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百家讲坛》著名清史主讲人阎崇年在无锡签售时,被一青年男子扇耳光。目前打人者已被治安拘留,据称他因无法认同阎崇年关于清朝的一些观点才动了手。 去年于丹在北京签售时,一位男青年突然脱掉外套露出一件T恤衫,上面写着“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以示抗议。这说明公众对学术娱乐化不满的迹象早已露出端倪,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草根话语权觉醒,并向精英话语主体发起挑战的表征。不过后者的争鸣方式体现了应有的文明与理智,而发生在无锡的阎崇年被打事件,却是一个极端的有辱斯文的个例,应该引以为戒。
解决学术争端,打人显然是粗鲁而可恶的途径。最好的争鸣首先是尊重对方,然后提出自己的论据相互切磋。因为任何文化传播活动如果离开了大众的参与、讨论和争鸣,只能永远失之于小众之学术游戏。据说打人者是因为不满意阎崇年的解释而又没有与之辩论的机会才冲动打人,显然,打人者以及像他这样的争鸣者如果有更丰富、更广泛的发言平台,学术分歧也不至于发展到这种极端的巴掌相加的地步。交流和尊重不是一维的,什么时候草根的话语权也得到了真正的尊重了,也就有了真正的平等和交流,才能真正从“百家讲坛”走向“百家争鸣”。如果果真如此,我们距离公共话语平台从一维走向多维、从文化专断走向文化多元的美好前景就不远了。
但是传媒追求的往往不是学术的多元化交流的平台,而更倾向于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拿“百家讲坛”来说,它所选择的话题大多是猎奇、有争议的,而学者的讲述方式也多是悬疑式、评书式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观众的兴趣。实际上,学者讲什么,怎么讲,生杀大权全在电视台。电视是如今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尽管它不是学术机构,但人们已经习惯拿讲坛类节目当成知识课堂。如果一味从吸引大众注意的商业化角度出发,就会把讲坛变成“戏说”,那就违背了这类节目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