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开幕的世博会是上海向全世界展示城市文化,拉近与纽约、伦敦、巴黎等世界一流城市距离的良机,海派文化中每一个闪光点的对外传播,都可以成为一张城市名片,让海外受众更加理解上海,接受上海。
那么,如何把握世博会的契机,把上海的文化名片递到海外受众的手中呢?法新社3月28日刊发的英文报道《上海外滩世博前重生》或许能带来一些启示。
主题先行,梳理文化名片
上海外滩拥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又与西方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法新社的这篇报道,让全世界受众了解了外滩的前世今生,也从侧面看到世博会给上海带来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城市名片对外传播的威力。
西方新闻观最重视的就是事件对人的影响,世博会对上海人产生了哪些影响?上海人自己怎样看待世博会?今天的上海人是怎样的一个群体?生活在上海的西方人是否喜欢这座城市?
当下,上海也涌现了一批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话题人物,比如韩寒、姚明、刘翔、周立波,他们对世博会、对上海、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都是值得挖掘的题材。
另外,像外滩这样有特色的文化地域也值得关注,比如城隍庙、新天地、规划中的迪士尼乐园。法新社2月还专门对吴江路小吃街做了深度报道,揭示了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发人深省。
当然,海外受众也非常关注上海蓬勃发展的经济,特别是金融业;迅速提升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出行;环境问题,特别是空气质量等现代化特点。有英国记者在博客中写道:“只有不幸在上海生活过之后,才觉得家乡的空气质量原来很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是否会让上海的空气更清新呢?
见人见物,细节打动读者
稿件不仅引用了官员对新外滩的介绍,更采访了《上海外滩:中国面向世界》的作者彼得和出生于上海的作家裘小龙,透过西方人的眼睛、透过当地人的眼睛,讲述外滩经历的沧海桑田,充满人情味。
作者还饶有兴味地提到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外滩曾是亚洲华尔街,现在却与中国华尔街浦东隔江相望、外滩的英文名来自印度语等。其中,对外滩金融牛的描写尤其精彩:它比纽约华尔街的金融牛更年轻,更有活力,象征着上海经济发展的活力。因此,外滩的金融牛高昂着头,而华尔街的金融牛却黯然垂首。而国内报道都以“一座更年轻、更有活力的‘上海金融牛”’一笔带过。
关于上海外滩改建工程的国内报道,多数只是简短地间接引用官员表态式的发言。有的报道在导语中提到市委书记、刘翔和7名市民代表,却只字不提他们说了什么,仅满足于列数字、介绍工程技术问题,枯燥费解缺少生机。如果对外报道也套用这样的模式,海外受众读起来难免感觉味同嚼蜡。
携世博之名,放大热点效应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世博会吸引了众多海外受众的关注,只要结合世博背景,即使较小的新闻动态也具有国际传播价值。如果不是世博会,单纯的外滩翻新工程,海外媒体至多发一条简要的消息,不会做如此详尽的报道。
这也给我们带来两点提示,一是提高敏感度,过去可报可不报的上海地方新闻,现在可能会成为世界性的题材。比如钉子户规模极小的零星抗议,如果澄清不及时,极有可能被外媒当作抹黑中国的把柄,大肆炒作。二是新闻事件报道要结合世博会的背景。法新社稿件标题和导语都强调外滩改建工程和世博会的关系,赋予普通地方新闻以国际传播的价值,而有的国内报道只字未提世博。
多用巧劲,用故事吸引人
虽然世博会给上海外滩带来了世人额外的关注度,对外报道还是要以符合新闻规律为前提。法新社紧跟外滩重新开放的新闻事件,借题发挥,还原了外滩的历史文化内涵。
报道文化名片需要新闻事件,就像交换名片需要场合。不分场合,乱递名片,不啻于在地铁里散发“打折机票”卡片,不仅传播效果不好,甚至会惹人厌烦。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西方受众都对世博会持赞许态度。透过外媒报道、受众反馈和海外记者,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海外人士对世博会甚至有抵触情绪,他们抱怨政府财政紧张,却大把地花钱在中国建展览馆。也有外媒报道中国在借世博会炫耀国力,讥讽自己国家参加世博会是向中国献殷勤。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世博会的对外传播更需要用巧劲,多选有趣的角度,多用生动的细节,用故事去吸引人,避免乱发名片,被人丢到垃圾桶里。
[文章实例]
上海外滩世博前重生
上海外滩3月28日重新对外开放。经过近三年的翻修,外滩重拾19世纪30年代的风采。迎接千万世博游客。
黄浦江畔,殖民时期建筑旁的人行道拓宽了40%,车行道也窄了不少,新地下隧道承担了四分之三的车流。
“这次整修是为了寻回外滩过去的感觉,把外滩从繁忙的交通中解脱出来,让游客和行人重温外滩往日的风采。”黄浦区区长周伟说。
上海希望把外滩两公里长的滨江大道打造成像巴黎香榭丽舍一样的世界级景点,市民可以在阳光下练太极,老上海和新上海在这里交汇。
官员们拒绝透露翻新工程所耗费的成本,但这笔经费是与世博会相关的4000亿元总投资的一部分。
根据官媒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总投资是2900亿元。世博会相关的项目还包括大规模城市机场和地铁建设。
为期六个月的世博会将在5月1日开幕,预计将吸引超过一亿名游客前来参观,其中以中国国内游客为主。
借助双层3.3公里长的地下隧道。外滩的车道从原来的11条减到了6条。三分之二的路面专供公共汽车通行。
变窄的马路使得老式银行、酒店和精品商店更加贴近外滩公园,公园里新增添了成百上千的树木和长凳。
外滩作为上海的地标,成名于大英帝国时期,英文名源自印度语,是堤岸的意思。
1845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满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外滩割让给英国,并允许外国客商在上海居住和贸易。
20世纪早期,外滩被称为亚洲华尔街,那里诞生的著名企业包括花旗银行和美国国际集团。
今天的外滩与中国新华尔街浦东隔江相望,过去的二十年中,一座座高楼在对岸拔地而起。
“改造后,外滩的交通空间和公共空间恢复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水平。”《上海外滩:中国面向西方》的作者彼得?希巴德说。
彼得说这次改造把20世纪90年代扩张的马路重新收窄了。让建筑更加接近河岸。
他表示:“这是一个新时代,不仅外滩本身和周边的基础设施都焕然一新,这些旧建筑内部也会经过大量的修复和改造。”
外滩开放后不久,颇富传奇色彩的和平饭店经过耗资5亿元的整修后,也将重新开业。半岛酒店刚刚在外滩开业,华尔道夫饭店也正在建设中。
外滩正成为国际知名酒店和设计师品牌精品店的集中地。
但是,也有人担心外滩正变得过于奢华,让普通中国人难以承受,其中就有生于上海的旅美侦探小说作家裘小龙。
文革时期,裘小龙是在外滩公园学的英语。重游外滩时,在一问屋顶饭店吃饭竟然花费了1000元,让他咂舌不已。
“我不喜欢这样,”裘小龙说,“当然也有人发财,对他们来说,也许不算坏事。”
为了表现上海不断增长的财富和野心,上海请来华尔街金融牛的创作者阿图罗?迪?莫迪卡,也为外滩雕刻了一尊相似的铜像。
黄浦区区长周伟表示外滩金融牛尺寸将是华尔街金融牛的两倍,而且在细节处理上也会有所变化。
他说:“外滩金融牛比纽约华尔街的更年轻,更有活力,象征着上海经济发展的活力。因此,外滩的金融牛高昂着头,而华尔街的金融牛却黯然垂首。”
――摘编自法新社2010年3月28日报道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