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正街,人们的纪年单位是百年。 500年前,汉正街便是附近的商品集散地,也是八方商贾汇聚之地。1911年辛亥革命时,冯国璋火攻汉口,汉正街多数老建筑付之一炬。抗战时期又沦为难民区,被严重损毁。解放后,汉正街在全国首开先河允许个体经营,之后迅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交易量也最大的“天下第一街”。
经历了5个百年,汉正街从繁华走向衰落,从衰落又走向复兴。如今的汉正街,早已被多次推倒重建,只有汉宜里,仍保持着当初的模样,默默地记录着百年汉正街的发展历程。
汉宜里
(作者为汉宜里的住户)
不知道等待了多久
记不清这已是什么时候
直到我乘上车
呼啸的四路电车 带我回家
老黄家的狗用吠声向我倾诉他的思念
阁楼的姑娘推开窗用眼神向我问好
走到路口 还有曾经的她
送我的篮子里还飘着茉莉花香
孩童的喧嚣在风声中洒满巷道
老板凳上奶奶的笑还是那样的慈祥
晶莹的水洼沉淀着暖暖的太阳
慵懒的炉烟也许是错觉般 吹在我的身上
夜间的汉宜里没有灯光
吃完饭的闲人聚在一旁
拉下了夜的帷幕隐去了夏的笙箫
静悄悄 是竹席夜话和青梅竹马在轻轻儿酝酿
清晨在朦胧中推开窗
桌前的茉莉花香还是那样的芬芳
听炉烟缭绕里一声清脆的鸡鸣报晓
我知道 我知道
今日的汉宜里
还跟过去 还跟过去
是一般儿模样
汉宜里的前世今生
汉宜里是一条小巷子,藏身于?口区崇仁街义烈社区内。巷子长200多米,宽不足2米,已有百余年历史。
从崇仁路拐入汉正街,前行500米,就能看到一个古朴的小巷子, 古旧的拱门上雕着精美的图案,挂一块披着红花的匾,上书四个大字:和谐里弄。
走进巷子,左右两边泾渭分明:左手边是古旧的拱门,低矮的房屋,斑驳的墙面黄中泛黑,门楣上都有精美的石雕图案――老人们说,这里雕的都是福禄寿禧;右手边则是一排三四层的新楼房,墙面干干净净,门边都竖着一块黑色大理石,上面雕着屋主的姓名以及房子落成的年代,这些房子都是2006年新建的。
左边的老房子大多建于1900年,已有110年的历史了。房子结构都相同,一楼是堂屋,二楼是卧室,面积只20个平方。这种古老的房子,保留了老汉正街的原貌。在汉正街博物馆里,保留着许多老照片,照片上老汉正街的房子,全部都是欧洲联排式房屋,多为两层楼式,白瓦灰墙,古朴别致。铺面多用木板木桩架起红漆横梁,梁上雕龙饰凤,极富民族特色。两边的房子中间排成一条狭窄的街巷,路上铺的,全是青石板。照片上的老汉正街,在汉宜里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这里,成了老武汉人缅怀汉正街的最好去处。
现在的汉宜里,仍住着老汉正街商人们的后代。汉宜里15号,一间20多个平方的小房子,挤下了周婆婆全家5口人。周婆婆今年71岁了,和老伴、儿子、儿媳、孙子住在这里,楼下的堂屋被他们隔出了一间卧室和一个小厨房。“挤点没什么关系,就是没有卫生间,每次洗澡上厕所都很不方便。”
巷子虽然很挤,却出奇的安静,尽管不远处就是人来人往的汉正街批发市场。下午3点多的时候,上班的年轻人和上学的孩子都没有回来,老人们就坐在巷子里看报,聊天。一只白色的萨摩耶穿着一件写着“为人民服务”的衣服,正逗着一只灰色的小猫。
除了安静,这里还有一个特点:干净。这里的老住户熊爹爹最爱管闲事,他喜欢扫地,除了自家门口,连旁边也都扫一扫,受他的影响,大家都很自觉打扫卫生。“巷子里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很干净,养了鸡和狗的人家,更是特别注意,绝不让邻居有埋怨。”
虽然身处喧嚣繁华的闹市之中,百年老巷汉宜里却一片宁静祥和,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和谐的大家庭
