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照免签国家2018【哈尔滨“白俄”的中国情节】

  今年5月13日-20日,一位定居澳大利亚的俄罗斯富商与哈尔滨市旅游部门合作举办了一次特别的活动,邀请曾经在哈尔滨生活、现在分布在全世界的230多位俄罗斯老人回到他们出生和度过难忘童年的城市,纪念他们离开哈尔滨50周年。
  他们曾经有过一个共同的名字――“白俄”。有人错把这个名称与白俄罗斯这个民族相混淆,也有人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是肤色更白的俄罗斯人。而年长的中国人应该还记得这些人的存在以及他们的特殊境遇中所浓缩的中国与俄罗斯民族关系的历史。1917年,俄罗斯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为了躲避红色浪潮的冲击,大批俄罗斯贵族、中产阶级以及反布尔什维克的自卫军及其家属,纷纷逃亡海外。作为俄罗斯最大陆路邻国的中国,自然成为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中产阶级就近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从那时起,在中国的东北、新疆、上海、北平等地出现了大批俄罗斯移民。与俄国“十月革命”的红色符号相对而言,中国的政治文人们给他们起了个多少带有一些歧视意味的名字――“白俄”。但不管当时的中国人是以什么心态看待他们这些流亡中国的俄罗斯移民,由于曾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并携带有大量的资产,他们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给原本就跌宕起伏的中国近现代史添加了更丰富、更特别的色彩,也给许多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留下了特殊的记忆。如上海的钢琴和舞蹈教育、哈尔滨食品加工和饭店业、长春的戏剧和电影等无不受到俄罗斯的深刻影响。而新疆的“归化军”更成了西域军阀借助整合边疆的一支骁勇偏师。当然,在这些俄罗斯移民中普通人毕竟是多数。
  乌兹别克斯坦青年话剧院的著名导演穆斯塔芬?格奥尔基就是千百万“白俄”中的一员。尽管他有着日尔曼血统,也有着德国人的姓氏,以及浓密的须眉和一双深深的蓝眼睛,但是他向来对身边的人们强调自己是中国人,中国的哈尔滨是他的故乡。就在前几天,他赴哈尔滨参加他60年后首次重返故乡的活动归来后来看我,我看得出来,这位60多岁的老人在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但兴奋和激动之情仍然溢于言表。握过手之后,他紧紧地抱住我,泣泪纵横已经令他哽咽。
  穆斯塔芬?格奥尔基的父母是当年随着千千万万俄罗斯移民举家流亡中国哈尔滨的。1938年,格奥尔基出生在哈尔滨市郊的“梨树镇”(音译)。格奥尔基小时候很淘气,母亲一会看不住,他就会和邻居的中国小孩疯玩得整天不着家。有一次,他和小伙伴在附近的石灰窑玩,不知是谁将一把石灰扬进了他的眼睛里,石灰烧得他睁不开眼睛,他痛得满地打滚。因为离家远,一时找不到水,小伙伴们急得束手无策。这时,格奥尔基的哭声惊动了一名路过的妇女。她见此情景,不由分说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其他小孩,搂住格奥尔基,分开他的眼皮,挤出自己的奶水反复冲洗他的双眼,直至他能够睁开眼睛自己回家。
  每当提起这件事,现在已经70多岁的穆斯塔芬?格奥尔基仍会为这名中国妇女的善良和智慧慨叹。那一次母亲狠狠打了他一顿,不是因为他淘气,而是因为他没能顾上感谢这位普通的中国妇女。穆斯塔芬?格奥尔基渐渐长大后,开始从母亲身上学到一种叫感恩的美德。在他三四岁的时候,东北发生灾荒,他们全家生计无着,只好从中国商人那里赊一些粮食、土豆、煤炭。当手头稍有宽余,母亲就把中国商人请来还账。当债主看到他们家用仍很困难时,就从他们刚归还的钱里抽出一半留下说:“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再还吧。”每当讲到这里,母亲都会泪流满面,并且反复地对格奥尔基兄弟说:“记住,孩子们!没有中国人就没有我们全家。”
  这样的特殊经历,让格奥尔基牢率地记住了哈尔滨,记住了“梨树镇”。换护照要填写出生地,他除了写上中国、哈尔滨外,还要坚持写上“梨树镇”。格奥尔基在苏联时就是一位青少年话剧的著名导演,尽管去年已经退休,但是塔什干青年剧院仍然请他导戏。不久前,他编导了一部儿童话剧,剧名叫《善良的王老》,故事发生的地点就设计在“梨树镇”。
  穆斯塔芬?格奥尔基的儿子苏联时期在乌克兰服役,后来牺牲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现在格奥尔基与老伴和女儿过着平静的生活,他有两个夙愿,一个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回一次中国,再看一看故乡哈尔滨;另一个是希望能将他的作品《善良的王老》搬上中国的儿童话剧舞台。今年5月,他实现了第一个夙愿,从塔什干到哈尔滨之间的往返机票是由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资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