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现场去,再度蓬勃的小剧场给了人们接触话剧的机会,可是话剧真的复兴了吗? 2009年6月30日晚,王府井北大街的人艺首都剧场门前,观众济济、热闹非凡。这是今年重演经典剧目《李白》的最后一场,门口的一长溜“黄牛”兜售未来一个月内《哗变》、《鸟人》等话剧的门票,许多观众停下来“斗牛”。
不仅人艺火爆,票务在线网站数据显示,2009年夏季北京共有近20部话剧上演,票务形势普遍极好。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剧场,话剧重新成为首都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幕拉开,舞台上究竟在演些什么?
小众话剧,娱乐大众
现如今,说起海淀剧院,京城的剧迷们想起的估计就是“成灾”的《开心麻花》系列。2003年“非典”过后,第一部《想吃麻花现给你拧》诞生。至此已经演出300余场,观众总数20余万人次。“麻花”吸引人的两大法宝:一是热闹,二是便宜。
看过几场《开心麻花》之后,我只能说挺热闹,也够“弱智”。创作者为了谄媚观众,用蹩脚的方言做笑料,不断对现实生活进行粗糙的恶搞。什么有趣演什么,谁最火就模仿谁。单从内容上说,“麻花”并不值得推崇。
但是,它的成功得益于商业运作,一堆赞助伙伴提供丰富的抽奖奖品,观众从一进场就被一轮轮的暖场调动起情绪,儿童可以与满场乱窜的演员互动,现场就差没有卖花生瓜子爆米花的了。
严格地说,《开心麻花》只是一部部流行的舞台剧,也就是让观众在剧场可以和台上的演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点儿像是话剧、音乐剧、滑稽戏的大杂烩。但它的成功也影响了更多的小剧场话剧,一时间话剧成就了全民娱乐的嘉年华。
据媒体从业者、资深话剧迷于翔介绍:一直以来,北京的话剧生态比较稳定。市场主要依靠一个相对固定的高层次观众群,大约共有两、三万人,主要由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组成,于翔就是其中一员。他们的特点是基本上有戏必看,通常自费买票。对于刚工作几年的他来说一场话剧的票价一般是50-300元,遇到在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上演的常常下不来500元,如果没有较高的收入,很难长年累月做一个话剧迷。
但是,这正是“麻花”系列的另一个秘诀,他们选择价格比较公道的海淀剧场以此降低成本,并以较低的票价吸引了周围各个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再以强大的明星阵容和网络宣传吸引广大的自领阶层。
商业运作的大众化的娱乐最终取得成功,效仿者便开始了无休止的复制和再造。但是,这一类搞笑情景话剧的火爆,很难说是话剧的复兴,还是堕落。
当话剧为品牌服务
2009年,话剧就像一块实验田,不断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着嫁接。
宁财神写火了情景剧,就想把《武林外传》搬上舞台;一本《杜拉拉升职记》畅销,就想把读者吸引到剧场里来;风靡网络的张小盒漫画更是与专业剧团携手,瞄准白领阶层,打造《办公室有鬼》系列……
很多人质疑,将这些已经成功的文化产品以话剧的形式再度展现,到底有何新意?电影、电视剧、网络漫画和图书都是更为方便、快捷的传播形式,创作团队为何重回小众剧场,重金打造“剧场版”。为此,本刊采访了青年导演、《办公室有鬼》系列的主创郭琰女士。
她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很明确,要做职场剧。因为职场观众本来就是现在大部分小剧场话剧的忠实观众,我们细分之后,更加明确了我们服务的对象。面对这些观众,我们就会很具体地想:他们想什么?他的生活方式什么样?接触什么样的东西?从哪个途径给他需要的东西。相比传统的漫画,这样的交流更加直接、也会有即时的互动。”
其实,“同福客栈”、杜拉拉和张小盒代表的是已经形成的文化品牌,他们的故事以话剧的形式走入观众,形成子品牌。“对于受众来说,他们会很明显觉得这个戏就是为我而做的,会对你这个品牌认知度大大加强。”郭琰说。
让观众在现场感受独特的品牌文化,从而加深“粉丝”们的忠实度,制造更为全面的文化效应,同时也会产生新的火花。
在《办公室有鬼2》里,郭琰安排了一个“速配”的游戏,这是因为在接触中她发现都市白领的社交需求很强、但是圈子却很窄。怎么能让剧场除了是个演戏的地方,还可以影响观众的生活,这便成了她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办公室有鬼》在正常的剧情之外加入了“速配”环节,这个过程最终成为该剧的一个创意亮点,实际上也是根据观众需求来的。
只有剧场,没有剧
2009年5月,改编自毕希纳的讽刺喜剧《莱昂瑟与莱娜》在沈阳市辽宁大剧院与观众见面。这部由著名话剧导演王延松执导、孙海英等大牌演员加盟的名剧却没能让观众满意,大概仅7分钟就有观众退场、中场时剩下的观众不到半数。
当然,大剧场有大剧场的问题――什么级别和内容的话剧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管理者们一直很慎重,不禁产生了“只有剧场,没有剧”的尴尬。对于制作人来讲,他们认为当然要进国家剧院,因为位子多,票房可以高。但是工作环境的种种规定,对于创作者来说也是一种限制,台下坐着那么多挑剔的观众,内容是否对得起高昂的票价呢?
不仅在北京,许多地方的剧场两极分化得厉害,只有大剧场和小剧场,没有中间地带。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拥有斥资上亿、富丽堂皇的国家大剧院,也有人艺小剧场、东方先锋剧场和蜂巢剧场这样的小型演出场所。
已经成功开办蜂巢剧场的先锋实验话剧导演孟京辉就喜欢小剧场,他计划在北京的中关村附近再建两个小剧场。继北京和上海的工作室之后,将他的小剧场实验带到成都去。“不为赚钱,就是为了把我们对戏剧美学的追求打造出来。”
不过他还说过另一句话:“北京一年演出3000场戏剧,90%都是挣钱的。”京城小剧场的虚火,也为许多新晋剧团内部的干柴添了一把火。对于许多青年话剧从业者来说,舞台再大也没有野心大。
在采访中,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的谈老师说:“在影像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人愿意走入剧场,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情感的释放与思想的交流。如果创作者没有诚意,观众很快就能发现,从而彻底失望。”据说有些戏剧团队只需要5天就可以排出一场话剧,一个月内可以同时演出4场不同的剧目。这样“高效率”的演出只能说是为了走穴圈钱、无法催生真正的艺术。
对于他们来说,剧本不重要、演员不重要;有没有赞助商、能不能把票卖出去才重要。而由此直接导致的就是,国内的戏剧市场会像其他文体产业,比如国产电影、中国足球一样,经历虚假繁荣之后,彻底被人们遗忘。
话剧何时能够迎来真正的艺术繁荣,恐怕需要主创人员“不差钱”才行。以长盛不衰的法国话剧为例,没有一个国家的严肃戏剧不需要政府资助就能存活下去。票房收入仅仅能够维持不到一半的成本。此外,法国艺术家还有各种渠道申请资助,不管是政府、基金会、董事会,给钱的人不会限制创作者的意识形态和形式。
热爱话剧的人,不妨等到那一天再次回到剧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