主角都是年轻时候随他留法八年的蒋碧微。
据徐庆平推测,创作于1920年的窗前肖像可能是徐悲鸿第一幅油画作品。那时他还买不起现成的画布,顺手在同学丢弃的作品背面又画了一张。画中的蒋碧微身着素白衣衫、端庄安静地坐在窗前“这时,徐悲鸿的手法还略显拘谨”,宾卡斯夫人一边涂着亮油,一边分析他的笔法。这幅油画受损较 小,我们看到时已经基本还原,甚至可以看出徐悲鸿表现光线在墙壁和家具上移动。徐庆平流露出由衷的喜悦;“上周我见到这幅画时,原先的亮油早就变暗了,丝毫没有透明感,看上去画中人好像坐在阴天的房间里。现在看起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清洗之后能看到原来鲜艳明亮的颜色,这是非常惊人的。”
油画上面的一层亮油主要是为了将颜料和空气隔绝开。假如颜料不与氧气接触,就能永远保持它本身的色泽。我们有时觉得许多油画看起来黑乎乎的,事实上那并非它本身的模样,而是亮油发生了变化,需要全部去掉、换上新油。
旁边一幅十年后的画作则刚刚开始修复。在清洗时需要非常小心,调和不同的溶液以保证,用什么不会伤到画面本身。“特别是徐悲鸿的颜色运用比较厚,使得变色物质已经深入画面的颜色中,所以要非常小心。”与欧洲的画家相比,徐悲鸿的作品很少用油调和,而是颜色非常稠,看起来很浓郁,很有空间感。
这幅画深得宾卡斯夫人的喜爱,身着墨绿色旗袍的蒋碧微倚坐在沙发扶手上,看上去慵懒而又自然,“看起来非常时尚”。经过她的初步清理之后,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到衣服上的花纹、褶皱,室内的装饰、光影:她忍不住赞叹:“这时候徐悲鸿的画法更加生动自如。你看居然有这么多的颜色变化,画得多灵活,阴影也非常洒脱。”
她指给我们看,画作的边缘还有许多脱落的地方,她要先将它们填补得一样平,严格遵守徐庆平所说的“边界原则”,不能越过原画的边缘。然后才是聚精会神地将掉落下的细小颜色碎片一块一块粘回去。对于如何处理已经完全丢失的部分,宾卡斯夫人在肖像画上找到了一块发黄的区域:“能够看出这里是原来修补过的。用一般的材料补画,当时摸上去可能感觉一样,但是一两年之后就可以看出区别,因为它们的氧化速度不同,这里一看就是后补的。”她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带来的意大利树脂颜料,“这一类的材料老化速度较慢,基本看不出差别来”。
当问到修复徐悲鸿的作品有什么不同时,她说:“从技术层面来说,徐的油画十全十美。我感觉修复他的作品与卢浮宫里的名画区别并不大。之前,我们与中方文物局和美院的专家们进行过讨论,认为他的油画跟巴黎画派的作品很像,加上当时使用的颜料出自欧洲,我们有信心修复出油画本来的样子。”
国内急需重视艺术品修复
“中国的油画修复一直是个空白,我见过许多油画大家如吴作人、李铁夫等留下来的作品,早已脱落得不成样子。有一次我应邀去日本参加‘东亚油画发展研讨会’时,见到了几幅中国名画,破坏程度真是让人痛心,只能临时请人补一下。相比之下,我父亲的作品非常幸运。”早在采访一开始时,徐庆平便对中国现代油画的现状表示担忧。
徐悲鸿、吴作人等老一辈油画家将这门艺术引入中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建立了系统的油画教育体系,总体来说,我国现代油画还是非常学院派的。但是,国内对油画技巧和材料并没有太多研究,因此油画修复也就非常薄弱。据他介绍,解放后国家曾专门派两个人到波兰学习这门技术,但是回来后从没修过画。后来这些年也没有人学了。
老一代油画家的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和长期缺乏适当的维护,状况都很差,有些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这些作品几乎全部需要不同程度的修复和抢救。而建国以来直至文革后期的油画,由于所用材料质量不佳,大部分都已有损坏的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其寿命恐怕会更短。此外在展览和运输过程中遭到损坏的新旧油画也有相当的数量。
艺术界不关注油画修复,是因为许多人认为应将一幅油画以其本来的面貌保存下来,应该保留时间和环境对它产生的影响。但是徐庆平认为:油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有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和感染力。保存和恢复作品在完成时的视觉效果,是出于对艺术的尊重,对画家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画作是易损品,实难保护。国内现存多少古代艺术品发现了却不敢打开,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和妥善的准备,打开看一眼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法国专家的精心修复之下,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我后》等共计30幅油画先后修复完好如新,重新对外展出,实在是国内艺术界的一件幸事。
在父亲的作品前,两鬓斑白的徐庆平教授说:“我曾在慕尼黑艺术馆看过一幅德国画家丢勒的《四使徒》,经过修复看起来好像是刚画的一样。如果能够恢复名画的生命,这将是多么有价值的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国内的艺术品修复才能达到这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