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风起云涌,孕育了许多重要的文人。他们才华绝艳,恰逢其时地用诗篇和人生谱写了一曲曲华丽篇章。其中,大诗人吴梅村算得上是最为凄美的典型文人。 故事得从吴梅村去世时说起。康熙十年(1671年),吴梅村在家乡太仓去世,终年62岁。这位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在临终前伤感地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说他“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辛苦”,是“天下大苦人”。然后又留下遗言,在他墓前立一圆石,只要刻上“诗人吴梅村之墓”7个字就可以了。
中国文人历来重视做官。大凡仕途顺利的,不免得意忘形;而仕途坎坷的,则难免牢骚满腹。普通人为了表示对文人的尊敬,都喜欢用其曾经担任的最高官阶来称呼他们。就连大诗人杜甫、李白也被称为杜工部和李翰林,无非是因为他们曾分别担任过工部员外郎和翰林学士。所以文人去世后,他们坟前的墓碑上多半需要刻上某某曾担任某某官职之类的文字。然而,吴梅村却愿意摒弃官阶等一切社会身份,只希望做一个纯粹的诗人。他宁愿抛弃那些俗世的纷争,而返回宁静的心灵世界。这当然都与吴梅村本人的遭遇有关系。那么,吴梅村的痛苦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大苦人”呢?
22岁的榜眼
其实,吴梅村的人生原本是一帆风顺的。他名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又号梅村居士、梅村叟等,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出生于太仓的一个名门大族。
他的高祖吴愈曾官至河南参政(处理河南地方政务的高级官员),同时也是明代中期吴中文化的代表人物,后来“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音同“征”)明则是吴愈的女婿。吴梅村出生于这样一个文化世家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他年少聪颖,所以很快得到一些大文人的赏识和提携。
吴梅村曾就读于同乡王在晋家的私塾,老师是南昌文人李明睿。他认为吴梅村日后必成大器,就劝吴家人将吴梅村转投当时的古文大家张溥。张溥以治学严谨著称,读书都用手抄,每本书抄一遍朗诵一遍,六七遍后就能记得,还把自己的书斋起名叫“七录”。他见到吴梅村写的文章,感叹地说:“文章正印在此子矣!”收留其在门下。吴梅村于是得遇名师。
崇祯元年(1628年),19岁的吴梅村考中秀才。之后一鼓作气,又考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各地举子齐聚京师进行会试,吴梅村先获第一名,之后入宫殿试,又夺得第二,俗称“榜眼”。那一年,吴梅村只有22岁。这是何等的荣耀!所以他兴奋地将自己和历史上的两位大文人陆机、苏轼相比,说:“陆机词赋,早年独步江东;苏轼文章,一日喧传天下。”从中可见当时吴梅村春风得意的样子。
不久,因为朝廷中党争的缘故,有人利用吴梅村的试卷弹劾当时的主考官周延儒,说他徇私舞弊。崇祯皇帝于是亲自调阅了吴梅村的试卷,阅后非常满意,御笔批下“正大博雅,足式诡靡”8个字,对吴梅村的才华予以高度评价,随后又特赐假期,准他返乡娶亲。一时之间,吴梅村声名鹊起,得到天下读书人的艳羡。而吴梅村自己也把崇祯皇帝对他的欣赏视为旷世恩典,一生念念不忘。
一个抹不去的污点
应该说,吴梅村是一个极其幸运的人。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年纪轻轻就当了榜眼,更何况是直接得到皇帝的青睐!这意味着吴梅村在仕途上将平步青云,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不幸的是,他身处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大明王朝已经摇摇欲坠,朝廷中到处是党争与倾轧。吴梅村虽受重用,屡被提拔,也不能缓解内心失望之情,崇祯十四年(1641年)便辞官回乡。3年后,在李自成起义军的包围下,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煤山,延续276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
吴梅村虽回到家乡隐居,但崇祯皇帝的自缢仍令他悲痛欲绝。他本想自尽殉明,却被父母阻止。不久,福王在南京建立政权,延续大明的统治,召吴梅村前来重用。在仅仅担任两个月的官职之后,吴梅村目睹了这个小朝廷的种种倒行逆施,知道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收复河山,于是再次辞官返乡。之后不久,清军便攻下江南,福王政权覆灭。从此吴梅村闭门不出,再次隐居乡里。
作为一个遗民,吴梅村创作了大量记载明清改朝换代历史的诗歌,受到广泛关注。如创作于顺治八年(1651年)的《圆圆曲》,借助吴三桂与陈圆圆的爱情故事,描绘了改朝换代的沧桑感,其中名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更是脍炙人口,这都使得吴梅村从一名才子转变为一位享有崇高声望的前朝文人。
可是,正因为吴梅村拥有的声誉,加之他的姻亲遍布江南诸大家族,清廷强行命令他出来当官,以打击当时江南文人抗清的积极性。就在吴梅村复出之说甚嚣尘上的时候,已经在清朝为官的好友侯方域写书劝他千万不可仕清,原因有三:吴梅村蒙崇祯皇帝重恩,亲批考卷,这是其一;短短数年被明朝朝廷一再提升,这是其二;如若出山,吴梅村一定会失去在汉人士大夫中的名望,会像侯方域现在一样悔不当初,这是其三。侯方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规劝吴梅村,其用心可谓良苦。吴梅村也慷慨激昂地回复表示:“必不负良友。”
只是,当时的清廷正设法拉拢人心,岂容吴梅村保全自己。顺治十年(1653年),在各种威逼利诱之下,吴梅村的父母也流涕相求,他迫于无奈,只好北上为官。
清初对汉人的统治十分残酷,对主动投降的汉人高官都防范森严,更不用说像吴梅村这样被迫当官的了。在担任国子监祭酒(掌管清代最高学府国子监教学与考试的官员)等清闲职务之后,吴梅村借继母去世的时机,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返回南方,从此不再北上任职。
然而,吴梅村前脚刚走,祸事后脚就跟来。顺治十五年(1658年),他的儿女亲家、大学士陈之遴被革职问罪,全家发配东北。不久,吴梅村一直提携的吴中才子、被誉为“江左三凤凰”之一的吴兆骞也因为科举案被发配宁古塔,吴梅村赋诗相送,内心悲愤无比。他写道: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这是多么凄凉的哭声!
