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受影响最大领域之一 贸易战受影响最大行业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推动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目前,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6%以上。现在看来,人类社会一时还很难找到一种足以替代石油的能源,在未来的半个世纪里,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预计不会有实质性改变。
  但是,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80%的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前苏联和北美等地区,而石油消费则主要集中在美国、亚太和欧洲等地区。这在客观上需要进行大量的石油贸易活动,每年的贸易量高达20多亿吨,占全球石油产量的2/3,在世界贸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国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也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93年我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0年原油进口量达到7000多万吨,相当于当年全国石油消费总量的30%左右。预计到2005年,全国石油消费量为2.68亿吨,2010年为3.28亿吨,2015年可能达到4.0亿吨左右。届时,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中国需要进入世界石油市场,在国际化的竞争中谋求国家的石油安全供给。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入世,对石油石化行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我们的入世承诺,核心是关税减让和市场开放,国内石油市场进一步国际化。从宏观层面来看,这将有利于丰富国内石油市场,缓解石油供需矛盾;有利于引进国际石油资本和先进技术,推动国内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有利于实施石油"走出去"战略;等等。但同时,也意味着大量进口石油石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石油石化行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从微观层面上来讲,一般又把石油石化行业列为受入世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
  
  机关承诺主要在三方面
  
  涉及石油石化行业的相关入世承诺主要有三个方面:
  减让关税原油关税从每吨16元减为零;汽油、润滑油关税从9%减至5%和6%;煤油关税维持9%不变;柴油、石脑油和燃料油关税维持6%不变。其他主要油品的关税由目前的6%~12%减至5%~6%。化工产品的关税减幅最大,如,合成树脂从目前的16%减至6.5%,合成纤维从目前的11%~12%减至5%。
  
  取消非关税壁垒从入世后第一年起,取消原油进口配额,并允许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720万吨,以后每年增加15%的配额,10年后重新审议这个增长率;成品油(含燃料油)维持配额管理,初始准入量为1658万吨,其中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基础量以400万吨为基数,以后每年增加15%,直到2004年取消配额。
  逐步放开分销服务入世三年后,开放油品零售市场,允许外国石油公司在华建立30个独资加油站,超过30个则应与国内企业合资,而且外商不能控股。五年后,允许外国石油公司进入国内油品批发领域等。化工产品方面,除化肥外入世后即放开零售权,一年后放开批发权。五年后开放化肥的批发和零售权等。
  
  上游与下游:受影响不同
  
  石油石化行业可以分为上游和下游两大业务领域,它们受入世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油气勘探开发等上游业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受入世影响相对较小,主要问题是部分中小油田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而炼油化工、销售等下游业务可能受到严重的冲击。由于国内的炼化企业普遍装置规模小,工艺和技术开发水平低,产品品种少、性能与质量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一旦进口产品大量涌入,相当一部分炼化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国内石油石化企业的市场销售业务比较薄弱,是外国石油公司最容易击破的环节。对于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来说,油品销售业务处于市场竞争的最前沿,一旦受到冲击,必将引发连锁反应,对炼化和勘探开发业务造成极大的威胁。
  从国际上看,大型跨国石油公司一般是"油品销售量大于石油加工量,而加工量又大于石油开采量"。即通过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掌握大量的加油站,占有较大的终端市场份额,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保证炼厂和油田的稳定、有序生产。近年来,埃克森莫比尔、英荷壳牌、BP等国际大石油公司,为了挤进中国石油市场,已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建立各类合资加油站400家左右。按照入世协议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公司境外上市时的承诺,国外大石油公司进入我国油品零售市场的势头会更猛,挂着外国品牌的加油站也会越办越多,对国内石油石化企业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
  
  主要对策和措施
  
  加入WTO,使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努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跨国石油石化企业集团
  ■深化石油石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推动石油石化企业的重组改制,使其真正成为法人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快企业结构调整,解体"大而全"、"小而全"体制,突出并做大做强油气主营业务;分离非核心业务,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实现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发展生机和活力。
  ■以炼化和销售业务为突破口,加快构筑市场竞争"防线"。加快炼油化工的技术更新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加快营销网络建设,运用新体制、新理念、新技术构筑强大的分销网络,大力发展终端销售和配送体系,扩大产品市场覆盖面,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控制力。
  ■依靠科技进步,重视人才开发,培育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国内技术优势,密切跟踪国外最新技术动向,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养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吸引、留住国内外优秀人才的政策环境,夯实竞争力基础。
  ■抓住有利时机,加快石油"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WTO规则中有关优惠条款,加快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增加海外油气储量和产量,建立稳定的海外油气生产和供应基地;通过建立海外战略联盟,有效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手段,采取收购、兼并、联合、参股等方式,以油田开发为主,向上下游一体化延伸、产业与贸易结合延伸,带动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进入国际市场,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大幅度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安全体系,有效防范石油市场风险。考虑到石油是一种战略物资,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需要从国情和长远发展出发,面向全球、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国家石油安全保障体系。特别要尽快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增强应对突发性石油供应中断和油价大幅度波动的能力。
  ■规范国内石油市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规范国内石油开发和流通秩序,加大清理整顿小炼厂和加油站的力度,坚决制止非法开采、炼制、经销石油的行为,严厉打击油品走私,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应改变单纯跟踪国际市场的定价方式,积极探索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油价形成机制和报价体系。
  另外,还要加快清理与WTO规则要求不符的政策法规,加强石油法制建设、石油市场主体行为。要认真学习WTO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学会利用WTO的有关规则,特别是反倾销、反补贴等方面的手段措施,维护企业的权益。▲
  《中国汽车业:利弊得失冷思考》2001年23期
  《中国银行业:彻底开放下的出路》2001年24期
  《中国保险业:应对深层次竞争》
  2002年2期《中国证券业:年轻的行业,巨大的压力》2002年3期
  《农业、农民与农村:沉重的话题》
  2002年5期《应对入世的政府职能转变》(上、下)2002年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