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员国都变成“弱势政府”,老问题吵成“新麻烦”;预算之争明年春天必须有个眉目,否则―― 法国和荷兰相继否决欧盟宪法后,欧盟各国领导人本想借6月16日~17日的首脑峰会重新显示“团结”的决心。结果不但未能就挽救宪法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且为中期预算吵得不可开交,首脑峰会不欢而散。与欧盟宪法相比,预算问题似乎更加现实和紧迫,因为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欧盟2007年将面临没钱花的尴尬局面。
英国回款成斗争焦点
此次峰会各国争执最激烈的要属预算问题,从一开始吵到会议结束,最终没能形成任何决议。即便在峰会后,各国领导人仍然相互指责,公开表达自己的不满。一体化进程中,欧盟各国为各自利益吵吵闹闹本是家常便饭,但此次各国领袖直言不讳的恶语相向却并不多见。看来,预算问题确实触动了各国的敏感神经。而此次预算争论中,大部分国家都将枪口对准了英国的预算回款,英国拒绝放弃回款也就成了此次预算谈判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英国回款问题从何而来,又为何成了此次峰会的讨论焦点呢?话还要从20世纪80年代说起。当时英国人均收入低于欧共体平均水平,属“穷国”之列,但从欧共体预算中分到的农业补贴又最少。时任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经过艰苦谈判,终于在1984年与各成员国达成协议,将英国所负担的预算与其从预算中分配到的资金差额的2/3返还给英国,这部分退还的资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回款”。按照该协定,1997年~2003年期间,英国从欧盟得到的回款每年为46亿欧元,在未来的2007年~2013年中每年将达到71亿欧元。
英国从欧盟预算中拿回款,其他成员国必然要多交以填补缺口。经济形势不好的法国交的最多,每年近15亿欧元,而在预算争论中,带头向英国发起攻击的恰恰也是法国。近年来,法国经济极为糟糕,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赤字早已超出《稳定与增长公约》限定的红线。相比之下,英国自1997年工党上台以来经济持续增长,2004年失业率达到30年来最低。按人均购买力折算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意、法、德、荷兰和丹麦等国,英国已经由撒切尔夫人时期的“穷国”变成了“富国”。德、意等许多欧洲国家经济形势与法国相似,在欧洲经济普遍低迷而英国一枝独秀的情况下,英国还要每年从欧盟预算中拿回几十亿欧元的回款,自然引起各国不满,因此法国的指责在欧盟内部得到了普遍响应。
布莱尔咬定农业补贴
面对欧盟各国的猛烈抨击,英国首相布莱尔拒不让步,而且将放弃回款与共同农业政策改革挂钩,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英国的理由是:自己每年虽拿回46亿欧元的回款,但每年对欧盟的净贡献仍达38亿欧元,在所有成员国中排名第二,仅仅低于德国的86亿欧元,远远高于法国的17亿欧元。而法国每年从欧盟拿到的农业补贴高达100亿欧元,是英国拿到补贴的三倍。此次峰会前,欧盟委员会提交的2007年~2013年预算案总额为8710亿欧元,其中用于农业补贴的部分高达3770亿欧元。英国交的多、拿的少,面对如此“不公平”的预算分配,坚决拒绝放弃回款,并将矛头转向削减农业补贴。英国认为,欧盟只有5%的农业人口却占用了欧盟40%的预算,要取消英国的回款,欧盟对于农业的补贴就必须削减。法国是欧盟农业补贴的最大受益者,英国此举显然是对法国的回击。
欧盟的农业补贴由来已久。早在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之前,欧共体就已经确认了农业补贴的机制,将德国一部分资金转移给法国,作为法国向德国工业品敞开市场的回报。2002年包括布莱尔在内的欧盟领导人也同意将农业补贴按现在的水平保持到2013年。希拉克认为,既然布莱尔已经签署了协议,就不应该反悔,而且这项协议也是为2004年欧盟东扩铺路。面对如此大的既得利益,法国怎么可能轻言放弃呢。
各国立场难以协调
欧盟一体化进程50年,吵了50年,关于预算的争论也不是第一次,但以往的争论大都集中在穷国与富国之间,而且每到最后关头都能达成妥协。比如在1999年柏林峰会上,关于预算的争执也非常激烈,会议开至5月26日凌晨五点,最终以德国拿出支票本为历史“埋单”而告终。
而此次峰会的争吵却集中在富国,除英法之争外,荷兰、芬兰、瑞典等国均认为自己承担的预算太多;意大利则威胁,如果减少对其南部困难地区的补贴,就将动用否决票。而刚入盟的十个中东欧“穷兄弟”则表示愿意放弃自己的一部分补贴,补偿给富国。面对这种局面,轮值主席国卢森堡首相容克表示“脸红”。德国总理施罗德已表示,1999年的最后一幕不会再次发生。没人愿意“埋单”,问题不好办了。
更重要的是,隐藏在预算争执背后的是今年欧洲主要国家政局都悄然发生了变化。布莱尔虽然在国内大选中领导工党实现“三连冠”,但伊拉克战争严重破坏了布莱尔个人形象,党内也将议会优势席位损失过半归咎于他,要求其辞职的声音不绝于耳。法国公投否决欧盟宪法使得希拉克国内、国外影响力大大下降,民意支持率降至十年来最低,法国作为欧洲一体化“发动机”的地位也受到质疑。被经济形势所累,德国总理施罗德已经决定提前举行大选,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也被迫重新组阁。欧盟主要国家成了“弱势政府”,对外谈判时让步空间缩小,面对重大利益冲突,自然难以达成一致。
从技术角度讲,必须在明年春天之前达成协议以解决预算问题。今年下半年英国将成为轮值国,虽然布莱尔声称将在其轮值期间推动预算问题的解决,但就现在的形势而言,问题的解决显然要比以往走过的道路都要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