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后世沧桑史(之五):历史上真实的和珅

  他是一个纯粹的行伍。宽肩乍背、双目炯炯、声如洪钟、雷厉风行。   他是一个双料传奇军人,先后在国民党青年远征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大半生。   他是新中国空军的开山老兵,组建之初,他就投身其中成为一名身经百战、睿智机敏的情报参谋,他随着新中国空军的成长不断转战到战火纷飞的一线战场,先后在朝鲜战场和福建前线为中国战鹰指挥引航。他的履历见证着中国空军从成立到发展的艰辛过程;他的行伍经历是在战机和炸弹的呼啸声中一页页写就的;他的生命之火在战争的硝烟中几度摇曳,他是新中国的喋血保卫者。他就是纪晓岚八世孙纪次龙(纪烈承)。
  
  少年从军
  1933年,纪晓岚八世孙纪烈承诞生在即将破败的纪氏大家族里。此前的纪家有“双千顷(千顷良田和千顷枣林)、双诰命”的雄厚政治和经济背景。相传,当年一个过路的外乡人不屑纪家的无边无际的田产,曾发狠疾走,不料两天过去,实在憋不住,还是一泡屎屙在了纪家的地里,故有人管纪家的田叫做“留屎田”。
  幼年的纪烈承仅过了几年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就赶上了纪氏大分家。分家后,母亲于1942年早殁,父亲纪根端带着烈承、烈平两兄弟来到天津当了“立记稻香村”的掌柜。那是一家约100平米的店铺,曾一度兴隆,但抗日战争中,由于曾经作为抗日秘密组织的接头地点,被日本人发现而关闭。纪根端随即投奔妹夫到徐州税务局当了一名科员,后任襄理。但就在事业稍有起色的时候,不幸患上肋膜炎于1946年去世,时年仅39岁。13岁的纪烈承和9岁的弟弟纪烈平遂成孤儿,由奶奶纪李氏和大姑纪根沛拉扯着艰难度日。
  1946年是抗日战争结束后的第一年。正在上中学,功课门门优秀的小烈承听了一场戴安澜师长率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的报告会,为戴安澜“扬威国外,藉伸正义”,最终马革裹尸、壮怀激烈的英雄事迹所深深震撼。生性倔强的小烈承最终不顾奶奶和大姑的阻止,毅然参加了国民党青年远征军,这是他军人生涯的奠基,也是其半生坎坷的开始。
  1948年,平津战役打响,纪烈承随大部队驻防北京长辛店大灰厂一带。同年冬,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部分北平守军纷纷向天津方向撤退,一时间群龙无首,逃兵遍地。小烈承不辱使命,率一同他差不多大的娃娃兵,把一车重要军用物资押运到了天津卢台留守处仓库,签报登记后,军需官含着眼泪让这两个半大孩子扒掉军装,把压缩饼干和罐头强塞在他们的怀里。那一夜,少年纪烈承以惊人的成熟和冷静面对生死跌宕,他先悄悄潜到天津义庆里的家中和奶奶、大姑、弟弟作了决别,然后拒绝了亲人让他化装为民的要求,秉承军人天职,义无返顾地奔塘沽追赶大部队去了。一日后,天津解放,国民党13万守军被全歼,陈长捷等高级将领被俘获。纪烈承也成了一名俘虏。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与此同时,他的大姑纪根沛正领着他的弟弟纪烈平泪飞如雨地在天津黄家花园一带阵亡国民党士兵的尸堆中翻找着他的“尸体”。
  幸运的纪烈承受到了解放军的优待,他作为一名“可塑之俘”被送到位于河北青县的“解放教导团”学习改造,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后,因年少无邪、觉悟提升快、文化程度高进入了石家庄“华北军政大学”。他在那里系统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著作以及艾思奇的《社会发展史》,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并当上了分队长,他改名纪次龙。因为他要走出那段辛酸的历史,如龙一样翻转腾越、直上九霄。
  
