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书院百年学堂不再,朗朗书声依旧】自强学堂两湖书院

  即将到来的2011年对于武汉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年份,100年前辛亥首义一声枪响,满清政府从此气数皆尽。   说到辛亥革命,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张之洞――他跟革命没什么直接关系,相反还是清王朝的捍卫者,但是他督鄂十八年,使武汉成为晚清中国现代工商业的“三鼎足”,为武昌首义创造了物质上的条件。而他更没想到的是,创办新式学堂,大量派遣留学生,其结果是为清王朝培养了大批掘墓人:辛亥革命爆发后,武汉地区革命组织领导人多出自张之洞所办的“两湖书院”。
  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两湖书院的旧址――紫阳路一带仍然是学府林立之所,书院虽早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每当走近这里,依旧能够听到朗朗书声和悠悠琴音。
  都司湖畔,百年书院
  
  张之洞对武汉所作出的贡献,一本书都说不完,而教育和人才,是张之洞督鄂期间最为重视的一个方面。
  早在1869年,张之洞在湖北担任“学政”(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时,因为看到原来的江汉书院太小,不足以容纳更多的学生,就向当时的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的李鸿章请示商量,决定在武昌三道街开办一个新的书院,这就是张之洞在湖北办的第一个书院――“经心书院”。
  经心书院规模相对于后来两湖书院来说,要小很多,是旧式的封建书院。此后不久,张之洞离开湖北,在北京、山西、两广等地陆续做了一圈官之后,于1889年以“湖广总督”的身份再次来到武汉,来汉的第二年,张之洞就在都司湖开办了“两湖书院”,规模较之前的经心书院大了两倍,但是性质没太大的改变,同样是旧式的封建书院――这种举措的初衷,其实和我们今天的大学“扩招”差不多。
  但是跟现在的大学盲目扩招所不同的是,据武汉市社科院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张笃勤介绍,两湖书院不发文凭,跟正规的“乡试”、“殿试”等仕途考试也没有什么关系,就是一种“培优机构”。开设的课程有经学、史学、理学、算学、经济学五门,分别由五位资深教习执教。两湖书院建成的第一年总共招生240名:两湖地区(湖南、湖北)各100名,为建造书院捐款的茶叶商子弟40名――这些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而书院之所以大,是因为学生很多都需要“住读”,也叫“住院”。住院学生每月发膏火银(意为灯油费,即今之助学金)4两;每月初一、十五考课,每学期大考一次,张之洞亲临主持。除特别不用心者外,均有金钱奖励。学生在这里不仅可以修习知识,甚至能够养家糊口。
  后来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下,两湖书院的课程设置又改为经学、史学、地理、数学、博物、化学及兵操(军训)等科。任教者不乏当时之名流,如地理学家杨守敬、数学兼翻译家华蘅芳、音韵学家沈曾植等均应聘执教。
  1896年,两湖书院进行课程改革,由旧式的封建书院改为洋学堂。1903年,两湖书院改为文高等学堂,亦称两湖大学堂。1906年,张之洞又拨款四万三千两,再改为“两湖总师范学堂”。作为晚清时期湖北省的最高学府,两湖书院的规模之大,水准之高,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
  
  都曾治学于“两湖”,张之洞门生首义发难
  
  也许张之洞万万没有想到,开办书院的主要目的是挽救清朝的统治,后来改革书院也是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结果却培养出了一批清王朝的“掘墓者”――所以在这一点上,张之洞常常被说成“种豆得瓜。”
  唐才常、谭嗣同、杨锐等仁人志士都是两湖书院学生。新出版的《城市英雄――武昌首义世纪读本》披露了这样一件鲜为人知的史事:1900年,唐才常领导自立军在长江沿岸地区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失败,历史上称为“汉口自立军案”。失败后唐才常被捕,据说在武昌督署,张之洞曾亲审他的昔日学生,心里不是滋味。
  自立军案被杀者中有不少是两湖书院学生,但在张之洞的奏折中除唐才常“不得不提名上报,其他均隐其名”。后湖南捕获唐才常之弟唐才中,张之洞立即致电湖南巡抚刀下留人,说:“兄弟骈首,实有不忍”。
  汉口自立军案后,辛亥首义在武昌爆发。武汉地区革命组织领导人多为张之洞督鄂时所造就出来的新军人、新士子。从早期花园山秘密革命机关中的吴禄贞、兰天蔚、李廉方,日知会的刘静庵、张难先、胡瑛、宋教仁,文学社的蒋翊武、王宪章、詹大悲,共进会的孙武、刘公、张振武、杨祖舜,同盟会中的田桐、居正等都出自张之洞所办的新式学堂和所练的新军。同盟会“二号人物”、后来任义军总司令的黄兴,也是张之洞的弟子,也曾就读于武昌两湖书院。
  张笃勤所长说,岳麓书院名气大,但始终是一个传统的封建书院,而两湖书院却不一样,它是中国封建教育向现代化转型、与国际接轨的缩影,在这一点上,两湖书院一点也不输给岳麓书院。
  
  今日“两湖书院”
  书声朗朗,琴音悠悠
  
  如果单单讲两湖书院,它的历史到了1903年就戛然而止了。后来的“两湖总师范学堂”在历史的推动下不断演变,从“武汉二师”改制成“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最终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高等学府――“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跟张之洞时代的“两湖”,至此没有了任何干系。
  若是按照地理位置寻去,曾经的两湖书院就是今天的武汉音乐学院、实验小学、45中和原医大“附一”的住院部所在地。沿着花堤街走进去,一路上书声朗朗,而武汉音乐学院更是琴声悠扬。
  这偌大的一块地方都是当年填都司湖建造而成的,在昔日的武昌九大湖泊当中,就只仅存了紫阳湖和都司湖,如今紫阳湖的面积仍在缩小之中,而都司湖,当年“风廊月榭,荷红藻荇,雅擅一城之胜”的胜景,如今就只剩下武汉音乐学院里的一方小小池塘了,池塘前方有一方碑石,上书“两湖书院旧址”。
  音乐学院退休教师汪绍裘对学校历史了如指掌,“当时学校还存有一座祠堂样式建筑,由于破损严重很快被改建为现在的礼堂。整个两湖书院是填了一部分都司湖建成的,你看现在的都司湖,却成了不大的音乐学院内一处景观”。学校里面有几栋极有味道的老式建筑,不过都是50年代的产物,苏式风格,有学生在里面上芭蕾课,木地板被踩得嘎嘎作响。
  而在相对来说管理较严的武昌实验小学内部,我们还能看到两湖学院的一些痕迹,记者在武昌实验小学的一位老师的带领下看到了五栋翻新不久的老建筑。
  五栋建筑风格相似,每栋楼占地二三百平米,左右各设6扇拱形窗户,室内采光充足,前后各对开两扇大门,曾经是两湖书院的教室。在大革命时期,这五栋建筑曾经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原址,有着“第二黄埔军校”之称,赵一曼、杨靖宇等人都曾在此学习过。
  这五栋老建筑现在分别用作学校的图书馆和历史陈列室,偶尔有人来参观的时候,陈列室会开放,一个校方的讲解员像背书一样介绍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历史,更多的时候则是一把铁锁把门,从外面难以窥探,深不可测。
  好在,这里充满着童真的欢声笑语,小学生们正在户外上体育课。在这个温暖而喧闹的午后,我的脑海里突然想起方方在《汉口的沧桑往事》里写到的一句话:
  当踌躇满志的张之洞抬腿由司门口踏上岸时,武汉便注定了它命运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