汉宜里有29个门牌,40多户人家,户籍人口106人。正如巷子门口那块匾上写的,汉宜里这40多户人家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一起住了几十年,40多户人家互相都很熟悉。陌生人一到巷口,就有人问他找谁,说出要找的人,自然就有人带你到目的地。如果要找的人不在,会有人请你先到自家喝喝茶歇歇脚。汉宜里人有个习惯,出门就跟邻居交代一声,有时候忽然有事出远门,怕家人没带钥匙进不来门,就把钥匙放在邻居家保管。
小巷不到两米宽,没有阳台,汉宜里的人要晾衣服,就用一根竹竿从自家窗户伸出去,搭到对面那家的窗台上,就变成了两家共用的晾衣杆。
今年87岁的梁婆婆是汉宜里的孤寡老人,一个人在汉宜里19号住了60多年了,平时很少下楼,是汉宜里的重点照顾对象。从油漆斑驳的木质楼梯上楼,二楼有一个木平台,一个小煤炉上蒸着一大碗米饭和一小碗青菜,这就是梁婆婆的晚餐了。一进卧室,里面的木地板被擦得一尘不染,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这间屋子里,仿佛能看见时间的脚步:既有收音机、缝纫机等上世界70年代的时髦物,也有电视机、电冰箱等现代电器。
梁婆婆虽然年近90,但耳不聋眼不花,说话慢条斯理,她告诉我们,电视机是隔壁家送过来的,而电冰箱则是对门家里送的。由于楼上没水,现在居委会每天上午都会请钟点工给她提水上楼,帮她打扫卫生。对梁婆婆,汉宜里的街坊也是格外照顾,要是哪天没见她出门,大家就要上门看看。
今年54岁的夏国怀,20年前因墙体倒塌致残,买菜和晒衣服这些活儿都被邻里包下。夏国怀为报答街坊,利用一技之长,主动帮助街坊做蜂窝煤灶,还当上了里巷的义务关照员。居民们外出,都不需锁门,小巷至今没发生过一起盗窃案件。
门口“和谐里弄”的牌子是社区党支部2008年重阳节挂的。说起那年的重阳节,汉宜里的人都是记忆犹新。家家户户都挂出了大红灯笼,巷内的人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兴办“百家宴”。“2米宽的汉宜里,一字排开20张长条桌,近百位居民依次就座,大家边吃边聊,畅谈着老巷的百年往事。”百年老巷,一片和谐。
练出来的长寿巷
汉宜里有个说法:活到60岁以上只算专科生,70岁以上是本科生,80岁以上是硕士生,90岁以上是博士生,100岁以上就是博士后了。近几十年,这里的大多数老人都是在80岁以后寿终正寝,在汉宜里,大家比的不是谁家有钱,而是谁更长寿。
长寿,都是练出来的――这是巷子里的人共同的心得。抬腿下劈,两腿一下就摆成了直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做出这个动作的人竟然已经73岁了,这便是巷子里的健身高手周小桃婆婆。
周婆婆1992年从汉正街墨水厂退休后,晚上总是失眠。“胃不好,还贫血,颈椎、腰椎、坐骨神经都不舒服,是个出了名的药罐子。”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生怕成了儿孙累赘的周婆婆,开始约街坊们到江滩去锻炼。
由于身体虚弱,一开始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周婆婆一直都坚持了下来,如今70多岁了,每天给一家人做饭,“一点也不觉得累。”
不仅是周婆婆,汉宜里的老人们基本上人人都锻炼。他们的锻炼方式也十分简单,到江滩上散散步,从江汉桥走到汉阳,再从长江大桥走到武昌,刮风下雨,很少中断。
70多岁的张医生是汉宜里的免费“家庭医生”。她退休前是一家医院的护士长,街坊们的小病小痛都归她管,有什么健康、卫生问题,也都向她咨询。她说,这里的人都没有钱,有病了治不起,所以都很怕生病,怕成为家庭的负担。为了不生病,这里的老人们就自觉锻炼,锻炼多了,身体自然就好了,身体好了,也就长寿了。汉宜里的人,思想都很简单,实在。
知足长乐的简单幸福
