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摄影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新的变化,那样你才会有新的标准去观赏一副美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观察这个大千世界,从而用全新的方式捕捉画面。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取决于鲜明的主题和完美的构图形式;完美的构图形式取决于拍摄点的选择;理想的拍摄点取决于三要素:距离、方位、角度。
【关键词】物质民俗;环境;构图;光线
【中图分类号】J4 【文献标识码】A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展。民俗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个大的方面,即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经过人们劳动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大家的衣食住行,饮食类、建筑类等,这是物质的民俗。社会民俗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用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另外还有民间信仰,观念性的一些东西,这些都是民俗中很重要的东西,也是我们无形文化遗产中很重要的方面。
首先,谈谈自然景物的拍摄,好的照片必须简洁,也就是说只摄入必要的内容,尽可能排除或者压缩分散观众注意力的内容。我们不能用某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构图好与坏,这样不仅失去了灵气,更容易让人形成某种思维定式。如同绘画中的“画无定法”人们都熟知的传统构图形式如: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对于初学者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形成正确的理念,努力去创新。 “俗套”即平时我们脑中的完美构图,那种构图取景往往把什么东西都要求很完整,四平八稳。这样的构图在大多数人脑中已形成思维定式,成为一种标准,也就是“通俗”。如果这样的作品看多了,你就会觉的这样的构图,不能引起你的冲动,这里讨论的构图技术并不强调传统法则,取而代之的是运用你的观察能力从周围世界中捕捉美妙瞬间的能力和通过取景器巧妙构图的能力,我们可以特意改变空间层次关系、变化透视关系、改变视觉角度,从而打破这种思维定式。
改变距离可以使被摄物体大小比例发生变化,为了突出被摄体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它的尺寸看起来比周围的东西大。所以要求你走得更近些,或者使用更长的镜头,制造被摄物更大的尺寸,从而突出它。
角度的变化能形成不同的透视效果,高视点拍摄能展示环境的壮观景象。这类照片要求大景深,线条和影调分明,气势磅礴,透视效果好,纵深感强烈。拍摄自然环境时,不应使自己的眼睛只看到田野和植物的色调或面积的大小变化,更要注意山川、河流、林带、道路、田埂等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对构图的影响。这些景物可加强画面的线条变化,层次与深度,能用以渲染气氛,突出主题,增强艺术魅力。
如果把摄影师的照相机比做“画笔”,那么光线就是他的“油彩”。所有的光线都有其特征:1、明度,表示光的强弱,它随光缘能量和距离变化而变化。2、方向,只有一个光源就很容易明确,随光源的复杂化,方向甚至会完全迷失。例如,侧光和顶逆光,造型效果较佳,立体感强,层次多,轮廓明朗,线条清晰。3、光的色彩,主要是光源的多种色彩,自然光与灯光或者闪光灯之间的不同,阳光也随大气条件的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对云、雨、雾、霞等自然条件的得体运用,它是营造画面气氛的重要手段。有人说阴雨天气无法拍摄好自然环境照片,但大量实践表明,阴雨天却是表现的有利时机。阴雨天,由于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才能到达地面,通过空气的漫射,此时的光线等于加了枚柔光镜,比烈日当空的“顶光”要柔和得多。通过天气的变化加强对大自然气氛的表现,让人产生联想,构成特有的意境,使画面具有诗情画意。
其次,拍好村寨以及集市,也是民俗摄影中常遇到的题材,大场景虽然能表现自然的辽阔壮丽,但小景也同样富于诗意,拍好这类题材,应选取有特色,有情趣,多层次的景物,特别要注意周围景物的特征,认真观察天气的变化,寻找最好的角度和理想的光线效果,以相应的景物作陪衬,当即立断地按动快门。拍摄并非靠单纯的摄影技巧取胜,而其更包含着作者对民俗生活的热爱,是在深刻的感受中产生的美的结晶。
总之,摄影者要善于把部分景物纳入严格限定的上下左右四个边框之内,多注意人物作为画面趣味中心应该放的位置,客体的位置反映你对他的态度,并不是把它放中央就会显得呆板、单调和乏味,任何规则都有被突破的时候。在民俗摄影和其它摄影艺术形式中如何使拍摄更有民俗风韵、更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我们通过搭画框的方法突出主体,画框可以是前景的树木、人物、门框,甚至不经意的阴影,形状也可多种变化,这种方式一般在被摄物尺寸相对较小从而无法支配画面的时候使用。当然突出被摄物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选择对焦点,通过会聚的线条降低快门速度等等方式。选择景物亦应尽量寻找有代表性特征的山包、树木、河流等地形,或独特树种、地貌等。形象特点突出,使人一看就大体知道是哪一地区、民族的景象。拍摄劳动场景,我们也不该落入俗套,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摄影者,我们应该从生活中去挖掘那些有情趣的细节,有特点的镜头。摄影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作品的水平永远不会超出你的观察能力――也就是运用“摄影家的眼力”的能力。
(责任编辑:崔少梅)
(收稿日期:201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