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部以山东省沂源县实验中学原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李振华为原型拍摄的电影《留住青山》,在山东省各地电影院热映,并将在全国各地放映。李振华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感人的人生经历和故事?
1953年,风华正茂的李振华从南京来到山东沂蒙山区支教。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还在革命老区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奉献。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家和“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在他退休后,老区人民自发捐款为他立了一座汉白玉半身雕像……
“不做过路客,要做蒙山牛!”
1936年3月,李振华出生在江苏南京市的一个教育世家,受父母的熏陶和影响,他从小就立志做一名教师。1952年6月,李振华如愿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1953年年初,党中央号召城市大学生和高中毕业生到贫穷落后的农村支教。此时,大一还没有读完的李振华就积极报名来到山东。
当时,山东省教育厅准备将李振华分到条件较好的济南或潍坊,而他坚决要求到沂蒙老区。到了临沂地区,李振华在地图上指着全地区最为偏远、山头最多的沂源县(当时属临沂地区,1990年1月1日划归淄博市),对有关领导请求说:“我就去这里吧!”
1953年2月,李振华来到沂源县后,又要求将他分配到全县最偏僻闭塞的穷山沟韩旺村小学。
李振华来到韩旺村小学,走进3间破庙改成的教室,只见里面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头。村支书告诉他:“这大石头是课桌,小石头是板凳。村里穷,请不来老师,学生们有大半年没有上课了。”
山区贫穷的生活条件,同样令李振华始料未及。平时吃惯了大米的他,不知如何下咽那黑乎乎的地瓜面煎饼和糠窝头;晚上躺在教室一角用石头架起的床铺上,外面传来一声声令人毛骨悚然的狼嚎……最初的几天,李振华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回南京的念头不断地在折磨着他。
这时,李振华想起自己申请支教时的表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几番思想斗争,他在日记中郑重写下了誓言:“不做过路客,要做蒙山牛!”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李振华自制了28种教具用于教学,还利用星期天翻山越岭到孩子家里补课。他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1955年,李振华教的8名应届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了初中,一下轰动了整个沂源。这年年底,山东省教育厅对李振华等同一批来的45名南京籍支教教师进行追踪调查发现,短短两年多已有37人调回南京。剩下的8人中,也只有李振华一人在山区小学任教。1980年8月,山东省教育厅再次对他们追踪调查时,除李振华外都“飞回”南京了。
1957年,李振华在南京的女友一次次来信要求他调回南京,他却反过来劝说女友也到沂蒙山区来工作。万般无奈之下,青梅竹马的女友与他分手了。1958年,在乡亲们的热情介绍下,李振华与当地的小学教师杨朝青结婚。
1959年,李振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他还被评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时,山东省委曾决定调他到省委宣传部工作。此后,团省委、省教育厅和临沂地区教育局也曾相继要调他。面对这一次次的调任机会,李振华每次都回答说:“我喜欢当教师,老区群众更需要我。”
1965年,李振华被调到张家坡乡中学,一干就是15年。1980年5月,离学生高考还有两个月,一封“父病重,速归”的电报从南京飞来,紧接着是第二封、第三封。最后,父亲到底还是没有盼回儿子,满怀遗憾地走了……这一年,李振华所教学科的学生高考平均成绩达到83.6分,在临沂地区独占鳌头。
李振华的父亲病故后,母亲又患了脑血栓致半身不遂。组织上考虑,把李振华调回南京照顾老人。可是,面对学生们祈盼的眼神和乡亲们诚挚的挽留,李振华最后一次放弃了调回南京的机会,把根扎在了沂源。
一个中学校长和他的“一百单八将”
1982年秋,沂源县教育局将各学校的后进生收拢起来集中施教,建立了城关二中,并调李振华任校长。该校第一年招收的两个班共108名学生,人称“一百单八将”,大部分学生染有不良习气,平均入学成绩仅有28.5分,其中9名还是派出所的重点帮教对象。
面对这群素质如此差的学生,李振华深感责任重大。他说:“教育孩子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爱’字,感情的饥渴者最容易被感情所融化。”因此,他坚持对后进生“动之以情,施之以爱”。
那时候,李振华每天早上5点,就守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晚上,他又站在校门口,送走每一个学生;天冷了,他住在男生宿舍,和学生盖一床被子;天热了,他给学生扇扇子驱蚊子,甚至给学生洗脚……他探索完善了自己创造的“小目标分层推进法”,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激励学生朝着大目标迈进。平时,只要发现哪个学生在某一方面有一点进步,他就及时表扬。
经过李振华3年的苦心努力,这些在许多人眼里没有指望的“一百单八将”,毕业时平均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升学率达到96%。1986年,城关二中被评为第一批省级文明单位,并更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
李振华转化后进生在全省出了名,他教过的许多学生甚至发自内心管他叫“爹”。当年“一百单八将”之一的杜玉虎,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执意回到母校沂源实验中学任教,还把自己独生女儿的名字改为“李杨”,以表示对恩师李振华的敬重。杜玉虎动情地说:“老师姓李,师母姓杨,我女儿叫李杨,以此永远记住李振华老师!”
