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时装周李宁_巴黎国际农业展政治家绕不过去的舞台

  法国人本质上还都是农民。一年一度的巴黎国际农业展便是个明证。   巴黎国际农业展号称“世界最大的农场”,一周左右展期平均吸引60多万观众。参展摊位1000多个,8个展厅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各类参展牲畜4000多头(1000只纯种狗,650头山羊和绵羊,610只兔子,600头奶牛和公牛,100匹马、小种马、驴,60头猪等),并要从中评选出法国最美奶牛、最靓丽骏马和最华丽公鸡。
  然而,巴黎国际农业展却又绝非只是一个“农业展”。首先,它是一个政治“斗兽场”:每一位法国重量级政治人物,如要赢得大选,“巴黎农业展”是一道不能绕过的“坎”。赢得农民的支持,是每个法国当政者政治资本中的一个重要筹码。因此,无论是急于爬升的“小狼”,还是业已功成名就的“大象”(法国媒体对左右派政治家的习惯称法),每年都要为在农业展上的作秀煞费苦心。
  这一方面“技艺”最高超的,莫过于前任总统希拉克。40岁时(1972年)担任过农业部长的希拉克熟谙农民选票对选情和政局的重要性,从来都把参加每年的农业展当作头等大事,决不放过一次机会。在12年总统任期期间,希拉克不仅每年亲自为农业展剪彩,而且每次都会在各类牲畜和形形色色的农产品摊位前流连忘返,逗留至少四五个小时,除了与参展农民握手寒暄,品尝各种土特产之外,还得赞美农家养的牲畜或腌制的火腿,娴熟老到,以致有人称他为“拍牛屁股能手”,甚至有论者认为希拉克之所以能当选总统,靠的就是拍牛屁股的功夫。希拉克自己也有一句名言:“总统候选人的成败,牛屁股上见分晓!”
  据说,1995年希拉克竞选总统那年,右派阵营中的竞争对手、时任法国总理的爱德华?巴拉杜一度在民意调查中遥遥领先,后来就是因为在巴黎农业展览会上,有点奥斯曼贵族气派的巴拉杜居然戴着白手套拍奶牛屁股,一下子与赤手抚摸奶牛肥臀的希拉克形成鲜明对照,激怒了在场的农民,从此民意一落千丈,第一轮投票便败北出局。
  3月2日刚刚闭幕的第45届农业展览会上,至少有三件事被媒体逮住,连篇累牍地炒作了一个多星期。
  第一件便是2月23日开幕式那天,新总统萨科齐与一位平民布衣当街对骂。萨科齐上台后矢志要与包括希拉克在内的前任“决裂”,一度考虑改变每年都由总统为农业展剪彩的习惯。哪知风声刚露,便引起法国最大的农业经营者公会全同联合会的强烈不满。萨科齐只好出席开幕式,但不打算在那儿逗留太久。他的策略是,先在牲畜“竞赛场”发表一番农业政策演讲,然后花几十分钟时间看几个展台,走走过场。就在萨科齐匆忙地和人群寒暄的时候,一名不识时务的“刁民”居然拒绝与总统握手,要总统“不要碰我”。萨科齐毫不谦让,脱口而出:“那你滚开!”那人不甘示弱,回敬道:“你玷污了我!”萨科齐便脸带怒气骂道:“casse-toi pauvrecon(去你妈的,混蛋)!”这一过程只持续了几秒钟,但都被一位在场记者摄录下来。《巴黎人报》当天购得这一段45秒的视频并发表在其官方网站上。第二天下午,已有70万网民观看一“萨总统农业展与公民对骂”一时成为轰动法国的特大新闻。自王朝时代历代君王直至第五共和国前任总统,法国人还从未遇到过敢与“庶民”“动粗”的总统。一时间,法国人忘却了飞涨的食品价格和千呼万唤不见提升的“购买力”,打起了“总统该不该骂公民”的全国口水战。事发后几天,那个视频短片已传遍全球,点击量超过数百万,更有好事者第二天就抢注了各种后缀的“eassetoipauvrecon”域名;网上也一下冒出无数个“恶搞”视频来。据说,以“casse-toi pauvre con!”为主题的文化T恤和其它衍生产品已在赶制之中。
  
