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夏之交,对于中国的粮食行业来说,意义尤为重大。10万人规模的粮食库存大检查在全国的推开,使得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瞬间被推到聚光灯下。 事实上,建国以来,这样大规模的全国范围粮食库存检查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2000年)。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去年全球一些地方出现粮食危机的时候,国内有人对中国粮食库存表示出担忧。后来,黑龙江的富锦粮库亏空等重大案件引发了更多的焦虑。但在当时世界性粮食恐慌的情形下,不便大规模核查。
此番的大动作清仓查库,可以说是在粮食危机过后的一种补课。既是亡羊补牢,也算未雨绸缪。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们的疑虑依然没有打消――我们的粮食储藏是否仍存在安全隐患?这种隐患能否通过行政手段的干预得以消解?
空库之忧
粮食的仓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
在计划经济时代,粮库遍及农村每个角落,每个乡镇(公社)都有一个国家粮库。粮食部门,是从中央延伸到地方每个角落、最为庞大的一个国家体系。改革开放以后,这个体系转换为国有企业,却成了一个人数众多但效益很差的庞然大物。
显然,粮食企业跟其他的大型国企不一样,不能像石油、电力、电信那样,只要在国家授权下形成垄断格局,就可以相当安稳地挣大钱。
粮食仓储,本身是个需要不断支付成本的事情。晾晒,通风、除虫、防鼠等等,只要粮食入了库,储存一天,就得花一天的钱。现代化的大中型粮库设备先进,但花钱也多,人力和能源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从理论上和经营角度看,只有将入库的粮食迅速地在市场上流通起来,粮食企业才能获得最大的盈利。因此,粮食企业自然希望库存最少,流通最多。但问题是,第一,粮食不仅是商品,而且是国家战略储备物资,从国家储备的角度,粮库必须存储一定数量的国家战备粮,这些粮食只能定期轮换(以新粮轮换陈粮),不能拿出去赚钱盈利。第二,国家粮食企业还承担着稳定粮食市场价格的责任,粮价贱时高抬、贵时压低,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反市场的。但国有粮库具有政策性定位,调控的职能和责任显然是不可能推卸掉的。第三,自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以来,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粮食系统,行政化积习已久,多年来已经习惯了一手垄断收粮售粮,一手拿国家补贴,不知道如何经营粮食。所以,自改革以来,一直到2007年,粮食企业一直就是长期亏损,只能靠国家补贴维持着。
一些地方粮食企业,很早就开始在维持垄断压价收购和违法倒卖存粮上做文章。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粮库检查起来相当有难度,这种风险就更大。此外,空库现象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凡是粮食储存,无论什么样的仓库,都得定期轮换。因此,仅靠一次大规模的检查,不一定能查出部分粮食企业的违规行为。
另一方面,自2007年以来,由于对WTO的承诺,中国在原则上取消了补贴,市场化得以进一步推进,总体上粮食企业已经开始盈利,但不排除某些粮库依然经营困难。而且,有些利欲熏心之徒,总是想钻空子、做文章、搞腐败,为自己或者小集团牟利。
事实上,由于粮食行业的特色,目前国有的大中型粮库,或者说粮食企业,至少在目前尚不可能彻底市场化,某种形式的双轨制,还会长期存在。无论何种性质的粮库,被粮耗子捣成空库的风险,始终会存在。
问计古人
对国有粮食企业加强管理、定期检查,甚至搞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检查,如果使之制度化,并严格执行,的确可以化解部分风险。但是,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通过分散风险增加获利的机会。
因为,再好的制度也是由人来执行的。而且检查制度本质上也是行政导向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再严格的行政制度,也往往抵不住市场牟利的诱惑。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非常好的粮食储备制度,甚至是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
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朝代,国家在每个县都建有“常平仓”,设有专人管理,连县令都不能随意支配,即使发生灾害,出现粮荒,也不能擅自动用,需要向上级申报,经朝廷批准,才可以开仓放粮。这种常平仓,其使命跟我们今天的国家粮库类似,第一作为救灾储备;第二用来平抑粮价。因此,“常平仓”的管理者需要跟地方官员配合,每年收粮的时候,定期将新粮存进,陈粮卖出。当然,跟今天的问题类似,国家管理的这种“粮食企业”,往往经营不善,很难兼任公益和商业的两重使命。因此,粮食多、粮价贱的时候,就陈陈相因,腐烂不堪,粮食少、粮价贵的时候,就拿出去卖钱生利,虽然不至于全国都这样,但相应的弊端是历朝历代都有的,因此,仅仅有“常平仓”,很难起到灾害时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
作为“常平仓”的补充,民间往往有“义仓”,由宗族和乡社建立并且管理,有些朝代,国家对于民间的义仓,还有一定的补助。义仓的管理,显然比官仓好,而且机制也比较灵活,遇有灾荒,凡是有义仓的地方,救灾就比较及时,如果单靠官仓,等地方官报上去等上级核准,朝廷批下来,往往都灾民泛滥了。
事实上,凡是历史上比较平稳的岁月,粮食储备往往由四方面组成:一是官仓;二是义仓;三是老百姓手里的储粮;四是商人手里作为周转的储备粮。粮食一边在流动,买进卖出,由于风险分散,每个部分在周转过程中,始终有一定量的储备,事实上粮食一直在流动,所以,无谓的消耗少而获利多,凡是这样的地方,一般都不会因灾荒而出现大的动荡。每每到了每个朝代的末期,吏治腐败,管理混乱,官方对于义仓不仅没有补助,而且加以侵夺,加之地方的乡绅劣质化,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大量出现,于是,官仓和民仓都出了问题,一有大规模的灾害,离大规模的社会动乱也就不远了。
中国古代的这种制度,即使在现代世界,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好制度,上个世纪初,留美的中国学生陈焕章先生,在美国做的博士论文,就是介绍中国的粮食储备制度,据说得到了美国政府重视,借此改善了美国的粮食储备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统一的粮食收购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粮食储备体系,是特殊情形下的特例。那时候,中国全面学习苏联,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取消粮食市场,利用剪刀差,剥夺农民,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道路。但这种道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初衷,更谈不上实现国家的富强。
那个时代,总体上国家的粮食安全,其实并没有得到保障,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粮食的短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得不靠定量供应来维持。很多农村的温饱问题长期解决不了。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农村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问题,使得困扰中国政府多年的温饱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也为粮食企业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现在农村的粮食生产,本质上是市场化的,而非当年的计划经济性质的,庞大的粮食企业,虽说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但改革的方向,却只能是市场导向的。
说到底,中国的粮食安全,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而应实行全面的市场经济,回归到国家和民间两条腿走路的轨道上来。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回顾考察,或许能给我们提供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