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生态工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风电,徐闻工业梦新引擎]

  11月7日,汽车疾驰在湛徐高速公路,前方,是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湛江徐闻县。尽管车厢密闭,车窗外的“呼呼”风声依然清晰可辨。   徐闻风力资源丰富,发展风电成为“十二五”工作重点。“目前,徐闻通过省市规划的60万千瓦装机容量陆上风力发电,税收可高达一个亿。”徐闻县经贸局局长杨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根据今年9月通过国家能源局评审的《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广东近海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可达千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90亿千瓦时。这不仅可有效缓解广东电力缺口,也将进一步推动广东海洋开发大计。
  广东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已在徐闻新寮镇开始安装样机试验。目前,广东已建成投产的陆上风电装机容量约90万千瓦,正在建设的约120万千瓦,另有一批项目正在规划中。
  “风电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国家鼓励下发展很快,但电网建设配套不上,尤其西部地区,这是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广东粤电湛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长奕说。
  农业县“做梦都想招商”
  徐闻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距湛江市区100多公里,距离广州700多公里。这里土地肥沃,日照时间长,长期以来以发展农业为主。去年,该县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7:14:39。
  “徐闻工业非常薄弱,只有农产品加工,如糖厂、对虾加工厂、菠萝罐头厂等。无工不富,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后,我们财政压力更大,做梦都想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杨豪说。
  但是,由于地理位置限制,招商很难。“2008年‘双转移’,我们跑去珠三角跟人家企业讲,转到我们这里来吧,交通优越,连通海南,土地平坦,最低价出让,但只有很少企业愿意来。”杨豪苦笑,“离珠三角太远了,他们宁愿选择附近的清远、河源。所以,我们只能利用本身资源来发展工业,而风能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资源。”
  2002年,联合国及国内风电专家深入徐闻考察选择测风点。两年测风结果表明,徐闻风力发电潜力大:地处雷州半岛最南部,三面环海,既有来自南海的东风,又有琼州海峡特殊地形凝成的强大气流掠过上空,使东、南、西三面海岸上空常年吹三级风以上,形成理想的风电开发资源。
  “开始时,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出马,请广东粤电集团来考察投资。”杨豪回忆。当时粤电来这里测风,发现这里年平均风速6米/秒,一年可发电1700多小时,年发电量不高于1亿千瓦时。“当时上网电价较低,1千瓦时电大概5毛钱,年产值5000万元,但粤电核算的成本要6500多万元,因此一年要亏损1000多万元,他们就不乐意了。”
  “后来,上网电价有调整,每千瓦时电0。689元,我们赶紧抓住政策,又与粤电洽谈,最终与他们确定合作协议。”杨豪介绍。
  2006年7月,徐闻洋前风电项目在新寮镇后海边启动,这是粤电集团在粤西地区开发的第一个风电项目,也是粤西首个风电项目。经一年的测风,第一台样机在2007年10月安装试产。两年后,33台发电机组装机完毕,总装机容量4。95万千瓦,投资5。2亿元。根据徐闻县经贸局提供的数据,洋前风电场去年发电12327万千瓦时,创造产值8400万元,上缴税费1260万元。
  从陆上到海上
  粤电之后,各大电力企业纷纷抢滩徐闻。目前,中国华电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两家央企、广东粤能一家省企,均在徐闻布局风电场。
  这四家企业在徐闻共有11个项目,其中,1个已经投产,3个在动工建设,1个取得省核准,2个取得省路条(即省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5个完成前期测风工作。
  “每个项目装机容量都是4。95万千瓦,因为5万千瓦以内只需省里审批,超过5万千瓦需国家审批,过程漫长。”杨豪说。对粤电公司来说,他们不满足于在陆上建风电场,已经开始进军海上。该公司新寮海上风电场已取得广东省发改委的路条,现在已开始安装样机,这是广东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海上风电技术从欧洲发展起来,最为成熟。我国海上风电目前只有一个项目,就是上海浦东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投资23。65亿元,年发电量2。67亿千瓦时。国家规定,海上风电场必须建在离海岸至少10公里,水深10米以上的海面。因此,开发成本大大提高。
  “据欧洲经验,海上风电成本为陆上的2-3倍。”曾长奕解释,“上网电价也不好确定,若以现在0。61元/千瓦时的定价,可能会亏本。所谓示范,就是让我们摸索。”
  粤电新寮海上风电项目后,将会有更多海上风电场诞生于广东近海海域,如阳江海陵岛、珠海桂山岛。今年9月,国家能源局通过《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评审,这意味着广东海上风电的开发将会更有秩序,布局更加合理。根据规划,广东近海浅水区(5-30米)风电装机容量可达千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90亿千瓦时。这是广、深、莞三地居民一年用电量,将大大缓解广东用电缺口。
  广东是“一次能源短缺”大省,今年最大用电缺口是400万千瓦。而预计用电量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9。2%和5。2%,到2015年和2020年,年用电量分别为6060亿千瓦时和7800亿千瓦时。
  如果算上近海深水区(30-50米),则年开发容量达7500万千瓦,潜力无可限量。广东省海上风电场规划研究成果显示,在2015年前,可开工建设3到4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2020年,还将再增加5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电网配套瓶颈
  在巨大发展前景面前,杨豪难掩心中的激动:“以已经投产的粤电洋前风电场为例,所有的风电项目若全部投产,每年产值过8亿元,税收过1亿元。”但是,徐闻将走得更远。该县规划在“十二五”期间,陆上风电规模为1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海上则是150万千瓦。杨豪估算,税收可达5亿元。
  实际上,广东各地都在积极推进风电项目。汕头南澳岛早在2003年就开始建风电场,是广东最早发展风电的地区。南澳一位公务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南澳以渔业和旅游业为主,财政收入3000多万元,其中,有近千万元系风电场贡献。因此,发展风电对地方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电力企业,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布局可再生能源,对我们来说,是必需的。”曾长奕说。尽管如此,风电相比煤电,价格高出许多。目前,国家对风电实行分区定价,分为1-4类资源区,上网电价最低为0。51元/千瓦时,最高为0。61元/千瓦时,煤电价格则为0。44元/千瓦时。
  因此,为鼓励发展风电,国家于2006年1月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上网和电网企业全额收购上网电量。
  “我们的风电都被南方电网收购了,他们必须买,尽管以这个价格买,可能会亏损。”曾长奕说。同时,为了弥补电网企业损失,国家又规定,风电上网价格高于标杆价格的部分,在全国电网平摊。“等于说,电网用他们在煤电、水电等方面赚的钱,来补贴风电的亏损。”曾长奕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风电蓬勃发展。2010年,我国新增风电机组12904台,装机容量月均1900万千瓦。
  “但电网建设跟不上,电发出来却送不出去,尤其是在内蒙古、新疆等风力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工业也不发达的地区。这是目前制约风电行业发展的瓶颈。”曾长奕说,“广东每年都电荒严重,风电再多发展一些,也不怕用不完,关键在于电网配套跟上。”
  让杨豪感到振奋的是,南方电网已经在徐闻地区加快电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