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情报机构 [苏俄情报机构90年]

  “契卡”,保卫新生苏维埃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工农代表苏维埃”。但是,全国2/3的地区仍然掌握在反动势力和外国干涉军的手中,即使在红军控制的地区,沙皇残余势力也不甘心失败,他们仍不断地进行破坏活动,侍机反扑。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感到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解决这一问题。于是,12月20日“人民委员会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特别委员会”(简称“契卡”)就在圣彼得堡的一栋小房子内成立了。
  “契卡”成立之初,其主要任务只是限于侦查和预备性的侦讯工作,人员只有40人左右。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个小组织日后却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政治警察局和最强大的对外情报部门。
  “契卡”首任主席捷尔任斯基是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一生经历坎坷。在沙皇狱中待了11年的他深知,“在白色恐怖面前,枪决的权力是无比重要的。”正是在他的强力领导下,契卡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果,先后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多起刺杀阴谋和叛乱企图。
  斗争中,“契卡”不断得以壮大。1920年12月20日,在其成立三周年之际,捷尔任斯基签署了“关于成立全俄肃反委员会外事处”的第169号命令,使“契卡”的职能正式延伸到了国外。1922年,“契卡”改称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捷尔任斯基继续担任主席。
  
  1926年7月20日,捷尔任斯基因心肌梗塞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克格勃的先驱,俄罗斯将克格勃中央大楼对面的广场命名为捷尔任斯基广场。
  
  大肃反中的不光彩角色
  
  捷尔任斯基去世后,保卫总局主席一职由缅任斯基接任。他上任后,积极执行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政策,把富裕农民作为一个阶级来斗争和消灭。其继任者亚戈达、叶若夫和贝利亚等人也秉承了他的做法。1934年保卫总局更名为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总局后,在“大清洗”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成了斯大林消灭异己的工具,许多人被当作敌人枪毙。仅1930年枪决的人数就有20多万。特别是叶若夫上台后变本加厉地进行镇压。“大清洗”错杀了许多党政军及科技人才,苏联元气大伤,使其在不久后爆发的卫国战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内务部主席的亚戈达和叶若夫最后也成了打入内务部心脏的“叛徒”,先后被执行死刑。
  在这场全苏范围内的大肃反浩劫中,内务部安全总局不仅给全国带来巨大的空难,其自身也受到重创,实力大减。
  
  谍报英雄赞歌
  
  尽管大肃反使苏联的情报机构元气大伤,但当大敌来临之际,他们又重振旗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之际和战争中仍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谍报人员和组织,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间谍巨星佐尔格
  理查德?佐尔格是上个世纪苏联克格勃最出类拔萃的间谍之一。他1895年出生于高加索,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一战结束后不久,从德国汉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佐尔格就加入了德国共产党。1924年,受共产国际的委托,只身来到莫斯科筹备成立共产国际总部的谍报局,其后不久,获得了苏联国籍。1929年11月,他秘密加入了苏联情报组织。在1930年~1932年期间,佐尔格曾以德国记者的身份深入中国内地,结交了蒋介石等重要政治人物,搜集了许多关于中国的情报,成为苏联判断德国和日本战略意图的重要参考。
  1933年10月,佐尔格被派往日本,由于具有德国血统和记者的身份,佐尔格很快就得到了德国驻日本使馆武官尤金?奥托中校的信任,经常帮助中校整理发往柏林的部分情报。此外,佐尔格还发挥其小组成员――日本重要国务活动家、王子近卫智囊成员大崎的作用。根据得到的情报,佐尔格准确地预言了日本将于1937年入侵中国。
  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后,他于1940年以著名作家和记者的身份加入了纳粹党的记者协会,被任命为日本地区的负责人。在分析了大量的情报之后,他于1940年11~12月向苏联发出重要情报:德国准备对苏联发动战争!1941年3月,他还对德军的进攻兵力和路线向苏联进行了通报。5月底,德国总参谋部的一位高官来到东京,佐尔格从他身上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于是立即向莫斯科发出了急电:战争将于1941年6月22日爆发!遗憾的是,佐尔格冒着生命危险取得的这些珍贵情报并未引起苏联高层和斯大林的注意。正是22日,德国不宣而战。
  
  苏德战争爆发后,于是佐尔格小组又得到了新的任务:侦察日本政府是否做出对苏联战争的决定。经过仔细分析得到的情报,佐尔格于10月4日向莫斯科发出最后一封、也是最重要的一份情报:“日本不可能发动对苏联战争。相反,日本将在下几周内向美国开战。”
  1941年10月18日凌晨,就在佐尔格情报组准备撤离日本时,佐尔格被日本警察逮捕,很快,其小组成员也全部落入陷阱。
  日本警察厅对佐尔格进行了非人道的折磨和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屈服。1944年11月7日,他被秘密绞死,终年49岁。据官方记载,行刑时,“佐尔格神态自若地走到了处决地点”。
  20年后,莫斯科公开了佐尔格的秘密,并追认他为苏联英雄。
  
  “红色乐队”与“柏林小组”
  “红色乐队”是二战期间苏联最庞大的间谍组织,它分数个特别行动小组,为整个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由舒尔茨?波森领导的“柏林小组”表现尤为突出。
  这个小组的成员波森的妻子丽蓓塔斯系德国爱伦堡公爵的孙女,她的父亲和纳粹德国的二号人物、空军元帅戈林是好朋友。通过这层关系,波森很快取得了戈林的信任,并被安排在纳粹空军战略研究所从事最尖端的军事研究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柏林小组”在1939年8月底向莫斯科通报了德军进攻波兰的绝密计划。1941年6月,他们还设法拿到了德国陆军王牌主战“虎式”坦克的秘密图纸。1941年底,他们又窃取了德国时速达900公里的最新战斗机图纸。
  1942年12月初,波森夫妇被盖世太保抓捕并枪杀。之后,柏林小组共有80多名成员被捕,其中大部分被杀害。他们的功勋已被载入史册。
  
