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会议关于全球变暖的争议硝烟未尽,先后两场寒流袭击了大半个中国,有的人被袭击的是身体,更多的人被袭击的是心灵。第一场是来自虚拟空间的,第二场是来自现实世界的。身体上的寒冷,很快就会过去,而精神上的寒颤,却是长期难以消弭的,这就是今天中国人面临的复杂、错位的生存写照。
继大喜大悲的2008年之后,2009年,中国人“被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事实上的中国崛起,点燃了许多人心中的大国梦想,中国模式成为年度热词,百来中国人期盼的民族复兴已经触手可及。另一方面,《蜗居》的热播,反映的是潜伏着的普通人的卑微心态,在国力愈加强盛之时,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小天地,它是梦想,还是现实?
《南都周刊》将“被时代”列为2009年度十大新词之首,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国家主义的宏大叙事之下,个人被这个时代裹挟,被强大,被欣喜,被就业,被增长,被钓鱼,被自杀……在时代行进的图景中,作为权利主体的公民主动、自觉的意识,让位于无奈、迷茫,乃至于消极。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今天,我们在科技以人为本还是科技以盯人为本的困惑中纠结。今天,我们在公共政策是彰显人性还是压抑人性的二元对立中矛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是不是有一些人能从中突围,以个性的张扬、个体的努力,在全球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观照2009,观照中国的标本作用、样本力量?
因此。在操作了三年的《反向新闻》年终特刊之后,今年,《南都周刊》将年终特刊的重心转向了四大城市年度人物的评选。作为新锐的城市杂志,我们关注城市的转型与变革,四大城市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风向标,通过这个横切面,以《南都周刊》一贯的切入角度,细节再现真实的方式,总结2009年。我们无心也无力大包大揽,力求由点及面,从个性中捕捉共性,从微观中分析宏观-进而达到在典型的个人中挖掘城市的性格和底蕴,在个体的2009年中梳理出城市的变革与进步。如此种种,汇集起来,就是《南都周刊》对2009年的媒体观察。
《南都周刊》将广州市年度人物授予番禺人。作为新兴群体,番禺人说“我们不要被代表”,“我们愿做垃圾分类排头兵”,它显示广州这个成熟的市民城市,现代公民意识正在萌芽壮大。这是广州人集体有意识的一次形象革新。
《南都周刊》将北京市年度人物授予胡舒立。2009年的《财经》变局中,她处于风头浪尖。在现有体制内,她寻求的是,通过啄木鸟式的社会改良促进社会稳步前行。胡舒立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以及对理想主义的坚持,彰显北京的城市特性。
《南都周刊》将上海市年度人物授予周立波。亦庄亦谐,火辣新鲜,针砭时事,挥洒自如。他是上海滩梳分头最帅的男人,是停驻黄浦江令人快乐的水滴。他的“上海腔”是大众对上海人最具体的认知。他比韩寒,更代表上海的城市气质。
《南都周刊》将深圳市年度人物授予王传福。争议的山寨精神,敏锐的资本眼光。王传福能在这个冒险家乐园里脱颖而出,其成功体现深圳速度与深圳破坏力。深圳创新力与深圳破坏力集于王传福一身,他是深圳精神的典型代表。
这四个人,象征着中国城市的四种力量――公民力量、媒体力量、文化力量、资本力量,回首2009年,来自于这四个领域的力量,融合交织,它们共同书写着中国城市的悲喜,荣辱,共同编辑着中国城市的精神气质。
他们的2009,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共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