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第三个儿子萨阿迪近日逃至尼日尔之后,又有消息称,卡扎菲本人也藏身利比亚与尼日尔交界处的沙漠中。 除了卡扎菲家族,许多利比亚前高官以及军队将领也选择尼日尔作为自己的逃生目的地。他们为何如此青睐这个极度贫穷的邻国?
面积是法国两倍的尼日尔(126.7万平方公里),因其多荒漠的地形,很难养活快速增长的人口。
作为撒哈拉地区的战略要地,尼日尔自古以来便是一个苦难之所。它曾是撒哈拉地区的食盐与奴隶贸易中心,1960年脱离法国殖民统治独立后,又沦为了法国的铀矿基地:供应了法国铀需求量的40%。法国人的开采方式颇为野蛮:抽干地下水来萃取铀。这使得发展农业几乎成为尼日尔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在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情况下,这无疑是杀鸡取卵。此外,尼日尔供应法国的铀,其价格极为低廉。
更为悲惨的是,尼日尔的政局一直受制于法国政府的外交政策。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文章称,1974年,尼日尔第一任总统哈马尼?迪奥里抱怨自己的国家无法从铀矿中获得一点好处而被法国特工驱逐。这之后,尼日尔数次政变与法国控制铀矿的政策亦不无关联。
这为卡扎菲提供了笼络非洲“兄弟”的机会。在过去几十年间,利比亚向尼日尔提供了大量援助,用于该国发展农业与旅游业。
对于许多尼日尔人来说,利比亚的战乱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听到利比亚人来了,他们看到的是金钱。”尼日尔媒体协会负责人布巴卡尔?迪亚罗称,“每当利比亚发生大事,(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原本空荡荡的别墅便会租售一空。”
已有谣言称,卡扎菲带着数十亿的金钱潜进了尼日尔。这类传言在这个人均收入每天只有2美元的国家,传播异常迅速。
而且,卡扎菲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尼日尔,整个撒哈拉地区都曾受益于利比亚的石油金元。撒哈拉地区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急需武器、政治支持以及军队教官,卡扎菲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此外,疲于应对贫穷、分离势力和“基地”组织的尼日尔政府对于边界的控制能力相当有限。
尼日尔驻联合国大使阿达尼?伊洛告诉路透社记者,“(与利比亚接壤处的)沙漠地区极为广袤,边境线极易突破。即便一支由200-250辆汽车组成的队伍潜入,也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利比亚南方的萨卜哈地区与尼日尔北方的阿加德兹省之间横亘着宽约1300公里的沙漠,而且从阿加德兹到首都尼亚美还有750公里的距离。尼日尔政府无力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