李振华担任沂源实验中学校长11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该校从1986年到1997年,连续11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先后被授予“山东省青少年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沂源县实验中学和李振华的事迹。1994年,李振华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1998年他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尽管李振华各种各样的荣誉越来越多,但他那颗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始终不变。自从他从教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开始,就一直把工资一分为三:一份给父母,一份给学生,一份留给自己。几十年来,李振华到底资助了多少名学生,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但他的学生都记得,老区的人民更记得――
学生唐军的父亲去世后,家庭负债累累。李振华便承担起他的全部学杂费、生活费,使他顺利考上了淄博师范学校;当曹光东、徐以涛等10名学生因家遇天灾人祸不能上学时,李振华当即捐出7000元钱,支付他们的学杂费;任继功兄弟4人,都受到了李振华的资助,并有3人考上了大中专院校……
而李振华自己,50多年来一直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一辆大金鹿自行车骑了42年;一块30元的钟山表戴了39年;至今,他没有穿过一双皮鞋……
“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一辈子留给3个儿女的3样东西
1997年7月,已经61岁的李振华退休了。
得知这一消息,许多乡亲们提着土特产纷纷前来看望李振华。在李振华最初工作过的韩旺镇,群众自发捐款为他立了一座汉白玉雕像。
据统计,李振华半个多世纪以来教过的1万多名学生中,考上大中专各类院校的就有数千人。多年来,他累计捐款56万多元,资助学生2000多人。1997年9月,他决定把自己50多年来仅存的1.5万元积蓄和5000元国务院特殊津贴分成3份,分别捐献给他曾经工作过的韩旺中学、张家坡乡中学和县实验中学,以此建立基金,奖励那些刻苦学习的贫困生及优秀教师。他退休后拿出全部家底捐资助学的义举,感动了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社会各界纷纷响应踊跃捐款,他工作过的这3所中学相继建立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3个基金会目前已累计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先后救助学生5000多名,并让2000余名失学孩子重返课堂。
李振华是一名优秀的老师,却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由于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过问和辅导子女的学习,他的3个子女没有一人跨进大专院校的校门。李振华也没有利用关系,将他们任何一人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他退休后的1997年10月,破天荒地把3个孩子请到一家小饭馆,举行了一次家庭聚餐。其间,他拿出3包东西一一递给孩子们,每个包里有一盘录像带、一本书、一个文件。录像带是介绍李振华事迹的电视专题片《情洒沂蒙山》,书是宣传李振华业绩的《红烛》,文件是县委关于向李振华学习的决定。李振华对儿女说:“别人退休后都给孩子留钱留家产,我这辈子留给你们的只有这3样东西了。今后你们遇到困难有了委屈,就看看这几样东西。”
2001年2月,李振华应聘到万杰朝阳学校任初中部校长,年薪是5万元,他立刻将这笔钱派上了大用场:除去生活费,每年拿出4万多元资助23个特困生,将资助他们到大学毕业。
2009年9月6日,由中华慈善总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李振华荣获“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称号。
德高身为范,润物细无声。半个多世纪以来,李振华像一支不灭的红烛,在沂蒙山区默默地燃烧着自己,把他的爱全部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他的爱心与青山同在!
题头照片:2007年3月,李振华和学生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