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莱克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首富”郑玉林和他的“莱克水产”:小城里的世界大工厂

  到潜江采访第一天,被当地的朋友领到了一家特别不起眼的馆子吃饭,刚进门朋友就问:“今天还有冻虾吧?”得到老板肯定的答复之后,他转过身告诉我们:“这种虾子是专门用来出口的,武汉吃不到。”
  不一会儿,服务员就端上来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里面整齐摆放着30只左右的小龙虾。据介绍,这是“冻煮茴香汤料整肢虾”,按瑞典的传统口味制作而成,虾和汤料一同密封在盒子里出口,在瑞典的大超市里都有卖的,即开即食。但是在中国,只有潜江市的内销店里少量供应这款冻虾。“今年虾源紧张,内销店里的‘冻虾’比往年难买到,一般都被这样的餐馆买走了,能点到(这个菜)已经算运气好。”
  朋友提到的内销店,来自湖北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在潜江,这几乎是个无人不知的企业。
  潜江出口的小龙虾,几乎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40%,而莱克水产一家,就占领了潜江小龙虾出口的大半壁江山。在欧美市场,每3只小龙虾就有2只来自潜江,其中至少有1只是“莱克制造”。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莱克出口的小龙虾成品,已经占到了欧洲市场的55%。
  莱克水产的董事长郑玉林,在潜江是公认的“龙虾首富”。年近50的他,依然保持着创业者的热情,各地奔波,经常是前一天晚上刚刚回到潜江,第二天一大早又要上路。每年的4月到5月是收龙虾的季节,也是他最忙碌的时候。
  郑玉林传奇般的创业故事,是潜江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即便是和的士司机聊起莱克水产,也能听到几个关于他的段子。
  
  “义气倒爷”拿到小龙虾订单
  
  1984年,郑玉林还是潜江市浩口镇上一个村子的生产队长。当时粮食供销还没完全市场化,但商业头脑敏锐的他打起了“擦边球”,参与粮食收购。供销部门习惯打白条,一斤谷子四毛八,而郑玉林则以四毛五现金收购,急着用钱的农民纷纷送货上门。低价收购之后,郑玉林将谷子加工成稻米,转手卖到南方城市。
  当时在潜江,“万元户”都不多见,而郑玉林一年的销售额竟然做到了几千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超级倒爷”。有知情人回忆说:“什么赚钱他就倒什么,甚至还做过汽车贸易。”
  1990年,郑玉林到集体企业辉浩畜禽公司就任总经理。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几年,潜江地区小龙虾成灾,农民们把田里的龙虾当作害虫,几毛钱一斤处理掉。郑玉林将这些“害虫”收购进来,粉碎之后加工成喂养甲鱼、乌龟的好饲料,为企业增加了不少额外收益。
  而在那时,已经有欧洲的商人专门来到中国,在江苏等地收购小龙虾,加工出口。郑玉林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把收购来的小龙虾转卖至江浙一带,从中赚取差价。在“倒龙虾”的过程中,他结识了新加坡人陈建达。此人被称作“小龙虾大王”,当时全球80%的小龙虾整虾市场供货,都是经他完成。
  2002年夏天,湖北省遇到了罕见的干旱,小龙虾产量锐减。像往年一样来湖北收龙虾的陈建达,急得焦头烂额:不少已经跟他签好供货合同的公司,不是毁约,就是要求提价。众多供虾商中,只有郑玉林坚持履行了合同。
  如果收不到足够的小龙虾,陈建达将面临巨大的违约损失,这时郑玉林挺身而出,答应帮他完成在其他地方欠收的供货任务。最终郑玉林为陈建达备齐了30个集装箱的货,却因为自己的这次“逞强”,亏了60多万。
  通过这次“江湖救急”,陈建达和郑玉林建立起了默契的“革命友谊”。第二年,陈建达问郑玉林:“今年你能做多少?”他回答:500吨。对方说,我全部要了。从此以后,郑玉林就有了做不完的小龙虾订单。
  