  或生或死
  1950年4月,纪次龙以优异的成绩从华北军政大学毕业,到中国人民解放军67军司令部侦察科,担任了一名侦察测绘员。他的第一项任务是绘制遵化、宝坻、蓟县、丰润、丰南、宁河等“冀东八县兵要地质图”。他精准地完成了任务,首长对这个各项军事科目都非常精练老到的小伙子非常赞许。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纪次龙以其突出的军事才干被第一批优选到“华北军区空军”,真正龙腾玉宇,成了新中国空军的一位奠基者。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1951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朝鲜政府,“提议按照联合司令部的组织原则,成立中朝空军联合集团军司令部”,受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双重领导。纪次龙光荣地成了“中朝空军联合冲击机指挥所”的一名见习参谋。
  “冲击机指挥所”成立伊始,急调各项军用设施和物资,一批发自北京的军用照相器材却迟迟未到,指挥所急派纪次龙沿运输线寻找。纪次龙孤身一人自开原经铁岭至新民,徒步查找沿途的邮局和公路上的运输车辆。时值雨季,大雨滂沱。某日,纪次龙途经正在发着大水的巨流河,河水咆哮恣肆、浊浪排空、令人生畏。孤胆纪次龙为抢时间,等不到大水退去,毅然跳到水中向对岸泅渡,没想到一下水,马上被一泄千里的滔天浊浪裹挟着向下游漂去,紧跟着,一个巨大的旋涡像卷残叶一样将他卷入河底。他拼命冒头欲呼吸,但水中杂物铺天盖地压将下来,接连呛进几口浑水的纪次龙神志渐渐昏迷。生死迷离中,他下意识地伸手一抓,竟有如神助地抓住了一根大绳,那是一条顺流而下的木船的缆绳。他拼死拉住缆绳,随木船顺流漂泊,终于搁浅在岸边捡得一条性命。他上岸后继续风餐露宿一路苦行,终于在铁岭一个邮电所找到了那批失落的军用器材,马上将其押运回指挥所,但对组织隐瞒了以上一番殊死经历。此后,他在前线侦察过程中多次遭遇敌机轰炸,但都死里逃生。1951年,他给大姑纪根沛的一封平安家信中破天荒地附上了他的一张照片,照片背后淡淡地写道:“一九五一年返京途中,经唐山车站摄。时值冬季,离开‘冲指’是有极大波折的,险些不能照此像”。几十年后,家人才理解了他的用心,原来纪次龙立此存照,是为了一旦阴阳两隔,好给亲人们留个念想。
  
