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呼唤 【在中国海军兵进索马里海域和中国海洋利益呼唤航母的热议中,江淮博士的专栏“蓝色呼唤”应运而生。】 北仑河口,中越陆地边界的起点,中越北部湾海上边界的起点,也是我国大陆海岸线的起点!
其地,在广西东兴市竹山村。盛夏时节,我来到这里,站在北仑河入海口,看海水、河水交汇,一种对祖国万里海疆、千里陆地边界线的神圣情感,不禁油然而生!
中越两国有着约1400公里的陆地边界线。胡锦涛主席2005年访问越南时双方领导人一致表示,要把两国边界建成和平友好和长期稳定的边界。
北部湾为中越两国所环抱,是中越两国共有的海湾。2000年底,中越签署《关于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确定了中越两国在北部湾的海上边界线。这条海上边界线第1界点,就位于北仑河口的海域!
当地政府在一座大理石墙面上镌文刻图,文为“广西东兴市竹山村北仑河口,中国大陆海岸线起点”,图为我国大陆海岸线示意图。
我国大陆海岸线由南到北共1.8万公里,南起北仑河口,北至辽宁丹东鸭绿江口。从北仑河口放眼远望,身心仿佛在沿着我国大陆海岸线在飞奔,从南海海岸启程,穿越台湾海峡,沿着东海、黄海、渤海,直达鸭绿江口。
北仑河口,海天一线,祖国的陆地和海岸线,既始于此,又终于斯。站在北仑河口,怎能不让人思绪飞扬,又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北仑河,发源于广西十万大山深处,全长100多公里。其中,作为中越界河的河段长60公里。这段界河河道弯弯曲曲,宽宽窄窄,河道最宽处百余米,最狭处仅一、二十米,最深处有五、六米、最浅处不足一米。
站在河口大堤上,随行的范博士告诉我:“那边就是越南了!”。抬眼西望,在河的西侧,依稀可见几抹淡绿或淡灰色的树影山形,那便是越南了!
范博士是红树林研究专家,他告诉我,红树林是这里河堤海岸的天然堤防,抗御江涛海浪的冲刷。多年来由于护岸的红树林被砍伐,我国一侧河岸滩涂被冲刷,我方一侧的河道水深流急,北仑河主航道向我方一侧的河道偏移。他指着河口中间的大片苍绿的树林告诉我,那是一块沙洲,长满了红树林,面积约7平方公里,叫中间沙,以前位于北仑河主航道我方一侧,我国边民经常上岛砍樵、挖沙星、捉螃蟹,是我国不可争议的领土。但近年来,越南边防当局开始干扰我方边民上中间沙捕捞鱼虾、栽植红树林了!
范博士说,我多次上中间沙栽植红树林,有时,我前脚刚走,越方就派人把我栽植的红树林拔除掉了,非常令人气愤!但是,我一定要坚持!
北仑河口,最引人注目的是古榕树下的“大清国一号界碑”
这是一块一米多高的石碑,碑体满是青苔,碑石上面正楷镌刻着六个苍劲刚健的大字:大清国钦州界。右刻:光绪十六年二月立;左刻:知州事李受彤书。
面碑而立,让我震撼不已,一时无语,只有默默凭吊,沉沉领味。
这块由大清国立于北仑河口的大清国钦州界1号界碑,系清光绪十六年二月(公元1890年4月)所立。1885年6月9日,清政府和法国(越南当时为法国殖民军占领)在天津签定《中法越南条约》,规定中越边界自竹山起界,循北仑河自东向西,以河心为界线。防城港市与越南的边界线,从竹山的北仑河口至峒中的北岗隘,长200多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志,共立1至33号界碑。其中以河为界的,双方各于己方河岸相对立石,以山为界的,则双方共立一块界碑,一面书“大清国钦州界”(当时防城属钦州府辖),一面书“大南”(即越南)。勘界过程中,中国军民与法国殖民者进行了坚决斗争,挫败了其侵占中国领土白龙尾、江平等地的图谋。1890年中越边界钦州第一段1号至10号界碑立毕,1893年第二段11号至33号界碑立毕,至此中越边界广东段(东兴、防城时属广东钦州)立界工作全部完成。东兴市内共有大清国钦州界界碑八块,竹山的界碑为第1号。
虽说朝代兴替,往事如烟,立于碑前,犹能感觉到勘界大臣邓承修与法使会勘疆界时,正气凛然,据理力争,终将中越陆界第1号界碑立在北仑河口的英雄之气。今天,这块界碑已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见证。
面对古界碑,面对北仑河口,一行人个个默然似我,个个沉重似我。静静地拍照、留念,轻轻抚拍石碑,最终注目为礼再而三,方忍依依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