  第二件事发生在2月26日上午。“希拉克回来了!”的消息在巴黎农业展各个展厅不胫而走。果然,退休近9个月的希拉克在树林般的麦克风和摄像机的簇拥下,出现在巴黎农业展。他照例从一个摊位走到另一个摊位,一路见手便握,见牛屁股就拍,而且香肠、奶酪、啤酒、瓜果,来者一概不拒,还时不时大声宣称,“来这儿真高兴!”希拉克在各展厅足足转了近4个小时。据目击者称,希拉克所到之处,不仅农民像老朋友似地欢迎他,就连奶牛们对他都相见如故,格外兴奋。政治评论家们也都认为,希拉克在无任何政治利益可图的情况下,依然如此钟情于农业展,说明他对农业和农民真有感情。
  另一件“好玩”的事与法国总理菲雍有关。在强势总统面前一直保持低调的总理,虽然近来民意指数直线上升,但依然处处小心翼翼:他是开展后的第6天,才在农业展上露面的。菲雍在4个半小时的参观中,除了品尝参展农民递来的各色土特产外,还收到一大批农民的礼物。当他来到法国著名的卢埃农场鸡饲养公司展位的时候,公司经理送给总理一只活鸡。他把装进纸盒的鸡搁到菲雍的怀里,介绍说:“我们为这只鸡选了个名字,叫‘卡尔拉’,因为它漂亮,一身红棕色鸡毛。”这一露骨的和萨科齐新妻子的“攀比”引得周围人一阵大笑。菲雍总理笑着尴尬地收下了这份奇特而棘手的礼物。末了,农场经理还特地加上一句:“我不知道它歌唱得如何(影射第一夫人是歌手!),不过,只要总理府的人好生伺候,它一天下一个蛋是没问题的。”
  当总理一行带着大包小包离开展馆的时候,好奇的记者问道:“卡尔拉呢?”总理的随身保镖开玩笑说:“我们到时杀了给你们吃!”
  第二天上午,总理府发言人专门就“卡尔拉”的命运向新闻界作了交代:“这是一份不太得体的礼物。但是,我们会有分寸地加以处理,把它委托给撒尔特省(菲雍总理的选区)的农民朋友照管。”
  这些都是无关宏旨的琐事,不过,人们还是可以从中见出上至总统、总理下至平民百姓的法国人,与农业和农民的那种亲近关系。这是一种称得上“情结”的情感关系:它千丝万缕,几乎触及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早上起床喝的牛奶、吃的羊角面包、中午在小酒馆享用的红葡萄酒,直至晚餐的最后一道奶酪,法国人很难离得开来自他们称之为“乡土”的各种农产品。法国人评论起葡萄酒或奶酪时,那种对“乡土”与生活品质间关系的注重与强调,以及所用的那套词汇之细腻和准确,常常给人某种宗教信仰般的虔诚其至狂热的感觉。可以这么说,法国恐怕是世界上极少见的“农民”一词不仅不具有贬义,而且还能引起“市民”的亲近感的国家。
  尽管农民人口只占法国就业人口的约4%,法同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PIB)中的比重也从1959年的10%下降到了2006年的2%,但是法国农业仍然实力雄厚,是美国和巴西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和欧盟最大农业国。法国还是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贸易金额达420亿欧元。据2006年统计,全法国有20名以上雇员的私营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共有3000多家。
  法国的农村面积占国土面积近80%,这就使得只占就业人口4%的农民与国土、社会、经济及环境形成了一种新颖的关系,农民的任务已不局限于耕种养殖,而是承担着某种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职能。此外,农业人员也肩负着发展乡村旅游、手工业、农村文化与体育活动等社会职能以及各种对区域平衡发展必不可少的近邻服务。而对于在乡村拥有别墅的约1/10的法国人来说,他们与农民的联系则更加直接和具体。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以及美国和世贸组织的压力,将使法国农业经历痛苦的转型危机,但是,巴黎农业展可能还会长久举办下去,法国人的“农民意识”是不会轻易消失的。