  连续7年出口额增幅100%
  
  同样在2003年,辉浩畜禽公司改制,更名莱克水产,顺理成章地,郑玉林成为了这家民营企业的董事长。
  在此之前,潜江市的“龙虾经济”还停留在供货阶段。由于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本地出产的小龙虾只能运到江浙,再加工出口。但在那时,长年的过度捕捞,加上缺少专门的养殖农户,江浙一带的小龙虾产量已经大不如前。郑玉林决定,不再只赚“倒卖”的差价,要自己加工小龙虾。
  2003年8月份,莱克水产引进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具备了做小龙虾深加工的能力。陈建达十分支持老朋友的这个举动,莱克建厂时2000万的总投资,他就占了三成。除此之外,他还介绍其他客户给郑玉林认识。凭借这条宝贵的销售通路,莱克水产刚刚起步,就进入了欧美市场,订单每年都成倍增加。
  小龙虾的季节性较强,如果只做小龙虾加工,高价购回的加工水产品的生产线,每年都会被闲置大半年。2005年起,郑玉林和他的莱克水产,开始尝试做鱼类加工的出口生意。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做鱼做虾是同样的客户,拥有小龙虾稳定渠道的郑玉林,很快打开了市场。
  2007年,美国以所谓药物残留超标为由,对我国的鱼出口产品设置贸易壁垒,每批货都要求检查。这打乱了一些同行企业的阵脚,令大宗货物出口形成“肠梗阻”。在同行们几乎放弃美国市场的时候,郑玉林却在美国国内打起了“游击战”,专攻小型采购商。这些小商家往往只买一个甚至半个货柜,根本不到国内来。再通过两家在美国的公司做“内应”,直接把货物运过去存在仓库,商家可直接到仓库看货付款。虽然“打游击”有回款周期长、订单细小等问题,但帮助郑玉林巧妙地躲过了美国人设置的贸易壁垒,也巩固了莱克水产的海外市场。
  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郑玉林曾经说过:“没有想到这个行业能做这么大。最初只想做到几千万就可以了;后来想,做到一个亿就满足了。现在像被上了发条,或踏上无法停止的高速列车,做到2个亿也不能满足。”
  他是真的踏上了高速列车。自2003年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起,不到8年时间,莱克水产的出口额已经从58万美元,跃升至3500万美元,平均每年的出口额增幅竟然高达100%。
  
  小城里的大工厂
  
  莱克水产的龙虾产品,已经销售到美国、瑞典、德国等20多个国家,潜江本地的小龙虾资源早已不能满足出口的需要,莱克的龙虾收购点,已经遍布湖南、河南、四川等外省。公司里一位老员工不无自豪地说:“以前都是我们卖虾子给别人加工,现在反过来了,是我们买虾子回来加工了再卖出去。”
  莱克的工业园,完全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宽敞而有序。公司办公室主任修琪,对我们表现出的惊讶见怪不怪:“几乎每个第一次来这里参观的人,都觉得挺意外的,可能大家想不到在潜江这样的小城市里,竟然有这么先进的厂房吧。”
  修主任拉开一道铁门,浓浓的腥味扑面而来,这里是收购车间,成千上万的小龙虾随着皮带运输进来,先是在运输皮带上被简单清洗,然后是一筐筐被倒入清洗池,进行所谓“泡泡浴”,之后才被送进蒸煮车间。
  进入加工车间之前,每个人都得全副武装,水鞋、白大褂、塑胶手套、大口罩,一样都不能少,还得经过复杂的杀毒程序。加工车间里,有女工们低头熟练地剥着虾仁。这些剥虾仁的女工都来自沿海一带的海鲜加工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她们就会来到莱克“打短工”,因为“工资比较高”。
  这个工业园,是莱克水产在潜江市政府的支持下,于近年投资1.2亿元兴建的,也是江汉平原最大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工业园。据介绍,园区在满项目投产后,可提供1600余个工作岗位,实现年冷冻储藏能力2万吨,年物流运输能力5万吨以上。
  到那时,莱克的年产值将增加近2亿元,郑玉林也将不再只是潜江市的“小龙虾首富”,更是湖北省的“水产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