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之下,穿越贸易新壁垒|贸易壁垒的作用

  贸易壁垒历来与经济危机相生相伴。当前袭击全球的金融危机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点。在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萎靡不振,消费活力下降,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就壁垒高筑。这对于已经举步维艰的外贸出口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众多国家呼吁要继续保持市场的开放,防止保护主义抬头。前不久举行的G20国领导人峰会上,中国提出的反对贸易保护、提振世界经济的主张得到了大会的积极响应。但由于世界经济遭遇严重的信心与道德挫伤,并且贸易保护历来有着较强的跟进和模仿性,遏制贸易保护成为艰巨而难攻的硬仗,出口企业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姿态,不断抬高跨越贸易壁垒的步伐。
  
  危机之下的外贸挑战
  
  2007年7月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走低,而贸易壁垒屡创新高。WTO今年3月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从金融危机到现在,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85项贸易保护措施;世界银行报告也表明,自去年G20国峰会承诺遏制贸易保护主义以来,G20国中的17个国家提出了约78项保护措施,其中的66项涉嫌以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对贸易进行限制。
  截至目前,47项保护措施已经生效。鉴于中国拥有巨大的出口份额和贸易顺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尤其多,近来中国出口产品已经遭遇到了40多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贸易摩擦案,涉及20多亿美元的出口。
  在危机形势下,各种贸易保护花样频出。关税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阻击手段。如2008年11月以来,俄罗斯陆续推出28项上调进口关税措施;欧盟于2008年11月对来自中国、俄罗斯的铁制或非合金钢制焊接管征收高额反倾销税,12月又决定对中国的钢铁紧固件进口征收5年最高达87%的反倾销税;今年年初,美国开始对床垫弹簧和炉用石墨电极等中国出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还计划对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国家的产品征收碳关税,等等。
  与以往不同的是,危机之下非关税壁垒新招不断。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新贸易保护以环保、健康、安全、人性化为“旗帜”,在危机形势下更容易绕过多边贸易制度约束而大行其道。如欧盟2007年以来发布技术性贸易措施(TBT)公告33项,发布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48项。尤其是2007年6月生效的REACH法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2007年生效的EUP指令(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和2008年12月通过的玩具安全指令,其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更为苛刻,进一步抬高了纺织服装、机电和玩具等产品的准入门槛。
  在美国,针对中国的产品的“绿色发难”从未停止过。最近,美国重新修订《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加大了动植物提取物产品出口程序与操作的复杂性,抬升了中国木制品与医药制品的出口成本。今年1月,美国加州关于复合木制品中甲醛含量的新标准付诸实施,为中国家具出口设置了新的障碍;3月,美国NBC新闻、CBS等多家电视媒体又对中国石膏板安全性发出无端指责,严重损害了中国建材产品的形象。
  面对危机重压,一些国家还提出“产业回归”、“再工业化”、“购买国货”等口号,采取了新的、甚至是歧视性贸易保护手段。如欧盟2008年12月变相运用出口补贴,拨款1780万欧元帮助欧盟成员国在海外市场推销农产品;美国今年3月出台《强制性原产地标签》规定,要求指定食品外包装必须加贴原产地标签,并通过了旨在限制进口中国禽肉产品的《综合拨款法案》;而印尼则规定部分商品只能经过指定港口与机场进口,等等。
  在危机深度发展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发展迅速,直接影响到了世界贸易体系的正常秩序和市场的自由与公平。由于WTO多边规则缺少威慑力度和刚性约束,其多次重申与强调都仅流于口号而实效甚微。2008年G20国峰会达成了携手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共识,但仅仅几月,就有85%的国家违反了承诺。
  面对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风潮,建立一个强力而有效的联合机制防范与制裁贸易保护主义呼声强烈。
  
