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刊必须把“三贴近”作为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的突破口,不断增加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充分发挥党刊宣传主阵地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支持。本文分析了《今日浙江》杂志以“三贴近”为原则,在推进党刊办刊中的实践,并以此探索党刊实现“三贴近”的路径。
【关键词】党刊 “三贴近” 《今日浙江》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长期遵循的原则,也是新闻事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证。党刊必须把“三贴近”作为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的突破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断增加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充分发挥党刊宣传主阵地作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的呼声,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支持。近年来,中共浙江省委党刊《今日浙江》杂志,始终坚持以“三贴近”为原则、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刊办刊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忠实地贴近实际,力求高度与深度的统一
党刊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忠实地贴近实际就是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刊是同党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步发展的,是同人民群众创业创新实践紧密相连的,贴近实际必须坚持高度与深度的统一,既要讲政治、站得高,把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作为根本使命;又要重实践、挖得深,把掌握真知规律,推动人民群众创业创新作为重要任务。
贴近改革发展的实际。改革与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党刊贴近实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组织实施主题宣传,准确、全面地掌握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反映和提炼出改革发展的新生点、新亮点、新经验,说实话、鼓实劲、求实效。浙江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先发之地,《今日浙江》始终把办刊工作放到省委关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认识、来思考、来实施。由此,在《今日浙江》杂志上,全国读者看到了浙江各地不断创造的新成就、新经验;看到了浙江人民在创业创新实践中铸就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看到了温州模式、台州模式、义乌经验等全国注目的浙江现象。《今日浙江》杂志也因此成为展示浙江形象的一个窗口。
贴近中心工作的实际。围绕中心是党刊宣传报道的永恒主题。党委、政府工作前瞻性、计划性都很强。《今日浙江》根据省委省政府年度工作要点制定全年重点宣传报道计划,每期确定一个重大主题,通过全方位、组团式的深度报道,在“本期关注”栏目中推出,以便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无论是年初的显著下滑、年中的回暖待发,还是年终的复苏看好,《今日浙江》在每一个攻坚关键节点上,都有针对性地集中力量推出系列报道,正确分析形势,准确解读政策,大力宣传浙江“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新进展,宣传逆势上扬的新动态,迎难而上、化危为机、转型升级的新典型,坚定了信心、安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
贴近客观规律的实际。党刊贴近实际,既要做到报道事实的真实、准确,还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揭示和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真实性。这要求党刊宣传必须面向基层和实践,坚持普遍联系、深度挖掘,始终做到在大局下观察思考,在规律性上研究探索,着力解决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引领和推进人民群众改革创新的发展实践。为提升党刊的思想性、权威性、前瞻性、理论性,《今日浙江》主动聘请全国党建研究会、中央党校、《求是》杂志社等有关部委和新闻单位的领导专家作为杂志社专家库和重点作者队伍,与他们在提供稿源、联合宣传、联办活动等方面建立良好协作关系,及时发出权威的声音、正确思想的主音,提升了杂志的层次和品位。
二、热忱地贴近生活,力求导向与效果的统一
贴近生活,是指党刊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客观反映现实,把握主流,解决矛盾,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激励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为营造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景展示现实生活。群众的生产生活是新闻报道的源泉,同样也是党刊做好新闻报道的活水源头。党刊宣传报道必须把重点和焦点对准火热的现实生活,关注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聚焦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热情宣传人民群众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新成就、新创造、新经验。2010年6月,浙江率先在全国以省委全委会的形式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全会召开前夕,《今日浙江》策划了一期“浙江迈向生态文明”的主题报道,选取以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从源头到出海口的五个点,配合形象直观的地图,以生动的典型事例来展现生态文明建设给人民生活、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带来的深刻变化,报道形式让读者感觉耳目一新,获得了普遍好评。
正确把握现实生活。党刊宣传必须坚持全面观点、辩证观点,既要看到点更要看到面,既要看支流更要看主流,既要看现在也要看过去、看未来。只有深入实际生活、正确把握现实生活,党刊工作者才能写出打动读者的新闻报道、推出服务生活的党刊宣传,积极反映、全面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2011年第2期《今日浙江》“本期关注”栏目,用15个版面和8篇文章,浓墨重彩推出“为人民谋福祉”主题报道,既有点上的经验,又有面上的解剖,既有理性思考,又有感性典型。整组专题,内容上突出组合式报道,重拳出击,形成宣传报道的冲击力,被主管部门誉为一组党刊“贴近式”报道的精彩之作。
积极引导现实生活。进入“十二五”时期,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政府转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在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冲破旧的思想桎梏的同时,又难免受旧有发展方式和种种传统观念的束缚,被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种种表面现象所迷惑,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虑。因此,党刊宣传要科学地把握住改革发展的现实和群众的思想变化,在深入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积极地引导现实生活,特别是要选择群众广泛关注的、社会影响较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热点问题,积极有力地引导现实生活,提高引导效果,凝聚人心,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切实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三、真心地贴近群众,力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党刊宣传贴近群众,不仅要从内容上突出群众主体、群众实践,而且要从形式上兼顾群众所需所愿,努力做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宣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把党刊办得贴近群众、引人入胜,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党刊新闻宣传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突出群众实践。党刊贴近群众,就是要紧密联系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把新闻报道聚焦到基层和群众的实践中,把版面留给群众,让群众当主角,让群众彰显主体力量,让更多的群众在党刊上看到自己的创业创新实践,增强党刊对群众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今日浙江》开辟了“经济观察”、“基层看点”、“公共管理创新”、“党建纵横”、“支部生活”、“时代先锋”、“乡村札记”等一大批栏目,着重总结宣传浙江各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其中依托“公共管理创新”栏目,推出了舟山“网格化管理”、衢州“三民工程”、义乌社会化维权和余杭法治指数等一大批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这不仅树立了典型、提供了示范,更有力促进了全省各地创业创新实践的发展。
体现群众视角。党刊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善用群众视角把握和深化主题宣传是党刊贴近群众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一方面要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愿,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理,用通俗易懂、积极健康的新闻报道,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下去;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急、所求,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为群众办实事、讲真话,及时反映群众的意愿。在每年的“两会”报道中,《今日浙江》始终坚持几个原则:一是基层代表、委员唱主角;二是文风更加“平民化”,用代表、委员的话讲述身边的新人新事;三是报道形式多样化,图片、文字、数据综合运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更有厚度,有效地提升了受众的认识程度。
善用群众语言。党刊贴近群众,既要讲内容、讲方式,也要讲形式、讲语言。以群众语言做活党刊宣传,就是把主题宣传的理性教育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感性实践统一起来,做到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为群众所乐于接受,且看了受启发有教益,或能引导正确进行生产生活,或能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这要求党刊工作者必须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基础上,去挖掘群众中的平凡人物和热点新闻,倾听群众心声,学习和掌握群众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新闻价值的事实和细节,以群众语言来记录和展示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依托“乡村札记”等栏目,《今日浙江》积极探索用群众语言做活主题宣传,其特点是现场感强、生活味重,用群众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心事,灵活、巧妙地将思想性、指导性寓于形象性、可读性之中,受到了读者好评。同时积极借鉴文学写作追求新鲜、讲究文采、善于结构等手法,多写现场新闻、体验新闻、即景新闻,把党刊新闻报道做新、做活、做短,让群众感到党刊新闻报道可信、可亲,愿读、爱读,进而提高党刊的可读性和亲和力。
(作者:《今日浙江》杂志社主编)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