  “头号间谍”科瓦尔
  在核弹制造方面赶超美国,一直是苏联梦寐以求的目标。于是,一名20世纪的“头号间谍”便诞生了,他就是成功猎取美国曼哈顿计划的科瓦尔。
  科瓦尔1913生于美国,1932年随父母移民至苏联西伯利亚,大学毕业后不久便被情报部门招募。1942年,科瓦尔被派回美国从事间谍活动,代号为“德尔马”。由于他能讲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又熟悉美国的生活方式,加之扎实的化学基础,很快便受到美国军方的青睐。1943年科瓦尔被派往曼哈顿接受训练并学习电子工程学。1944年,科瓦尔正式以一名陆军军士的身份参与“曼哈顿工程”(美国研究原子弹计划的代号)。他先后在制造核燃料秘密工厂等地工作。在这些地方,“他可以接触到所有东西”,从而获取了大量生产核武器的资料。
  二战结束后,科瓦尔逃离了美国。苏联于1949年成功试爆了首枚核弹,从而使美国失去了核垄断地位。美国在获悉科瓦尔的间谍活动后,采取了封锁消息的做法。《为核弹冲刺》一书的作者诺里斯称:“如果这一消息当时被泄露的话,那将会使美国政府很难堪。”科瓦尔在返回苏联后继续在门捷列夫化学学院工作,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那里教学多年,直到2006年1月31日去世。2007年11月,普京总统追授科瓦尔为“俄罗斯联邦英雄”,可谓是对其间谍生涯的莫大肯定。
  
  冷战,克格勃的最后辉煌
  
  二战还没有结束时,苏联国家安全总局就将情报工作的重点转向美国。1943年德黑兰会议后,斯大林就责令当时克格勃领导人贝利亚,要不惜一切代价、运用一切手段对美国驻苏联大使阿维列拉?卡里曼的办公室进行窃听。
  1945年2月,机会终于来了。这个月,世界三大政治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齐聚雅尔塔共商天下大事。在卡里曼参加开营典礼时,克格勃将一枚用紫檀、黄杨、红杉等名贵木料做成的一枚美国国徽赠送给他。苏联工匠高超精湛的制作工艺使这位见多识广的外交官爱不释手。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枚国徽中,被苏联特工放入了一个形似小蝌蚪状的微型窃听器――“金唇”。此后的八年间,这枚挂在卡里曼办公室的“国徽”便将大使馆内的各种机密情报源源不断地发送到苏联内务部的情报分析中心。此间,“金唇”共送走了四任美国大使。
  大量绝密情报的“失窃”终于引起了美国人的警觉,在把大使馆翻了一个底朝天后,美国中情局终于发现了藏在国徽中的“金唇”。然而,失尽颜面的美国人始终没有勇气公开他们的“耻辱”。直到1960年5月,美国政府才向世人公开了苏联“金唇行动”真相。今天,这枚克格勃的“金唇”仍旧陈列在美国中情局的博物馆内。
  其实,早在苏美建交之时,苏联就对美国的使领馆开始了窃听。据美国反间谍机关的档案记载,1960年以前,在美国驻苏联的大使馆内就查获了130多个窃听器。1964年春,美国的反窃听专家又在使馆大楼的内墙里挖出了40个专线话筒。原来,1953年苏联政府在帮助美国大使馆大楼改建时,就把这个专线话筒窃听网安了进去。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向苏联克格勃“义务”提供了10年的情报。
  
  美国情报机构也有自己的“撒手锏”、被苏联人称为“黑色幽灵”飞行高度达2.1万的“U-2”侦察机。美国频繁使用这种侦察飞机对苏联进行情报活动,从1956年至1962年,苏联始终对它没有办法。于是,苏共赋予了克格勃一项特殊的任务:不惜一切代价,设法打下一架“U-2”飞机。
  克格勃进行了周密的侦察后得知,“U-2”飞机大多从巴基斯坦白沙瓦市的巴美合用机场起飞,决定派人潜入机场完成这项任务。一名阿富汗籍谍报人员――穆罕默德?喜兹尼?汗被选中。通过关系,他在白沙瓦机场找到一个打扫飞机跑道的卑贱工作。一天深夜,他钻过戒备森严的警戒和铁丝网,钻进一架“U-2”飞机的驾驶舱,将高度表上的一颗螺丝换成了一颗磁性小螺丝。
  1962年五一节凌晨,这架“U-2”飞机起飞了。飞行员鲍威尔中尉驾驶飞机照例深入苏联腹地进行间谍侦察。随着高度的增加,那颗磁性螺丝起作用了,将右转的指针又向左吸了回去。所以,当飞机的高度表针指向2.1万米时,实际高度远远低于这个数据。于是,在“U-2”飞临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的导弹基地时,被导弹击落,鲍威尔跳伞后被抓获,不久被判处10年徒刑。
  
  克格勃随苏联解体
  
  1991年8.19事件之后克格勃进行了彻底改组。其直属的部队移交给了国防部,边防部队也划了出去,此外,一些局也被分割出去,总人数从60万一下裁至四万。当年底,叶利钦把克格勃变成了俄联邦安全署。几经整合之后,1995年4月3日,叶利钦又将俄联邦情报部门改组为联邦安全局。至此,世界上最强大的情报机关――克格勃伴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告完结。
  进入21世纪之后,在车臣和印古什共和国接连发生恐怖袭击和暗杀事件后,普京总统于2004年7月签署命令,重新组建了俄罗斯国家安全局。这样,联邦安全局、对外情报局和保卫局再次成为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