  山东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新高
  
  贸易保护风行,山东作为中国的一个出口大省深受其累。仅2009年一季度,山东就遭受了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反两保”立案调查16起,同比增长129%;涉案企业103家,涉案金额3600多万美元。
  随着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演变,山东出口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在高企的贸易壁垒面前,山东外贸出口不能坐视等待,而是要有所作为,借助危机倒逼机制,谋求新的跨越壁垒能力。
  为应对新的贸易壁垒,山东企业首先要寻求出口贸易新优势,重点打好四张牌:一是打好标准牌。纺织服装、农产品和机电产品是山东出口主打产品,而这些传统产品往往是贸易壁垒最直接的干预对象,且使用最多的往往是技术标准和绿色标准手段。因此,要跨越壁垒必须继续做好产品标准化文章,搞好出口产品标准化的政策引导、体系优化和科学管理,推进与国际标准深度接轨,以高标准应对高壁垒。二是打好调整牌。利用国家出口退税优惠,扩大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加速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提升山东高中端产品出口比重,以优质高效取胜替代价格取胜。三是打好形象牌。加快产品品牌培育,在产品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上双管齐下,以品牌树口碑,提高山东产品的国际认知度和市场忠诚度。四是打好低碳牌。紧跟低碳经济发展潮流,以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产品为价值取向,加快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妥善处理产品低碳性与消费便利性矛盾、生产低消耗与消费高质化的矛盾,为山东出口产品开拓新视野、新通道。
  当前贸易保护推出花样最多、威胁力度最大的多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欧盟、日本等,而这些国家恰恰也是山东出口的传统市场。
  2008年,山东对美欧日韩四国出口590亿美元,占总额的63%。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使这些市场对山东保持足够的开放,那么山东的贸易增长就必须另辟蹊径,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尽快改变出口有赖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市场格局。2008年山东新兴市场增势迅猛,明显快于传统市场。其中,对印度、俄罗斯、非洲、澳大利亚、东盟、南美等新兴市场出口增幅分别达到82.6%、67.5%、45.9%、43.1%、42.6%和39%。所以,山东应以此为起点乘势而上,引导企业下大力气开拓贸易门槛偏低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努力培育出口市场新亮点,以市场多元化应对贸易保护冲击。
  在当前形势下,经济萧条为境外投资展示了较低的机会成本,也为外贸出口应对贸易壁垒提供了有效渠道。通过扩大国外投资建厂,可以合理规避贸易保护,直接拉动原材物料、零部件和上游产品出口。今年前3个月山东境外投资增长迅速,新建企业57家,中方投资2.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33.9%,其中对欧美发达国家投资增长近1倍。
  为实现出口增长,山东应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海外资源开发战略部署,一是继续加快生产企业走出去步伐,以此拉动过剩产能的对外转移和产品的对外输出。尤其是那些技术成熟、竞争力明显的优势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应加快境外投资步伐,扩大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为山东产品走出去开拓更广阔空间,二是继续加快资源开发企业走出去步伐,鼓励企业开展国外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在建立山东所需能源、矿产、森林、渔业等境外资源补给基地的同时,大力带动山东机械、电器、成套设备等产品的出口:三是加大境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的政策支持体系、通畅的信息服务体系、完善的投资风险防范和法律保护体系、科学的境外企业管理体系,引导与保障境外投资健康、顺利发展,开创境外投资与外贸出口双增长的局面。
  当前,无论民间还是学界,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发出同一个声音:贸易保护不是解决金融危机的好办法。这条路只能越走越黑。遏制保护主义已成为全球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山东作为外贸大省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对贸易保护发起积极的讨伐与抗争,以实际行动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维护WTO多边贸易合作规则。为此,一是完善贸易争端预警监控,密切跟踪和及时传递贸易保护新动向,掌握应对的主动性和及时性。二是依托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抗辩与应诉,尤其要熟悉和运用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条款,以争取有利地位,减少利益损失。三是发挥专家和民间社团的作用,加强对贸易纠纷的沟通与协调,增强整体应诉能力。四是寻求抵制贸易保护的合作力量,包括与省外、国外企业的联合,形成反击同盟,有效防止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