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邹平乡村实验|梁漱溟 邹平乡村实验

  在中国的历史上,知识分子对乡村的担忧以及为之改进的实践从来没有间断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社会学者抱着挽救中国破败乡村的理念,在农村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乡村建设”运动,为当时的中国社会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有识之士纷纷为救活中国农村而加紧奔波,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等。他们或注重农业技术传播,或致力于地方自治和政权建设,或着力于农民文化教育,或强调经济、政治、道德三者并举,目的在于为破败的中国农村寻一条出路,被称为“乡村建设运动”。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山东邹平、河北定县、江苏无锡、昆山四地,尤以1931-1937年问梁漱溟主持的邹平实验最具影响。
  作为儒家文化的拥趸者,梁漱溟在儒学传统面临崩溃的局面下仍深刻地挖掘和高扬中国儒家理念的精华,并试图通过乡村建设将其变为现实。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是其运用儒家文化拯救中国农村的实际行动。
  梁漱溟投身乡村建设运动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认为社会构造崩溃的原因归咎为中国文化的失败。具体表现为缺乏科学技术和团体组织。因此,梁漱溟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就着力于传播科学技术,并培养农民的团体精神,以儒家文化中的精义来塑造心目中的“新农民”,走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之路。
  1931年3月,梁漱溟等在邹平县成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所以选址邹平,是因该县靠近胶济铁路,离济南又不远,县本身大小适中,各方面条件有利于乡村建设实验。
  乡村建设研究院除培养乡村建设人员外,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以邹平县为实验地的乡村建设实验区。实验区有县政府,隶属乡村建设研究院,县长由研究院提名,省政府任命。1932年邹平由乡村建设实验区改为县政建设实验县。乡村建设研究院于1935年还成立了一个乡村建设师范,地址在研究部内,梁漱溪曾任校长半年。
  在乡村建设运动中主要为农民做些什么呢?梁漱溟概括为:“团体组织、科学技术”。“团体组织”即把分散谋生的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组织合作社,在这个方面邹平做得很好,影响很大。“科学技术”即改良农业品种、提倡植树造林等。梁漱溟在邹平提出“大家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的口号,就是“团体组织、科学技术”这八个字精神的具体体现。“大家齐心向上”是提倡团体精神,其中“向上”指道德礼俗,“求进步”指生产技术和良好风尚。中国农村长期存在一些陈规陋习,如求神拜佛、吸毒、女孩缠足、男孩早婚等,乡学村学教育就是要纠正这些陋习。
  梁漱溟主张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事实证明确实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
  乡村建设的具体组织形式是“政教合一”的乡学村学,目的在于达到领袖与农民的结合,政事与教育的结合,并寓事于学,把人生向上之意蕴涵其中。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构想是一个政治原则和伦理原则的混合体,充满了儒家的理想主义色彩。缺乏动力的改良使得乡村建设理论充满矛盾,乡村建设实践难有实质性的效果。历经6年多的努力,梁漱溟不得不承认,邹平乡村建设实验的效果与期望目标距离是很大的。
  但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梁漱溟在邹平的乡村建设实验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被认为是在引进先进生产力方面,“曾建设了不同于西方式都市与乡村格局的历史遗存”。
  1987年,邹平县被国家确定为中国第一个对美国学者开放的农村调查点,邹平也从此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农村的一个窗口。1997年7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及夫人访问邹平,当地农村建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