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白天我不好意思写。weibo.com/marenren “我求求你嫁给我,虽说我没车,没钱,没房,没钻戒,但是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
这是热播的电视剧《裸婚时代》中,男主角文章自己写的一段求婚台词,慷慨激昂的爱情宣言,令无数80后忍不住的振臂欢呼。难怪大家要欢呼,根据最新的调查,连经济不算发达的武汉,婚房、婚车、婚礼杂七杂八的加一块儿,结婚的平均成本都达到了127万。即使你年薪10万,也要不吃不喝十几年,才能按“平均标准”把婚结了。
因此对于无房、无车、无钱以及各种无的年轻人,即使谈得起最轰动的恋爱,也结不了一场最简单的婚,“裸婚”才是王道啊!
可生活不是演电视剧,男女主角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之后,还不能“全剧终”,而是要面对更加琐碎而花钱的生活。幻灭吧地球人,《裸婚时代》里的爱情终于没能进行到底,开头那段爱情宣言的原创者文章,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当了爹的自己其实并不赞成“裸婚”:“‘裸婚’有点不负责任,结婚还是要冷静一些的,特别是还会有孩子,如果自己都没得吃,怎么对孩子负责?”
文章说得也有道理,如果真有了孩子,三鹿的奶粉你不敢喂他喝吧,得买进口的;黑心棉的衣服你不敢给他穿吧,得买好牌子的;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吧,幼儿园得上最好的……亲,结婚咱还“裸”得起,大不了夫妻俩省着点过,可育儿事大,谁敢“裸养”?
不然就“丁克”吧,养不起孩子就干脆不养了,做好防护措施就行了,等日子过顺了、经济无压力了,再说繁衍后代的事情。那我就要问了,这样的婚姻生活,跟婚前同居有什么区别?
区别还是有的,拿到一纸婚约,就是合法夫妻了。电影《最爱》里,行将入木的那对艾滋情侣,拼尽了最后一点力气,也要拿到红灿灿的结婚证书。在那个思想保守的村庄里,这种“二次选择”的爱情,得不到旁人的支持和祝福,他们急切地需要法律的官方见证,只为能爱得名正言顺。
其实很多不“裸”的婚,都是结给别人看的。热热闹闹办个婚礼,昭告天下适龄单身男女,本人有主了;摆他几十桌喜酒,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来看看,自己跟谁组成了什么样的家庭……当然我不反对婚礼,“晒”一次美满的爱情,总比“晒”爱马仕的郭美美要好,符合传统,又能收获祝福,如果有能力,何乐而不为?问题是,不是每一对感情已经到了可以结婚的情侣,都有这样的能力。于是有了“裸婚”――花9块钱领俩证,就在一起了。
对爱情本身而言,结婚证的最大意义,就是给了它一个名分。但通常在领证之前,丈母娘会为女儿“把把关”:男方的软实力,诸如人品、外形以及相爱指数,自然不在考察范围以内,女儿喜欢就行;主要是看看准女婿的硬实力,是否有房有车、存款多少,若是官二代、富二代神马的,就最有爱了。爱情是梦想,婚姻是现实,软硬实力都具备了,才能梦想照进现实。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如果说结婚证是一张合同,那么《婚姻法》就是合同条款,保护双方的权益。可是法律保护了婚姻,却保护不了爱情。如果婚姻结束,双方各分半壁家产,靠另一半养着的还能定期拿点赡养费。
可既然是合同,就肯定有漏洞。我认识一个欢欣鼓舞嫁入豪门的女生,到最后日子过不下去了,闹离婚的时候才发现,老公的房、车都在父母名下,他再把存款一转移,自己就什么都分不到了。本以为靠青春美貌换了一张终身受用的养老保险,到了走人的时候,还是几乎净身出户。
这个月陪朋友租房子,看中一套不错的,跟中介公司谈好过两天付款,对方要求,按惯例得付定金500元。朋友二话不说交了定金,中介当场手写了一份定金收据,只签了个名。朋友问:“怎么不盖公章?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骗子?”中介满脸诚恳、理直气壮地回答:“大家做生意,讲的就是个相互信任,你信得过我,我也信得过你。”笑话,如果真信得过的话,要定金干嘛?
我们可以不完全信任陌生人,小心驶得万年船嘛,但面对计划厮守终生的对象,如果还不能拿出彻底的信任,是否太讽刺了些?不是所有传世的爱情,都是以婚姻为前提。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婚宴,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没有摆酒,倒是许仙和白娘子大大方方举行了婚礼,最后还是被法海一举拆散。我想说的是,如果真心相爱,确信两个人会不离不弃地走下去,婚姻这张合同,能签就签,不签也罢。
身为一个努力工作、收入尚可的“85后”,我也非常理解“裸婚一族”的苦衷:如果不靠父母赞助,多数年轻人是真的买不起房、养不起仔,可又真心向往能过上小两口的甜蜜生活,怎么办呢?只有“裸婚”了。
但和文章一样,我也不赞成“裸婚”,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爱情尚能苟且偷生,可是婚姻和家庭,真的没办法不现实。
既然为了相爱,我们可以不顾现实的残酷和旁人的眼光,既然爱情足够伟大,又何必在乎那一纸婚约?不然干脆,想“裸婚”的青年们,咱们连证儿都别领了,让“裸婚”来得更“裸”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