昔日的汉宜里,是有钱人住的地方。汉正街历来就是“导财运货,贸迁有无”的水陆商埠,市场上“万商云集,商品争流”,这里不仅是商品的集散地,也是八方商贾贸易、聚居之地,街情民风淳厚。汉正街许多有钱的大老板们,就住在汉宜里。
张医生的父亲,就曾是汉正街某著名粮行的老板,当年挣了钱后,就在汉宜里建了这栋楼,“当时的汉宜里,可不是随便谁都可以住的。”张医生的女儿说,当年家里可以说是远近有名的富户。汉宜里的房子,都是用青砖筑就的,不仅牢固,而且冬暖夏凉。
富不过三代,这话说得很好。没过多久,随着武汉的沦陷,粮行被日本人洗劫一空之后,张医生家开始破败。这也是汉宜里的写照,现在的汉宜里,住的都是穷人,有钱的人都搬出去了,家里的房子,就租给那些进城务工人员。现在汉宜里的老房子都是公房,这里的住户每个月要向公家交房租,不过房租很便宜,“20多个平方的房子,每个月10来块钱。”
经历了由富贵到贫穷的转变后,这里的人变得十分容易满足。“汉宜里的人生活水平都不高,还有几家低保户,但也都不愁吃不愁住,乐得逍遥自在。”张医生说,这里的人没钱,也不想别人的钱,每餐一碗白米饭,一两个简单的家常菜,就很满足了。
年近90的梁婆婆每个月拿着低保度日,但她却对我们说,低保每个月买柴米油盐交电费足够了,房租也便宜,政府每天还派人上门来照顾自己。“日子过的去就行,再大的房子,我每天也不过要睡一张床而已。”
每天“喝点斩叶子茶,打点散酒,吃点烂眼子梨,到菜市场淘点便宜的蔬菜”,这就是汉宜里上了年纪的人每天的生活。每天都活得很快乐,不用为挣钱而绞尽脑汁,“心态好,也是汉宜里的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离不开的巷子
汉宜里的房子很挤,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却根本不想出去。汉宜里出了不少大学生,儿女们出息了,在外面买了大房子要把老人接去住,很多老人住不习惯又搬了回来。
汉宜里9号的黄婆婆,在这里住了60多年。3个儿子都有出息,接她出去住,没几个月她又非要回来,“还是这里热闹,街里街坊都贴心。出去住不惯呐,我天天想着汉宜里的人哟。”
不说老人,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年轻人对汉宜里也很有感情。张医生的女儿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在外面工作,可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回来住几天。汉宜里的家里没有电脑,没有高档电器,楼上甚至连自来水都没有,“可是每天拿把椅子,坐在巷子里,感受这里安静的氛围,因忙碌而浮躁的心马上就平静下来。”
不管外面灯红酒绿,不管外面柳暗花明,在汉宜里人的生活里,只有那青色的石板街,些许的瓦上和青石板缝的绿草,木质的陈旧出年轮的窗棂,拄着拐杖把石板点得咚咚响的老人,还有那若有若无老字号的繁华。凡此种种,一天一天的重复,一天一天的丰富。
这样的一天一天,太让这里的人们眷恋。
汉宜里的房子实在是太古老了,跟房子一起保留下来的,还有这种市井里弄的淳朴民风。2006年,汉宜里靠义烈巷一侧的私房由于年代久远几乎都成了危房,这里的人们咬咬牙,筹点钱拆掉老房,建起了一排新楼。临拆的时候,这里的许多老人都落泪了,毕竟,这些老房子陪他们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毕竟,这里是汉正街繁华最后的见证。
仅剩的那一排不到10栋的百年老屋,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终究还是逃离不了被拆的命运,但我们相信,随着房子保留下来的简单快乐,将永远保存在一代代汉宜里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