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铸造业 [巴基斯坦向IT业进军等]

  巴基斯坦向IT业进军      一谈及软件和外包业务,人们就会想到班加罗尔、马尼拉、布达佩斯这些地方,而不是拉合尔或卡拉奇。巴基斯坦的城市也许都不在外包业务的版图上,但它要改变这种局面。巴政府想利用外包业务刺激经济增长。虽然起步已晚,但它在软件发展上努力模仿印度的成功经验,追赶速度非常快,预计未来几年年增长率至少在45%以上。在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巴基斯坦的失业率有所攀升,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8%。政府在多方寻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如取消软件出口有关税收,简化办理投资手续,建立IT工业园等,现在巴基斯坦需要用技术去提高效率和生产力,而软件业的出口将有助手巴基斯坦尽快摆脱它对纺织业的依赖,扭转被动落后形势。
  美国《商业周刊》5.9
  
  俄对外国石油公司设限
  
  继尤科斯石油公司后,俄罗斯政府对其大型石油企业追缴欠税格外引人注目。几年前,秋明公司因在俄经济开发区注册而获合法的税收保护,后因这种优惠待遇被有些公司滥用而由俄政府作为税收漏洞处理。目前,大型石油公司对克里姆林宫担心多于想像。俄国家杜马考虑立法将对非俄公司开发新油田带来更多困难,对外国投资俄油田带来诸多风险,且面临失去许可开发的资格。而尤科斯垮台后,形势对外国公司更加严峻了。有分析家认为,这些有利于外国公司开发、投资、生产的“大门正在关闭”。即使它们希望多产油,但已被俄国有石油企业排斥在外,就像科威特和墨西哥一样。然而损失的不仅是西方石油公司,俄公司亦因此而降低了日产石油量。有专家断言,这样一来,这种反转的趋势只能是两败俱伤。
  美国《财富》5.23
  
  情报人才青黄不接
  
  50年前,苏联向太空发射了一枚带声音的地球卫星,引起了美国的重视。从那时起,美国投入大量资金帮助其外交官、军人和谍报人员学习外语以全面展开对苏联的研究。现在时过境迁,美国的战略已转入新的地区和方向,而懂当地外语的情报人员却极其有限,尤其缺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翻译。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国防部情报机构也因此影响到其侦察监听、涉外交流和科学研究的技术资料翻译工作,最现实的是直接危及驻伊美陆军的作战。目前,现有人员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美国情报局总负责人计划再增加一半的情报和分析人员。国会已追加了拨款,并将外语培训经费提高了65%,但它们只招收精通语言,掌握对方国文化的地道的美国人。
  美国《经济学家》5.13
  
  中美洲整合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美洲内战结束以来,地区贸易发展不平衡,让区域内的国家认识到必须打破政治和地缘障碍,建立起地区性品牌,如萨尔瓦多的航空公司,哥斯达黎加全球一流的生态旅游,危地马拉的商业名牌产品等。2004年,美国与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危地马拉签署了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其中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三国已批准了这个协定,布什政府正敦促美国国会表决通过这个协定,其他签署国可能决定设立贸易障碍。他们希望这个组织如果“称不上是成熟的婚姻,至少是欧洲式的‘更紧密的联盟’”。但有说法认为,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只是成为统一的关税同盟。不管怎样,目前,中美洲各国在金融、航空、商业和旅游方面已各具特色,各有建树,只要加强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就能促进整合。而随着整合的深入,一些贫困、非法移民以及对付强盗集团的社会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英国《经济学家》5.20
  
  美国化工产业迁至境外
  
  十年前,美国制造化学产品位居登峰造极的地位。当时,它不仅是最大的市场,而且拥有许多技术先进,人才优秀的设施。更重要的是,由于有丰富的廉价天然气,美国具备了天生的优势,它可轻而易举地对塑料、化肥和药品的生产和供应设置障碍,但如今均已化为乌有。美国之所以将其化工产业的资本投资由国内转向中东和亚洲地区,原因有二:一是国内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过高;二是化工生产已成为过时的夕阳产业。2004年美国化学公司已关闭了70家工厂,还有40家即将关闭。与此同时,美国用十多亿美元在全球新建120家化工厂,中国占50家。除生产线外,美国还准备将新产品的研制工作移至海外,现计划在上海浦东、印度和俄罗斯建立研究机构。美国放弃在国内的高成本运作,每年照样有5000亿美元的销售额悉数进袋,何乐而不为呢。
  美国《商业周刊》5.2
  
  (本栏目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舆情资料室供稿)
  编译:乔萍 责编: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