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需要文化产业创新,最根本_以文化产业创新,,,,推进文化强市

  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部分。文化的进步来源于文化的创新,文化产业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也是我们打造文化强市的动力与源泉。本文在阐释文化产业创新、文化强市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特别是原巢湖市的实际,论述了文化产业创新对打造文化强市以实现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作用。
  原巢湖市的文化是带有一定特殊性的地域文化。在其特有的历史、地理条件下生长发育的文化。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态多样。原巢湖市可以说是文化资源大市。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局限和制约,我们离文化强市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但打造文化强市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紧文化产业创新,我们就能不断提高文化竞争力,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
  文化强市,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强大,文化产业突飞猛进,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和效益。这也是我们文化强市的必然目标。但就目前情况看,原巢湖市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事业初见繁荣,而文化产业部分偏小,尚在艰辛跋涉。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偏重文化事业,小视文化产业;扶持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实行断奶和捆绑政策。怎么办?面对困难,我们文化人自己先主动干起来!何况我们找到了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文化产业创新!
  文化产业创新对我们文化强市的作用何在?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
  文化产业创新就是文化强市的动力和源泉。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先进文化发展的源泉在于创新,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由于文化既具有事业性质,又具有产业特征,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及文化部门的职能正在进行历史性转变,文化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的功能将进一步强化。我们要打造文化强市,必须进行文化产业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办的一些新兴文化产业、文化示范基地,老百姓自己创办的大量文化企业、企业文化团队等就是文化产业创新的鲜活例证。这一切,推动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有利于增强我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创新,也就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在文化产业创新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文化实体和文化产品。当年一部《天仙配》电影,就唱红了黄梅戏,使这个地方剧种为全国人民耳熟能详,津津乐道;今天,《严凤英》等电视剧再次唱响了黄梅戏!一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改编拍摄成电影系列后,在美国形成了千亿美元的文化产业,并催生了巨大的文化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文化效应。
  有利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我市现行的文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到今天,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只有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适应文化强市的要求。通过文化产业创新,我们可以看清文化体制改革的前途和出路,从而方向明确地把一些文化企业甚至文化事业单位推向适合其发展的市场。同时,也让广大的文化干部和群众看到自己未来大显身手的舞台,改变部分人认为走向市场就是意味着“下岗”的观念,在改制后不是“下场”而是扑向市场,走向前哨。这样,不仅利于理顺改革中的各种关系,顺利推进改革,也利于我们的主管部门逐步由“办文化”转变到“管文化”上来。
  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创新必然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这不仅使产品种类增多,也使服务更完善,产业规模更大,从而形成文化市场的繁荣,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繁荣。深圳市有个大芬村,从一个画商开始起发展油画产业,只用了17年,发展成年产值3亿元,占领世界油画市场60%份额的“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①。福建省松溪县文化馆,从1994年创办女子版画班,10年就让松溪县的版画走向了全国②。而我们安徽在明清时期就是全国的版画中心,以其为代表的徽派版画在代表国家藏品水平的《中国版刻图录》中收录占三分之一③。而今,徽州版画鲜人问津,被束之高阁。是徽派版画没市场了吗?显然不是!是我们对这一文化产业没有进行必要的创新!巢湖版画、巢湖剪纸、巢湖树皮画、巢湖国画只有进行产业化创新,才能重现生机和繁荣!
  巢湖有得天独厚的湖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八百里巢湖比杭州西湖大得多,而且湖边布满了名胜景点,还有古代水下城市遗址和地质“金钉子”,等等。可是,旅游业就是发展不上去!为什么呢?细思量,是旅游文化产业创新没跟上!如果我们把巢湖当大西湖来建设,建大环湖文化公园和各类湖文化活动、休闲设施,还愁旅游文化不繁荣吗?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和谐文化建设。原巢湖市是农业大市,70%的人口在农村。我们不仅要在条件好的城镇和有发展条件的地区加强文化建设,更要在广大农村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其和谐文化建设。只有广大农村文化发展了,文化强市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广大农村,虽然条件较差,但文化有市场,市场人气旺。如果适当地推进文化产业创新,不仅能使文化产业在农村到得延伸、发展,也会推进当地的和谐文化建设。如农村人喜欢看电影,我们可以在推进“2131工程”的基础上,更多地扶持一些文化人和农民,建立一批农民电影放映队,让偏远的农村人经常看到新电影,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科教影片,可以推动电影的发展和它的教育功能,也利于营造热烈、和谐的农村文化氛围。农民爱看庐剧、黄梅戏,听民歌、唱民歌,我们可以采用城乡结合等灵活方式,组建各类剧团,让农村有灯玩,有戏看,有歌听,有歌唱,锣鼓喧天,好戏连连,歌声阵阵。让农村的文化活动尽量做到人人参与,红红火火。凡此种种,不仅可以发展我们的戏剧、民歌,同时也能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不断地进行文化产业创新,就能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均衡发展和长足进步,促进文化强市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①曾一帆、叶求利,中国文化报社主编《新农村文化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P6
  ②曾一帆,叶求利.中国文化报社主编《新农村文化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P35
  ③黄辉,《徽派版画艺术钩沉》,《安徽日报》,2007年8月17日C4
  (作者单位:巢湖市文化馆)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