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党互动下的美国初选 美国两党

  艾奥瓦和新罕布什尔两州初选,使得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变成高潮迭起的悬案剧本。如果说民主党方面基本上已经形成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的从政经验与新人巴拉克?奥巴马的政治魅力之间的对决,那么共和党方面仍然没有脱离群雄并争的混沌局面。
  
  “中产阶级焦虑”成为首要主题
  
  但是从去年年终到两州初选以来令人眼花缭乱的选局演变,还是展示了今年美国大选的一些主要因素。
  
  首先是人心思变,尤其是在民主党内根基不深的黑白混血新秀奥巴马异军突起,夺得艾奥瓦州民主党初选的胜利,显示美国选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政治和社会现状的失望和不满。前阿肯色州州长哈克比后来居上,赢得艾奥瓦州共和党初选,也在相当程度上显示求变是两党选民的共同愿望。
  而这一求变心态的主要根源,便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焦虑”。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加上美国经济的结构性重组,使得美国传统中产阶级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受到不断的“挤压”,终于使其超过“反恐”和伊拉克战争,而成为当今总统大选的首要主题。
  多项社会调查表明,中产阶级为之焦虑的不仅是自身状况的恶化,更担心儿女的社会经济地位下降而沦为下层阶级。从这个角度,希拉里争取“克林顿皇朝”复辟,以回复到1990年代克林顿时期的繁荣增长来争取选票,已经难以满足美国年轻一代的诉求。奥巴马通过个人奋斗,从默默无闻的下层平民上升为叱咤风云的华盛顿权贵,这一个人发迹史成为美国新一代选民寻求日益渺茫的“美国梦”的最新榜样。
  
  两州初选揭示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美国选民在地理分布上的多样化,不同地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初选结果,而且这种区域性变化因素对共和党而言尤其突出,更加使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最后鹿死谁手扑朔迷离。
  按照美联社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次日的分析,今年是“半个世纪以来最捉摸不定的共和党提名”,《华盛顿邮报》则将此归结为“共和党的阵容软弱”。后一结论颇有几分道理,今年的共和党候选人数不少,可是根据前宾州共和党参议员Santorum在《纽约时报》上的说法,每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是“先天不足”,就是“后天失调”。尽管各有自己的强项,但是近年来共和党内部派系异化加剧,众口难调,使得至今尚未出现众望所归的“真命天子”。
  在具体竞选议题上,出于草根阶层的中产阶级焦虑,共和党在堕胎和同性恋这两个“道德价值”老题目上的高调明显下降,而“反非法移民”上升为候选人彼此攻讦的重要题目。按照《纽约时报》的分析,就连哈克比的道德说教,也是因为针对离婚和单亲在家庭“柴米油盐”上造成的恶果而打动了选民。伊拉克战争的泥沼,使得共和党人拿手的“国防”牌褪色。目前普遍预计今年美国会经历一场经济衰退,更是对共和党相当不利的情况。
  
  共和党时下的“英雄谱”
  
  以下大致看一下共和党时下的“英雄谱”。
  先是最近一年来每况愈下、捐款寥寥、却在新罕布什尔州“成鱼翻身”的麦凯恩参议员。他的政治吸引力主要针对独立人士和共和党世俗温和派,而始终缺乏共和党草根阶层和宗教保守派的认同和支持。新罕布什尔州是美国东北部民主党的“蓝色”地盘,麦凯恩在此获胜并不出人意料,他的真正考验是在共和党的南方“根据地”。但是新州的胜利使得麦凯恩的行情显著上涨,政治捐款迅速上升,而得以从事持久战。另外,伊拉克局势趋于稳定,以及民主党如果推举奥巴马为总统候选人,都会有助于麦凯恩。
  
  基督教牧师出身的阿肯色州前州长哈克比在艾奥瓦州一鸣惊人,他的最大强项在于基督教保守派这一共和党的坚定草根基础,但是新罕布什尔州的结果显示他在“圣经地带”之外的北部和两海岸的号召力有限。另外,除了他主张取消所得税的经济政策过于极端,连《纽约时报》的保守派专栏作家Brooks也认为哈克比在外交政策上几乎毫无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胜算不大。
  前段时间呼声很高的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罗姆尼,可以说是艾州和新州初选的明显输家,但是罗姆尼在这两州都获得“银牌”,不仅聊以自慰,也说明他远未出局。罗姆尼仍然拥有其他共和党人难以比拟的财力,但是其明显弱点,其一是宗教保守派视其摩门教信仰为“异端”,其二是他为了讨好共和党右翼的一系列机会主义表现,疏远了温和派和独立人士,也掩盖了他在马州州长任上的不俗政绩。
  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在汤普森和哈克比等保守派宠儿参选之后,人望和势头显著下跌。然而朱利安尼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只有麦凯恩可以匹敌,且有自知之明,放弃对小州的竞争,而专注于佛罗里达等大州,企图后发制人。可是因为“反恐”如今在竞选议题中“退居二线”,未免大大减少了这位9?11“反恐英雄”的光环。
  田纳西州前参议员兼演员汤普森原本是保守派的意中人,甚至被认为里根总统再世。可是自从宣布参选以来犯下一系列战略战术错误,令人大失所望,更何况他早先律师出身,在有关同性恋和计划生育的案件上留下了不少自由派“黑材料”,被人揭发,目前基本上已经被后起之秀哈克比取代。但是因为共和党总统提名依然处在群龙无首阶段,汤普森不无像麦凯恩那样东山再起的希望。
  
  史无前例的“可选性”挑战
  
  说到底,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决不是单纯的党内过程,而是受到民主党候选人提名竞争的互动。以笔者之见,如果奥巴马获得民主党提名,不仅可能出现第三党候选人搅局,也会增加共和党内温和派的胜算;如果希拉里获得提名,则会增加共和党右翼候选人的胜算。有点令人诧异的是,奥巴马在民主党之外尤其共和党人中所获支持远超过希拉里。好在今年的“超级星期二”从3月初提前到2月初,两党的最后赢家届时都应现出端倪。
  尽管各种迹象显示近期内民主党的上升和共和党的衰落,加上民主党目前领先的两位总统候选人分别是女性和黑白混血,使得美国选民面临史无前例的“可选性”(electability)挑战。预计共和党会充分利用这一情况,在其南部的广大“红色根据地”动员草根阶层加以反击,来减少民主党重新入主白宫的机会。2006年,常春藤盟校宾州大学毕业、人望资历都很强的黑人候选人哈罗尔德-福特在田纳西州竞选联邦参议员,起初一直领先,最后却被共和党利用南部白人传统心态击败,是个很好的提示,这是另外一个题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