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期,社会道德失范,黄、毒、赌等流祸泛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纷涌,各种不良社会文化侵蚀和污染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青少年首当其害,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为了解当前不良社会文化的现状及其对青少年的危害情况,笔者和同事专门在当地开展了一次专项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原因和对策。
一、不良社会文化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现状与分析
网吧、书摊、迪厅等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的兴起原本是社会繁荣和文化进步的表现,但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商家往往置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于不顾,为敛财盈利而不择手段,使这些设施场所成为藏污纳垢,传染毒素的途径:网站纷拥着不健康的内容,书刊、影视剧、电子游戏等充斥着暴力、色情和愚昧思想,迪厅、舞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也鱼龙混杂。调查发现,不良影视文化对青少年影响面最广,喜欢看武侠、言情、恐怖影视剧的学生近90%。书摊和电子游戏厅影响次之,所调查的各乡镇辅导小学、初中、高中周边都有。热衷看言情、武侠、枪杀小说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职高生分别有21%、32%、76.4%、78.6%。不良社会文化传播途径的类型分布范围与当地经济水平关系密切。
不良社会文化泛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传播源难以控制,不良社会文化不仅传播渠道多,网络、书刊、影视、道德、家庭等都可以暗藏污垢,而且传播速度快;二是商家的不法操作。经营网吧、电子游戏厅、书刊出租、影碟出租等利润可观。据了解,一家黑网吧一年可盈利15万元,一家书摊出租店一年可盈利5万以上,一家电子游戏厅一年可获利7―8万元。高额的利润使一些商家想尽一切办法招揽顾客;三是主管部门整治不力,有关部门在取缔时“心太软”,缴纳罚款后又可照常营业。一些主管部门对不良社会文化的危害认识肤浅,办理经营证件时把关不严,平日所谓管理也仅仅指“收费”;四是青少年自身因素,青少年正处在心理断乳期,极需情感交流和抚慰;学习压力重,学校生活单调乏味,67.6%的学生感到学校生活并不“充实有趣”。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良社会文化便乘虚而入,填补他们心灵的空虚;五是不良社会文化的自身特点。网络中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海量的信息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网上聊天为青少年情感空虚得到暂时的填补。电子游戏厅的暴力枪杀游戏使青少年个人主义英雄欲得到充分的满足;六是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放松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此外,一些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粗暴、内容空洞、形式单一、目标过高,使德育实效大打折扣。调查发现,52%的教师认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一般”。
不良社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导致青少年学业成绩下降。网络游戏、网上交友、电子游戏,言情、武侠、影视剧及小说等不良社会文化很容易使学生上瘾,青少年沉湎其中后难以自拔,不思进取,学业成绩便不断下降,还形成恶性循环。二是导致了青少年的品行不良,甚至有暴力犯罪倾向。受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少青少年沾染上抽烟、喝酒、赌博、跳舞、小摸小偷、好逸恶劳等恶习。笔者就“是否有抽烟、喝酒、打架、逃学、赌博等经历之一”这一问题进行问卷,绝大多数青少年至少有一项。三是助长了青少年追求物质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不良社会文化的运行传输着一种生活态度、观念和方式,当今以时尚消费为主流的社会生活方式强化了青少年追求物质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调查显示,不少青少年都身穿价格不扉的名牌衣鞋,高者一身装饰价格在1500元以上。笔者还了解到,青少年还以拥有高档玩具、学习用品为傲,少数学生存在比富、比阔的现象,一些初中生还进行“富豪排行榜”公布。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随着学段增长,功利心和个人本位主义越来越重,初中生、高中生很少愿意当“人民公仆”,更多的是选择富豪、明星,明星崇拜现象高达82.7%。
二、整治不良社会文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的对策
当前,不良社会文化已经了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生活,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不仅会影响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大业,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此,笔者就整治不良社会文化,净化青少年生活、学习环境提出如下对策:
(一)严厉整治不良文化污染源
政府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社会上引诱、唆使未成年人违法或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犯罪分子和犯罪团伙。工商、文化部门要净化社会文化市场,对各种非法出版的音像制品、书籍严加管制,坚决取缔黑网吧、非法影像制品、书籍出租点,给不法商贩没有可乘之机。城管部门要加大对虚假广告、不良招牌的取缔力度。各有关部门尤其要建立不良社会文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克服“一阵风”、“走形式”的工作作风,使《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务院关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把“污染源”堵得紧、堵得死。
(二)努力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
政府要大力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尤其要提高文化场所业主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合法经营的意识,动员全社会参与社会道德诚信体系的建设,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司法部门要开展普法宣传,使知法守法意识深入人心,使不法商家能回到规范经营的渠道上来,使青少年能迷途知返,悬崖勒马。新闻报刊等媒体要大力宣扬好人好事、英雄劳模,弘扬社会正气,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祛邪。尤其是本县的媒体要善于挖掘优秀的经营者和青少年身边的道德楷模,大张旗鼓地宣传,扩大社会舆论效应,培育和弘扬健康的道德主流观念。
(三)提升文化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
游戏机行业要尽早出台完善的游戏分级制度,让从业人员有规范的行业标准可供操作。可以引入欧美、日本等国的经验,由家长、教师、专家组成游戏等级鉴定组,淘汰不适合青少年参与的暴力、反动、色情等游戏,使之成为健康益智的娱乐活动。此外,信息产业部门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视听节目分级制度和视听点播系统,将暴力、凶杀等影视剧纳入视听点播系统进行限制。要对青少年收看的影视节目进行科学规划,安排在合适的时间。这在县级电视台尤为必要。文化部门、团委等单位可以开展“文艺进校园”等活动,创作、编排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让学生欣赏。图书馆、阅览室等部门可以开展“图书进校”活动或组织青少年读书俱乐部,引导青少年阅读高雅文学作品。基层社区在假期、双休日里可以与学校合作,组织青少年社区活动,开展有益身心的文艺培训和劳动体验。
(四)不断提高青少年德育实效
学校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教育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目标,形成目标有层次递进,方法不断更新的青少年德育一体化操作模式。要全力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创优活动,夯实学生的基础道德。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树立青少年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自律自强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分清美丑,崇美弃丑。要改变学生评价模式,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校园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要大力加强师德师能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使教师不仅会当经师,更能当人师,给学生的道德上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