  英雄才子
  朝鲜战争中,年轻的中国空军在苏联空军的支援和培养下迅速成长。在空军情报界已经小有名气的纪次龙先后来到有“中国王牌空军”之称的“中国空三师”和“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他不但有着优秀的军事禀赋,而且勤奋好学。他原本就是测绘、标图、雷达、情报领域的通才,战争实践进而让他成为一名身经百战、运筹帷幄的情报专家。
  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8月,美空军飞机来袭鸭绿江大桥共5391架次,多则每天3次以上,大都每批20至90架,大机群就达10多次。大桥不断遭受重创,如何保证过桥人员和物资的安全,除了较被动的高炮掩护外,纪次龙专门负责鸭绿江大桥的防空情报工作。
  1951年春的一天,来自祖国内地的一支“华北文工团”准备通过鸭绿江大桥到朝鲜前线慰问,通过大桥的时间关乎着全团人员的性命,一个判断失误,几十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就会逝去。慰问团长看着眼前这位年仅十八九岁,眉宇一蹙一舒间还有着一股孩子气的情报参谋,心中不禁忐忑,他强调团里有着重要级别的人物,他担心对方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纪次龙没有时间和他辩解,他斩钉截铁地一挥手,命令慰问团在下午2时20分以前必须通过大桥,慰问团长只好依令而行。就在其一干人马刚刚到达对岸安全地带后,美军B29轰炸机群就像漫天乌鸦一样蜂拥而至,随着一堆堆集束炸弹的疯狂溅落,慰问团全体人员瞪大眼睛、张大嘴巴目睹这座尚存着他们余温的钢铁大桥在炸弹中卷曲、塌陷、残片横飞,手心里都捏出了余悸的汗水。1年多以后,那位慰问团团长在一次志愿军的会议上偶遇纪次龙,他顿时眼睛里满浸着泪水冲上来和他拥抱,口口声声称他“大恩人”。纪次龙两眼茫茫,他早就不记得他是谁了。是啊!大战期间,数不清的志愿军战友在他的保卫下源源不断地通过鸭绿江大桥插向敌人的心脏。
  纪次龙在朝鲜战争中由于作战勇敢,情报侦察工作优异,在歼灭敌机、保护鸭绿江大桥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曾先后获得三等功和朝鲜军工章各一枚。
  朝鲜战争结束后,纪次龙成为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的情报参谋。这名不足20岁的老兵,写得一手好文章,还说得一口漂亮的山东快书,上级派他兼任空军司令部共青团领导工作。他自己编写剧本和山东快书,积极组织部队的各种文艺演出,他是司令部公认的大秀才。那无疑是他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年轻英俊的空军军官纪次龙气宇轩昂地携枪走在首都的大街上,心中充满对幸福明天的憧憬与期盼。但他不知道,这也是他人生经历的最高峰。
  
  旦夕祸福
  1956年,肃反,纪次龙因为家庭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参加过国民党军队并当过班长而受到审查、批判并挨了打。1958年,金门炮战。歼击机航空兵部队,由空军统一安排,采取分期分批入闽轮战的方式驻防福建。1963年,30岁的纪次龙从前线下来到连队带职,他来到山东石岛技术勤务团三大队12中队任中队长。同年,纪次龙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实战演习指挥部的航空兵代表,这是他军事生涯中浓重的一笔,也是他卸下战甲,渐趋为民的前奏曲。
  1968年后,在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任职的纪次龙与他熟悉和热爱的军事生涯渐行渐远,他做过一段战备值班代理参谋长后,就离开了领航、通讯、侦察、情报等紧张但充满光荣与自豪的作战第一线,开始了他长达3年的“五七干校”生活。然后他来到青岛3337军工厂(原前哨机械厂)做军代表。他和工人打成一片,积极参与带领该工厂的生产和发展。在短短的几年里,扩大产品规模,建立炼钢炉,上马新产品,让这家长期亏损的工厂扭亏为盈。他离开的时候,许多干部工人流着眼泪依依送别。但他们不知道,这位行事雷厉风行、果敢决断的解放军军官不久后将解甲为民。
  1972年,年近40岁的纪次龙转业回到天津,在一家钢铁厂做了一名“司磅工”,就是用磅秤为产品称重。一夜之间,这个昔日倚天亮剑的韦陀天神变成了独钓寒江雪的蓑笠老翁。他的家就住在20多年前大姑和弟弟翻找他“尸体”的黄家花园附近。
  在别人的眼中,这是一种无法复述的孤独和怅然,许多人为他惋惜和遗憾。但他似乎无动于衷,他手把大茶缸子,坐在小板凳上,哼着小调儿劳作的同时,也在一次次称量着自己的一生。枪炮声、喊杀声、航空炸弹骇人的爆炸声,飞机俯冲时撕破耳骨的冲击波伴随了他的前半生,而今闲适的生活像一曲如泣如诉的天堂丝竹,他乐得听之、乐得和之、乐得感动之,他无怨无悔、从容淡定、心如止水。后来,纪次龙凭借他勤奋的工作和过人的才干渐渐奋斗到天津冶金局的领导岗位。如今的纪次龙已年近八旬,耳不聋、眼不花、声如洪钟、身板仍旧笔直,让人一望而知其行伍的出身。
  (编辑  冯岚)
   icarusf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