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路上摘抄1000 时代周报三年,记者总在路上

  时代周报三周年。      孩子三岁可以看大。三周年,则是时代周报的成人礼。报纸一直成长,记者总在路上:蹒跚、疾行、飞奔,跋涉、攀登、冲刺,足迹遍及大地,汗水洒在全球。记者奋力前行,推动时光的金梭,穿行地理的经纬,采撷事实的枝条,编织新闻的荆冠,缀满正义花蕾,加冕时代周报的成人礼。
  
  回望1295天,时代周报记者总在路上,奋力前行,不舍昼夜。去相遇、经历、感受,去发现、挖掘、见证,碧落黄泉,上下求索。
  
  无论是持续三年追踪采访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夷为平地的羌族古村萝卜寨,见证他们的贫苦、哀伤、灾后的第一场婚礼、重建家园以及新生儿诞生;还是日本大地震之际,奋不顾身履险采访遭核辐射拦截;无论是透视重庆打黑风暴的表里,还是揭秘紫金矿业事故的始末;无论是穿行中国第二大沙漠巴丹吉林,还是质疑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无论是访谈思想、文化以及学界精英,还是锐利评说时政,为公众利益张目;无论是呈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经济中国行中的克鲁格曼和皮萨里德斯,还是展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管理哲学;无论是掀开地产行业的帷幕,还是解剖诸如国美之类企业的兴衰裂变……时代周报同仁,无不秉承民瘼在心,责任在肩及“一切重要新闻”的职业理想,坚守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办报理念,满怀与时代共生长的热忱,筚路蓝缕,秉笔记录社会转型期的宏大与细微、奋进与困顿,未曾稍有懈怠,而行进在路上的记者,正是时代周报的脊梁。
  
  记者工作高危、生活艰苦、收入微薄,但记者是社会的守望者,公众利益的看门人,真相和民意的信使,未来历史的起草人,个人的信念、职业的荣光、人类的美好愿望,推动着记者行走在时代的前沿,把握社会的脉动,探询民间的疾苦,传递文化的温润,监督利益的博弈、遏制权力的蠢动、促进政治的清明,守护自由、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宁,推动文明进步。拥有他们中的佼佼者,是时代周报的骄傲。
  
  在时间节点上,时代周报正迎来下一个三年。而记者们从未停歇,未曾懈怠,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他们一直在路上,祝他们行囊中新闻理想恒新,路途上生命之树常绿。
  
  2008年11月 萝卜寨夫妇新婚 姬东摄
  
  时代周报创刊号封面照片,这对来自汶川地震灾区萝卜寨的年轻男女新婚。
  
  2009年2月 东北二人转 郭杨摄
  
  沈阳盛京红磨坊,二人转演员在后台。时代周报记者喻盈和郭杨深入东北采访二人转文化。
  
  2009年5月 保罗?克鲁格曼 姬东摄
  
  时代周报主办“诺奖中国行”活动,邀请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进行演讲。
  
  2009年6月 香港文化人梁文道 姬东摄
  
  时代周报专访当时当红的香港著名文化人梁文道。
  
  2010年3月 代课教师毛克俊 郭杨摄
  
  时代周报与凤凰网发起“寻找代课教师”活动,在甘肃通渭县毛家湾小学,找到了代课教师毛克俊。
  
  2010年4月 玉树地震中的禅古寺 王鹏摄
  
  禅古寺是青海玉树地震中倒塌最严重的寺庙,当时正在做早课的多名僧人不幸遇难。
  
  2011年3月 日本地震核灾 郭杨摄
  
  时代周报记者龙婧、张子宇和郭杨赶赴日本,一路北上,直入日本大地震核灾区采访。
  
  2011年5月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郭杨摄
  
  “诺奖中国行”第二场邀请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各地举办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