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现在公认的大节有两个,一是春节,一是中秋节。 春节不必细说,除了热热闹闹,欢欢喜喜,最重要的是合家团圆。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无论是天南海北,还是大洋彼岸,凡是有条件有能力的,都会在春节到来之际,想方设法往一起聚集。
团圆,是传统节日核心的内容。我想中秋节之所以被重视,根本的原因也在于它是一个象征着团圆的节日。
印象中多年前的中秋节似乎并没有这些年被人们如此关注。记得小时候过中秋节,无非买些月饼回家,到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家人吃饭时围坐在一起,看着挂在天空中格外明亮硕大的月亮,吃上几口月饼表示过节而已。有时,条件容许,晚饭会多一两个菜,大人也会喝上一两口小酒。但绝非有春节时的吃喝场面和气氛。亲戚朋友问,似乎很少有人借此走动。还不如端午节时互相送个粽子鸡蛋热闹。当然特别近的亲戚之间,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也会送上一包两包月饼表示意思。除此以外,淡定如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秋节开始有些热闹了。先是有了包装华丽的礼品盒,让人眼花缭乱,接着各色的月饼登场。广式,港式,这些以前北方人难以见到和吃到的南方精美月饼纷纷亮相,令人大饱眼福。许多人开始利用中秋节感谢亲朋,感谢领导同事,或者进行一些感情联络。于是,中秋节逐渐繁衍了类似春节时才有的相互间送礼的现象。后来这股风愈演愈烈,越刮越猛,其势头直逼甚至盖过春节。
单纯送月饼还好,事实上月饼仅仅是由头。一盒月饼虽然现在也有的达到了“天价”,令人咋舌,莫名其妙。但卖得再贵,炒得再玄,也就是一种食品。很多时候,月饼背后的玄机并不是月饼本身,而是附带的更高价值的物品和更深层次的利益关系。
实际上许多人是不吃月饼的。我本人就是如此。过去一到中秋节,别人家忙着买月饼,母亲就去买蛋糕,以此代替月饼。据我所知,相当一部分人跟我差不多。有些人即便是吃也是尝尝而已。觉得过节了,不吃两口似乎过意不去。我猜想,一户三口人家,中秋节有一斤月饼就足矣。碰上特喜欢吃的也不会超过两斤。总不会天天抱着月饼过瘾吧?
但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月饼的销量,远不止是一户一两斤的概念。剩余的月饼哪去了?不客气讲,大部分变为了垃圾,被倒掉。拾荒者在中秋节后,拾获的月饼足以让他们享受丰盛的月饼宴。而那些精美的包装又可以让拾荒者卖个好价钱。
人人都知道是浪费。尤其是那些看起来甚至都有些舍不得打开的包装盒,更让人心痛不已。那些制作的材料,都是精良之木,上好的铁皮,要经过若干道程序才能制作成型。有的包装甚至精美得俨然像是一件艺术品。但又不能当艺术品来摆设、欣赏。这些包装,丢掉时总要做一番思想斗争,但留着实在无用。当看到一件件礼盒滚进垃圾桶,变为废物时,真有一种痛心和无奈的感觉。
政府媒体也曾告诫呼吁,改变这种过度浪费又华而不实的行为。但总是雷声大于雨声。当年说过了,就像一阵烟雨飘过。等来年中秋到来时,新的一轮奢侈品种又会粉墨登场,引起更为绚丽的眼花缭乱。
谁都明白,是利益驱动。生产厂家要盈利,单纯销售月饼,如果像几十年前那种简陋的包装,企业用不了多长时间准会倒闭。要想获取更大的利润,只有在包装上下功夫。浮躁社会,浮躁的人们,在物品交流方面也难脱去浮躁。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现在购买月饼,第一位不是为了吃,而是好看,排场,拿得出手。至于里面的内容如何谁也不会在意。坊间有种说法,真想吃月饼,自己到商店买那些散装的。看得见摸得着。礼品月饼谁也弄不明白是何种作料制成的。因为太多情况下,礼品月饼几乎没有是一次性被留下的,都是东家串西家,你来我往。商家也变聪明了,与时俱进。礼品月饼放几个月也不会渗油,更有的放一年居然没变一点模样。这是何种材料做成的啊?如此“精品”,不吓人一跳是假,不让人心怀疑虑是假。
每年许多人为大量浪费而叹息,但许多人又为买不到合适的月饼而烦恼。所谓的合适,实际就是价钱式样品位都要过得去。拎一包简陋包装的月饼走亲访友,除非对方能理解。否则心里不骂你是小气鬼才怪呢!个人消费如此,公款消费更讲究排场。大凡要送,必是要拿得出手。而拿出手的标志,非奢侈莫属。
一个原本用来祭月赏月淳朴的传统节日,由于注入了功利的调和剂,又经过人们潜移默化的推进,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俗”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无奈和悲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多么期望人们重吟这些中秋佳句度过一个文雅、淡定而美好的节日,多么期盼有朝一日人们剔去功利,在纯真美妙的意境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