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对华印象多负面】 2018韩国人对中国印象

  “提到中国,您最先联想到什么?”   “劣质食品。”   “仿造名牌。”   “红色共产主义。”   ……   访谈室内没有中国人在场,提问者与回答者都是韩国普通国民。围绕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印象,他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他们一连串的回答中,多数是中国人所不乐意听到的。有些回答会令中国人惊讶,有些令人欣慰,而有些则令人感到脸红。
  这是不久前,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课题组,与韩国庆熙大学社会学系黄承渊教授合作,委托韩国一家咨询公司(应该公司要求隐去其名称),实施的一项名为“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民意调查,该项调查针对韩国普通国民共发放问卷1000份。
  课题组选择了5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20~25岁的男女大学生一组、25~35岁的男女韩国人一组、31~40岁的男女就业者一组、41~50岁就业者一组、51~55岁的男性就业者一组。受访者学历都在本科及以上,他们不懂中文,大部分没有来过中国,他们对中国的观点在韩国国民中具有代表性。
  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人对中国以及中国人印象总体较为负面。比如受访者的“中国联想”中,负面联想占48%,中性联想占27%,正面联想只占25%。
  
  不愿承认从中国发展中受益
  经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快速发展,韩国一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1992年中韩建交时,韩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国。此后,中国与韩国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韩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度明显上升。韩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李映周博士告诉记者,目前韩中经济关系非常密切。今年韩国与中国的贸易总额,预计可达1900亿美元,而韩国与美国以及日本的贸易额加起来也比不上对华贸易总额。韩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对华贸易。
  然而,韩国多数老百姓对此并不了解。
  调查显示,关于中韩经济合作,相当一部分受访者不认为韩国从中韩贸易中受惠。主持人向受访者询问谁是韩国的最大贸易对象国以及最大贸易顺差对象国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并不清楚。当主持人告诉受访者,韩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自中国时,受访者强调,进口到韩国的是大量廉价生活用品,出口到中国的是少量高端产品。
  多数受访者强调,中国加工生产的廉价产品充斥着世界市场,中韩的经济合作主要是韩国技术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结合。
  大部分受访者强调中国是难以信任的投资对象国。5个小组中有3组提到了这一意见,其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政府不可信。受访者认为中国政府把韩国企业吸引到中国后,会取消相应的优惠政策;二是受访者认为中国人经常与韩国企业合作后盗走韩国的技术。
  访谈会上,受访者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常常流露出对中国的不屑。
  
  几乎无人乐见中国崛起
  调查显示,面对中国崛起,他们害怕中国成为韩国身边的霸权国,担心韩国企业进一步在国际市场上丧失竞争优势。“这样下去我们会成为中国的从属国,像历史上那样。”“美国打个喷嚏我们就得感冒,中国经济发展后会怎么样?中国离我们更近、历史上又欺负过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强大后不会起到好作用。”……
  关于中国崛起的可能性,受访者认为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已经是强国,但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建设、国民素质等方面仍落后于韩国。另外,受访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但发展不会持续下去。一位大企业男性职员说:“我们也有过经济高速增长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早晚也会遇到瓶颈,像韩国似的。”
  访谈中,受访者多表示中国崛起对韩国既是威胁又是机会,当主持人具体询问中国崛起对韩国的影响时,绝大多数受访者的负面情感溢于言表。除了少数从事对华商贸工作的受访者外,其他受访人中无人乐见中国崛起。
  课题组成员、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董向荣副研究员分析指出,受访者主要有三种心态,一是对中国崛起感到“担忧害怕”,二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感到“不服气”,三是因为感情上“讨厌”中国,所以不愿看到中国崛起。
  董向荣还注意到,受访者看待中国时又因为韩国是小国而带有自卑感。受访者虽然很少直接表示羡慕中国,但访谈中经常对中国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发出感叹。这种自卑感使受访者变得非常敏感,认为中国瞧不起韩国。“自卑感与优越感相互影响,恶化了韩国人的中国观。”
  
  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与其他方面相比,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最为正面,但认为中国的现代文化缺乏创新。
  调查显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受访者们最钟爱“武侠文化”,并认为“丰富”与“华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特征。在传统文化中,“武侠”给韩国人留下的印象最深。由于传统文化相似,韩国人理解并且喜欢中国的“武侠”文化。在饮食文化中,韩国人对中国茶文化情有独钟。很多受访者对京剧和狮子舞等印象深刻,认为其“华丽热闹”,很有中国特色。
  对于中国的现代文化,受访者一度变得安静起来,思考良久后,受访者们提到“韩流文化”。他们一方面为中国人喜欢韩国文化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国现代流行文化都是模仿韩国。
  课题组成员、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王晓玲助理研究员发现,尽管韩国人喜欢武侠等中国传统文化,但这对提升现实的中国形象收效甚微。进入韩国的这些中国影视作品多为历史题材,少有以现代中国为主题的,未能展现一个发展中的中国,有的甚至强化了中国贫穷、落后的印象。
  对中国人负面情绪最大
  在对中国人形象的调查中,负面因素远远高于中性和正面因素。在受访者心目中,中国人具有“傲慢”“多疑”“精通商术”“重视实利”“城府深”的刻板形象。调查者发现,中国人的这些形象也经常出现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是中国人的固化形象。
  近年来,随着两国国民频繁接触,中国人在韩国人心目中增加了“脏”“自我中心”“冷漠”“懒惰”“不可信”“民族凝聚力强”等印象。在谈到中国人时,5组受访者都不假思索地首先提到“脏”。5组受访者中有4组都对中国人“自我中心”的特点进行了长时间讨论。
  在韩语中,有一些指称中国人的、带有贬义的俗语,比较常用的有“Wang SoBang”、“DaiNom”和“ZangGai”。访谈中,17位受访者中有13人认为,今天的中国人仍然没有摆脱或者没有完全摆脱上述词语所描述的中国人形象。
  尽管受访者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偏向负面,但他们还是同意中韩两国传统文化相似。由于文化相似,中国的发展水平又低于韩国,所以韩国人在与中国人的交往中感到没有压力。
  董向荣说,受访者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些印象形成的原因,也找不到具体的事实支撑,但是却习惯性地反复作出相同的判断。在这个固化的认识框架内,韩国人再从媒体、书本以及个人经历中选择性地接受、忽视关于中国的信息,从而得出了自己的中国印象。(《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报告》全文刊载于国家核心学术期刊《当代亚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