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森锋,走硬路才是硬道理,最年轻市长,下一步一切仍有可能_2018年最年轻的省长

   周森锋的脱颖而出,不拼爹、不坑爹,就是韩寒要寻找的“方圆几公里内的励志故事”。他的经历说明的不是“一切皆有可能”,而是“一切仍有可能”,哪怕在越来越坚硬的土壤中,只要你更坚硬。
  
  以“史上最年轻市长”为网民熟知的周森锋,近日被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为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代理区长。据媒体报道,此前一天他亦被湖北省委任命为该区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神农架林区政府网“政府领导-区长”栏目已显示为“党委副书记、政府区长周森锋”,分工是“主持林区政府全面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宜城市属县级市,其市长为处级,而神农架林区为省直辖,是目前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副厅级行政区。这意味着,周森锋已升至副厅级。
  目前,周森锋已经到达神农架林区任职。他在供职发言中表示,将始终坚持第一要务,聚精会神谋发展;真抓实干,不遗余力抓落实;执政为民,全心全意办实事;依法行政,主动自觉接受监督,团结协作,严于律己,努力营造和谐的政务环境。
  
  全家“都是老实人”
  1980年7月,周森锋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他的家,位于神镇红旗小学附近,是数年前从附近山上搬下来的。而那个位于村庄南面的山坡,是周森锋的出生地。
  “他小时候可苦,”一位50多岁的邻居阿姨介绍,“爸妈都没有文化,全靠干农活养活全家。”
  周森锋弟兄两个,他是老大,还有一个小他四岁的弟弟。弟兄两人自小学习成绩优异,周森锋当了市长,他弟弟也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
  在这位阿姨眼里,周森锋小时候很腼腆,不爱说话,如今残缺的印象仅是他每天早上背着书包,沿着小巷摇晃而去的背影。邻居们说,这孩子学习刻苦,经常看他放学后趴在门口的小石板上写作业。
  周森锋家境贫寒,全家“都是老实人”,跟邻里相处很好。在周森锋上学期间,他奶奶在家做手套,一针一针地缝,缝好后拿到街上去卖,以此供他读书。
  邻居们认为,周森锋能当上市长,主要靠他自己的奋斗,同时受到家庭的影响,“他父母都很忠厚平和,勤劳肯干”,但绝对不是外界传说的“有特殊背景”。直到现在,周森锋55岁的父亲仍在当地一家企业打工,“看大门”。
  
  等他出名了才知道是我们市长
  2009年5月9日,《襄樊日报》头版刊出一则“干部任前公示公告”,首次透露出将提拔周森锋出任正县级领导职务。此前,他是宜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这一职务他也刚刚上任不出数月。
  周森锋的仕途始于2004年。这年,作为襄樊市以引进高端人才为宗旨的“一号工程”,周森锋从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前往襄樊,直接就任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级别副处级。
  这个年轻人仕途顺利,任职经历在短短几年间迅速丰富。2007年11月,他就任襄樊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2008年8月,出任襄樊市下属宜城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
  在两年的市长任上,宜城的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速度。记者查阅2009年、2010年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2009年,宜城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亿元,同比增长16%;2010年,宜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在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在前往宜城任职的头两年,周森锋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宜城街头的一位的士司机和大多数宜城百姓一样,并没有接触过周森锋,他不认为周森锋的到来带给他多大改变,“等他出名了才知道是我们市长。”
  
  “不要给周市长太多压力”
  2009年6月21日,周森锋当选宜城市长的当天,湖北当地媒体一则“周森锋可能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县市长”的消息迅速引爆网络,引发全国上下极大关注。面对全国媒体的追问,襄樊市、宜城市以及周森锋本人选择了沉默。但这并没有平息舆论对于年轻市长“有无背景”的猜测。
  互联网上开始发起针对周森锋的“人肉搜索”,他的家庭、工作经历,甚至父母、妻子的名字也被一一公布。而赶往襄樊、宜城追踪周森锋的媒体全数碰壁。直到如今,记者探访襄樊,周森锋曾工作的几家政府部门依然选择了沉默,称“不要给周市长太多压力”。
  风口浪尖上的周森锋曾接受新华社独家采访,他的陈述显然有备而来:“我能走到今天,如果真说有什么‘背景’,这个‘背景’就是父母的养育、母校的培养、国家日益开放和民主的育人用人机制。”
  这远不是结束。很快,在网络的持续关注下,一张周森锋下乡视察时由身旁随员撑伞的工作照被公布出来,一时舆论哗然,公众再次怀疑周森锋不过是又一名年轻的官僚而已。
  几天后,更为致命的“论文抄袭”事件让质疑愈加汹涌。一名发帖者称,周森锋在清华大学期间发表的一篇论文,与他人早前所写的论文相似度超过50%,怀疑涉嫌抄袭。
  周森锋再次选择了沉默,并彻底从公众视线中消失。
  
  他是公家的人,要为人民服务
  今年4月初,湖北省委又将提升周森锋的消息重新激活了舆论的记忆。4月14日,湖北省委组织部专门就此召开通气会,介绍了拟交流提拔周森锋的背景和过程。
  据湖北省委组织部秘书长杨汉军介绍,针对周森锋的提拔任用源于湖北省今年实施的“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根据这一工程的总体部署,湖北省委决定在襄阳市(原襄樊市)推荐产生一名拟交流提拔任职的年轻干部人选。2月14日,省委组织部考察组在襄阳市召开干部大会进行民主推荐,经过170名干部无记名投票,周森锋得115票。考察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范围,与80人进行了个别谈话推荐,有72人推荐周森锋。两轮推荐,周森锋在符合条件的推荐对象中,得票均排在第一位。
  随后,考察组又到宜城市进行民主测评和考察,在126人参加的民主测评中,周森锋得优秀票124张,124人同意他提拔。在考察中,参加个别谈话的69人均同意他提拔任职。在周森锋任前公示环节,省委组织部征求了全体省委委员和候补委员的意见,均对周森锋提拔交流任职表示同意。
  杨汉军当时透露,将周森锋交流到条件更加艰苦的边远地区工作,有利于他在基层实践中进一步锻炼成长。
  可以预见,条件艰苦并不是摆在周森锋面前的最大困难――在他的老家,一户贫苦人家,出了两名清华大学生,其中一位还当了市长,当年的艰辛已传诵为如今令人咋舌的“奇迹”。如何直面舆论的审视,才是摆在周森锋仕途上的一个难题。
  在老家,面对外界的纷扰,老父亲周根正将儿子的成就归结为党的培养。
  早在几年前盖新房时,周家欠了十万元外债。周根正的筹划是,这笔欠账由毕业的老二去还,让老大周森锋专心干事业。“他现在是公家的人,要为人民服务,家里无论多艰难,受罪再大,都会全力支持他。”
  (来源:《?望东方周刊》《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