短短4年的出仕满清,吴梅村不仅失去了亲人、朋友,更让自己从一个操守高洁的遗民变成了有污点的士大夫,他因此感受到巨大压力。在生命的最后10多年里,他始终无法摆脱心灵的折磨,懊悔、惭愧、自悲、自怜等情绪不断吞噬着他的灵魂。他写了大量有关身世之痛的诗歌,在《过淮阴有感二首》中竟然说出了“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这样悲痛的话,可见他对自己在清廷为官的行为有着极其严厉的自责。另如《贺新郎》词中说自己“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这些句子沉痛悲怆,可谓字字血泪,读起来凄恻低回,动人心弦。
25年的情路
自怨自艾之余,吴梅村时常会想起昔日的恋情。康熙七年(1668年),59岁的吴梅村前往无锡,拜谒一位故人之墓,之后写下《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一诗,后人得以知道他与墓主卞玉京之间的爱情故事。如同吴梅村出仕清廷一样,他和卞玉京的感情也是凄凉的。
卞玉京是南京人,能写一手漂亮的小楷;画画也不错,尤其擅长画兰花,一落纸便是10余幅;她还会弹琴,指法精妙;与柳如是、李香君等人同属“秦淮八艳”(明清之际秦淮河一带才艺双绝的8位名妓)。
崇祯十六年(1643年),吴梅村与卞玉京第一次相逢。在吴梅村的眼里,卞玉京“双眸泓然,日与佳墨良纸相映彻”,又聪颖无比,“其警慧虽文士莫及也”。当时吴梅村虽刚刚从明朝的庙堂上归隐,不再当官,但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又才过而立之年,俊逸潇洒。卞玉京对他一见倾心,酒酣之余,手抚几案,大胆问吴梅村:“亦有意乎?”言下之意是想以身相许。但是,吴梅村听到卞玉京的话之后,却不敢直接回答。卞玉京盯着吴梅村长叹了一声,从此不再提及。
吴梅村在那一刻犹豫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当时才34岁,妻妾也风华正茂;而他的父母又是保守谨慎之人,卞玉京是秦淮名妓,若娶回必定不能为父母家人所容。
有缘无分,说的大概就是吴梅村和卞玉京这样的人。一别6年之后,明朝已亡,也许是因为时局大变,吴梅村也不像昔日那么有所顾忌。顺治七年(1650年)的一日,他偶然得悉卞玉京被老朋友钱谦益接到常熟的消息,于是匆匆赶到常熟,想要与卞玉京话旧重逢。然而,卞玉京心中一直无法忘怀当年吴梅村的绝情,居然对吴梅村避而不见。吴梅村“屡呼之,终不肯见”, 想起卞玉京当年以身相许的恩情,如今却忍情不见,不免悲从中来,写下《琴河感旧四首》。其中第三首说:
“休将消息恨层城,犹有罗敷未嫁情。车过卷帘徒怅望,梦来携袖费逢迎。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怜卿。记得横塘秋夜好,玉钗恩重是前生。”
出人意料的是,次年春天,卞玉京竟然带着琴前往太仓专门拜访了吴梅村。她为吴梅村弹琴,讲述自己这些年来如何度过战乱,以及她在战乱中的一些所见所闻。然而,卞玉京却已身穿黄色的道袍――原来她出家了。吴梅村根据她的叙述,写了一首《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描写战乱之中名门闺秀和青楼女子的遭遇,揭示了南明王朝选妃和清军疯狂掠夺的荒淫残暴。
两年后,卞玉京迫于生计,依附了70多岁的名医郑保御。郑保御为她专门盖了房子,供她安心居住。从此卞玉京每天长斋绣佛,不再出门。为报答郑保御的收留之恩,她曾花费3年的时间抄录《法华经》,为其祈福。在隐居10多年后,卞玉京病逝,安葬于无锡惠山。
郑保御是吴梅村的远房表兄。利用这层关系,吴梅村曾去见过卞玉京。一个“名花有主”的女道士和一个俗家人,想来也无法再续前缘。从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第一次相逢,到康熙七年(1668年)的墓前祭奠,他们之间的感情经历了多年,虽然未曾完满,却也浓厚热烈,曲折动人,同时见证了明清之际这个剧烈变动的时代里人的飘零无力。
从吴梅村出仕满清、对待卞玉京的感情等事情上,我们都可以感觉到他性格中有着软弱胆怯的一面。他的行为处世,往往受制于他人。吴梅村虽然有很高的才华,但对事情缺乏担当的勇气。同时,他又有着一颗格外敏感的心灵,不利的舆论、政治上的压力,都会使得他无力彷徨。不过,这一切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酸楚哀怨的美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
临终前,吴梅村还曾写下一组《临终诗》,其中第一首说:“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人生以华丽开场,结尾却黯然。他不能在墓碑上表明自己明朝官员的身份,更不愿用清朝的官职。300年后,透过“诗人吴梅村之墓”这7个字,我们感受到的,是他心中浓浓的无奈与亏欠。
编辑:王晶晶 美编:陈思璐 编审:吴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