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记得上中学时,看台湾作家的当代小说,对其中一句讲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印象深刻,因为上世纪80年代大陆的大学生尚是“天之骄子”,大学毕业后国家分配的工作保你有房成家,衣食不愁;十年后我大学毕业时,找一份不是最理想但还满意的工作也不算难事;现在我已工作了十几年,而当下一个二三流本科大学的毕业生,如果没有权钱当道的老爹,那还真是到了“毕业即失业”的状态,除非你心甘情愿接受一份介乎蓝领自领之间,且与你学习了4年的专业没啥关系的工作。
  从这个角度说,虽然GDP高速增长,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却是越来越恶化。
  毕业找工作,关系到一家人的喜怒哀乐,关系到一个年轻人的奋斗与理想,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未来。所以,每到盛夏来临,当全国各地的学子把学士黑帽高高抛向空中的时刻,也是“蚁族”大军又要扩充队伍的时刻。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各界都紧张起来,纷纷参与其中贡献力量,为毕业生提供系统的指导与支持。
  2010年这个火热的夏季,我国又将有超过650万的就业大军进入职场。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扶持之道,在自由经济体系下的西方发达国家已是常年面对的老问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更是遭遇就业滑铁卢。因此,各国从政府到社会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其中应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英国的“国家实习计划”
  
  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有全世界羡慕的贝克汉姆、哈利?波特,经济却迟迟不见起色,民众也是对它总是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而颇多怨言。
  全球金融危机对英国大学生就业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前工党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的布朗首相明确表示,他不会让教育成为经济衰退的牺牲品,表达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决心。为了帮助更多应届毕业生找到工作,英国政府2009年出台了一项“国家实习计划”,为毕业生提供带薪实习机会。带薪实习能提高毕业生的技能和工作经验,而且获得实习单位雇用的机会也会增加。
  工党政府还考虑收紧对欧盟国家之外工作人员通过“技术移民”到英国工作的限制,以缓解本国大学生的就业紧张。今年5月,保守党、自民党的二战后首个联合政府上台后,对移民的限制更趋严格,每年大批海外“技术移民”给英国大学毕业生带来的竞争压力可望缓解。
  
  美国大学设立“就业指导中心”
  
  美国大学生求职通常求助于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根据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2007年对即将毕业的1.2万多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有效工具,有52%的大学毕业生在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招聘会上找到工作。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是美国各个高校普遍设立的一个机构。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对在校生进行求职培训,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服务,其服务范围涵盖大一至大四,及研究生阶段的职业规划、假期招聘、实习和毕业后的去向等领域。由于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扮演了雇主与学生之间的中间人角色,它已经成为学校品牌的重要部分。
  从大一学生一入校门开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就开始教学生如何撰写简历和求职信。美国社会普遍重视心理服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与学生长期的对话,还能帮助学生设计职业规划。
  到了大二,该机构开始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习。各大学都有自己的实习项目。以洛杉矶附近的波莫纳学院为例,学校有专门的网络数据库给位于南加州包括洛杉矶在内的各类公司提供发布实习生招聘信息的平台。学生可借此平台投递简历和求职信,如果拿到实习机会,学校还会报销交通费并且提供工资。
  进入大三直到大四毕业,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始提供模拟面试,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问题。其他主要工作还包括暑期实习招聘,并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辅导。在实习招聘会上,许多公司被请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对于已经毕业工作的校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都与他们保持联系,因为这些已经获得工作职位的校友可以帮助师弟师妹们打开机遇之门。
  
  德国完善“分流教育”制度
  
  与英美等国家不同,德国没有单独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刺激方案,因为德国在教育制度上提前把关,紧密的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以及合理的收入分配办法,使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提前分流,大学毕业生因此能学有所用,从容面对就业。
  德国的孩子们在完成4或6年不等的小学学业后,就根据父母意见及自己的成绩、潜能、爱好、个性等综合评价开始实行分流。进入中学阶段的孩子分别进入职业预科学校、实科中学以及文科中学和综合学校。前两种中学的学生日后多数接受职业训练或者全日制的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只有读文科中学和综合学校的孩子日后才有可能进入大学学习,而大学又分成偏重研究的大学和偏重技术应用的高等专科学校。
  通过提前分流,超过三分之二的德国学生进入了日后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学校。最为关键的是,这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成绩差而被排挤到此类学校,也不会因为在此类学校读书而降低受教育的程度和日后就业的机会,他们毕业后的工作薪酬并不比大学毕业生低。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仅2009年9月,德国申请职业教育的人数超过53万人。而截至2008年,德国15岁以上人口接受过职业教育的达到4115.7万人,占总人口的57.8%。
  在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下,受教育者除了学校的学生身份之外,在企业内是学徒,获得了直接的职业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建立了联系,明确了日后的职业方向,同时赚取了相应的收入,减少了自身的经济压力;而企业通过参与职业教育也获得了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提高了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并能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如此完备的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中,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下,德国人都很认可现行的职业教育,因此对于是否上大学也并不看重,德国的父母更看重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
  
  日本推行就业意识教育
  
  日本的经济连年不景气,金融危机后失业率居高不下。文部科学省今年2月修改了科目设置标准,以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教育。新的标准规定,从2011年4月起,各大学有义务设置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旨在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意识。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调查显示,目前大约有74.1%的大学开设专门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的就业观。
  文部科学省今年还推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扶持项目”,向130所通过审查的大学提供每年约2000万日元(约合150万元人民币)的专项经费支持,以此鼓励各大学积极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为引导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地方企业和小企业工作,日本经济产业省和日本工商会议所也于今年共同推出“Dream Match”项目,免费为求贤若渴的小企业和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之间牵线搭桥。项目对小企业的要求是,人数少于300人,有完备的保险制度,雇用正式员工。登录该平台的大学生有望最短在两个星期内拿到企业的录用通知书。
  
  印度大学生就业心态良好
  
  作为和我国一样的新兴经济体,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印度现有370多所综合性大学和1.7万多所学院,每年向社会提供大约250万名毕业生。其中,90%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找到工作。
  印度全国院校均设有企业联络办公室,一旦大学生毕业来临,院校将邀请与学科有关的企业进行推介活动,为毕业生助力。另外,孟买等各地政府均设有就业交流办公室,大学毕业生随日寸可以登记,需要用人的地方部门和企业能够随时获取所需的专门人才信息。
  印度大学生就业没有成为社会问题还在于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心态。虽然人人喜欢从事医生、律师、工程师这样的职业,但也有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旅游、商店、餐饮等服务行业,甚至还有人选择艰苦的建筑行业。另外,印度大学生就业时并不要求高薪酬,很多年轻人只是把最初的就业机会当做锻炼自己的一个良好开端,月薪起价往往只有几千卢比(1美元约846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