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引发环保风暴_环保风暴引发人事震荡

  关键词   PM2.5      时间   2011年11月      入选理由   2011年10月以来,包括京沪在内的我国多地持续出现大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美国驻华大使馆每天定时播报的空气质量状况,让北京继伦敦之后再获“雾都”之称。伴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担忧,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词汇“PM2.5”进入公众视野,并迅速成为2011年底最受关注的热门词汇之一。
  
  
  事件回放
  2011年底,灰霾天接连几日笼罩京城,让知名科普网站“果壳网”意外遭遇了一次形象危机。一篇题为《关于PM2.5的10个问答》的文章认为,美国驻华大使馆监测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高于环保部门“是不正常的”。“果壳网”很快就被网友戏谑,将科普写成了政府软文。
  “果壳网”所面临的危机,是它在错误的时间发布了被认为是错误的声音。要想弄懂这场风波的来龙去脉,必须厘清以下两个背景:一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独立监测并自主发布的北京空气污染数据,一般都高于环保部门通报的信息,一些“糟糕”、“危险”、“有毒”等描述更符合市民的直观感受。
  另一个背景,文章中提到的专有名词“PM2.5”此前并不为中国公众所熟悉。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是各种有毒物质极好的载体,是造成黑肺和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PM2.5早就被纳入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但在中国环保部门的例行通报中,并未包括这一项。
  随后,环保部门的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工厂生产、燃煤、汽车尾气、烧树叶和秸秆,到人们烹饪做饭、吸烟、甚至使用发胶,都会产生PM2.5。
  2011年11月11日,国家环保部就PM2.5做出回应:是否纳入PM 2.5监测指数,各地可自行决定;6天后,2008年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始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这其中就包括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截至12月5日征求意见结束,公众普遍赞成把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指标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和监测。这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标准,虽然新标准的时间表排到了4年之后的2016年,但这一改变依然让人欣喜。
  
  微点评
  新浪微博网友@范正伟F:
  在一个信息高度流动的时代,实事求是的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可贵。PM2.5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但是,与其担忧其“负面影响”,不如多想想它所凝聚的环保共识、所折射的执政理念、所承载的政府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